【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109890163A于2019年6月14日公开一种种凹凸互吻防水装置,它包括具有内腔电源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电源壳体两端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接头,所述电源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容纳所述接头的接线接口,所述接线接口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接头上凸伸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凹槽的端面相互抵接将所述接头固定设置于所述接线接口上,所述接头与所述接线接口之间还涂抹填充有防水胶水。据称,该凹凸互吻防水装置通过电源壳体的接线接口以及导线的接头设置的相互吻合凹凸结构,并在凹凸结构连接之间间隙上填充的防水胶水,采用凹槽与凸块的阻挡水汽或水份不会直接通过接线接口进入电源壳体的内部,大大提高电源的防水性能,也相应提高电源的安全性;但是,下壳体与上壳体只通过打胶水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松脱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下壳体与上壳体装配时又必须等待胶水凝结后才能移动,否则会影响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装配吻合度,导致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牢固、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的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电源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装配孔,电源线上设置有接头;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电源线(3),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装配孔(4),电源线(3)上设置有接头(5);其中,接头(5)与装配孔(4)之间设置有旋卡配合部、且二者通过旋卡配合部相互旋转卡接,接头(5)与装配孔(4)之间还设置有防水件(6)和/或贴合物,防水件(6)和/或贴合物在接头(5)与装配孔(4)旋卡后密封贴合在接头(5)、装配孔(4)之间的缝隙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电源线(3),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装配孔(4),电源线(3)上设置有接头(5);其中,接头(5)与装配孔(4)之间设置有旋卡配合部、且二者通过旋卡配合部相互旋转卡接,接头(5)与装配孔(4)之间还设置有防水件(6)和/或贴合物,防水件(6)和/或贴合物在接头(5)与装配孔(4)旋卡后密封贴合在接头(5)、装配孔(4)之间的缝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卡配合部包括分别设置在装配孔(4)上的卡点(7)、以及接头(5)上的旋接位(8);其中,卡点(7)设置有至少二个、且对称式设置在装配孔(4)上,旋接位(8)设置的数量与卡点(7)设置的数量相同、且螺旋式设置在接头(5)的外径;所述的接头(5)通过旋接位(8)旋转式卡接在装配孔(4)的卡点(7)上、且在旋卡后通过防水件(6)和/或贴合物实现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对应旋接位(8)还设置有缺口(9),缺口(9)与旋接位(8)的端部连通;其中,接头(5)的端部至少部分通过缺口(9)与卡点(7)的配合伸入装配孔(4)内、且在伸入后通过旋接位(8)旋转式卡接在装配孔(4)的卡点(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6)由具有一定弹性或塑料的材料制成、且套接在接头(5)上,接头(5)在旋卡后挤压防水件(6),防水件(6)产生形变、且密封贴合在装配孔(4)与接头(5)之间的缝隙上;
和/或,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空位槽(10),该空位槽(10)位于装配孔(4)内侧,电源线(3)和接头(5)至少部分通过装配孔(4)伸入空位槽(10)内,空位槽(10)在接头(5)与装配孔(4)旋卡后放置有贴合物,贴合物经过一定时间后凝固密封贴合在装配孔(4)、卡点(7)、接头(5)、旋接位(8)之间的缝隙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定位部(11),该定位部(11)位于装配孔(4)内侧;所述的接头(5)在旋卡后定位作用在定位部(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源壳体的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卡扣部(12),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卡扣配合部(13),第一壳体(1)通过卡扣部(12)与第二壳体(2)的卡扣配合部(13)相互卡接,和/或,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通过超声波相互熔接;所述的第一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4),第二壳体(2)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5),第一环形槽(14)与第二环形槽(15)相互对应、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和/或贴合物,密封件(16)和/或贴合物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卡接和/或熔接后密封贴合在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之间的缝隙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智雄,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冠宇达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