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40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1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壳体、显示面板以及距离传感器;壳体包括中框壳体以及后壳体;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围合于壳主体周侧的边框;显示面板从正面设置于壳主体上,后壳体从背面盖合在边框上;本体位于显示面板、边框以及后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本体上,且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边框。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Mobile terminal and its screen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
本公开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移动终端中,在靠近听筒的位置一般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件,并在用户拨打或者接听电话时,通过距离感应器件在感应到人体例如耳朵或者脸部距离移动终端比较近时,对移动终端进行锁屏。但是,随着移动终端朝向全面屏的方向发展,位于移动终端正面的距离传感器正在成为移动设备走向全面屏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屏幕控制方法,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本体、壳体、显示面板以及距离传感器;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壳体以及后壳体;所述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围合于所述壳主体周侧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从正面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后壳体从背面盖合在所述边框上;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边框以及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边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可包括顶框条;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本体上朝向所述顶框条的一侧,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顶框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上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内可设置透光片;所述透光片的外表面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齐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上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的材质包括透光油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可包括发射部与至少一个接收部;所述发射部的第一视角场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部各自的第二视角场分别存在重叠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视角场的外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所述第二视角场的外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发射部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部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至少包括飞行时间距离传感器与能量式距离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听筒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听筒模式时,获取所述距离传感器感测的距离值;当所述距离值不符合预设条件时,输出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距离值为非空值且小于预设距离值;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调整手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以使更新的距离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后控制所述屏幕进入灭屏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提示信息之前,还可包括: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是否存在外界物体与所述屏幕的接触区域;其中,当所述屏幕上存在所述接触区域时,执行所述输出提示信息的步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距离传感器设置于位于显示面板、边框以及后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主体上,且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边框,这样,可以避免距离传感器占用移动终端的正面位置,进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而且,当距离传感器感测的距离值不符合预设条件时,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调整手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以使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当上述的距离值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后移动终端控制所述屏幕进入灭屏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用户通话过程由于手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姿态错误导致误触屏幕,进而导致对移动终端的误操作。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示出的距离传感器与顶框条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屏幕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包括:本体(未标示)、壳体(未标示)、显示面板11以及距离传感器(未标示)。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壳体(未标示)以及后壳体12。所述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13以及围合于所述壳主体13周侧的边框14。所述显示面板11从正面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3上,所述后壳体12从背面盖合在所述边框14上。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1、所述边框14以及所述后壳体13合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边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距离传感器设置于位于显示面板、边框以及后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主体上,且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边框,这样,可以避免距离传感器占用移动终端的正面位置,进而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满足全面屏移动终端或者超高屏占比移动终端的需求。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4包括顶框条141。该顶框条141位于移动终端1的顶部。如图3所示,距离传感器31位于所述本体(未标示)上朝向所述顶框条141的一侧,且所述距离传感器31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顶框条141。如图2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框条141上设置通孔142。所述通孔142与所述距离传感器31相对。距离传感器31在感测距离时发射的目标信号通过通孔传播至移动终端外部,从外部反射回来的目标信号通过通孔被距离传感器31接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的目标信号可以为光信号,例如可以是红外光信号。所述通孔142内可设置透光片(未标示),该透光片的外表面与所述顶框条141的外表面齐平。该透光片允许上述的目标信号透过。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框条141上包括透光部33。该透光部33可与所述顶框条141一体成型,可以减少开孔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壳体、显示面板以及距离传感器;/n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壳体以及后壳体;所述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围合于所述壳主体周侧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从正面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后壳体从背面盖合在所述边框上;/n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边框以及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边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壳体、显示面板以及距离传感器;
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壳体以及后壳体;所述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围合于所述壳主体周侧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从正面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后壳体从背面盖合在所述边框上;
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边框以及所述后壳体合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边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顶框条;
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本体上朝向所述顶框条的一侧,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顶框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透光片;所述透光片的外表面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材质包括透光油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发射部与至少一个接收部;所述发射部的第一视角场与所述至少一个接收部各自的第二视角场分别存在重叠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角场的外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相交,所述第二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喜范杰纪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