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及启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交换机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存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根据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交换机系统加载第一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交换机设备掉电重启后,二层、三层网络的通包速度。
A start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switch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及启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案,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及启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的以太网交换机系统,从交换机设备上电,到交换机进入到交换机系统,交换机系统才能正常工作,所谓正常工作,就是指交换机端口能正常的UP(指端口开着且在线的)起来,能正常进行二层、三层转发报文,通常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秒以上的设备启动时间。因此,上述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案,存在启动时间较长,交换机不能很快地进入到交换机系统等缺点,需要对该方案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支持二三层快速通包的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及启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包括:S1,交换机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存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S2,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根据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S3,交换机系统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S4,交换机系统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完成SDK表项的配置;S5,交换机系统基于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及端口状态,实现交换机软件系统表项和SDK表项的同步。优选地,所述S1中,交换机系统通过运行写入存储器命令,保存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优选地,所述S2中,所述初始化交换机端口包括端口速率初始化,根据端口属性及端口配置文件配置的速率配置交换机端口速率。优选地,所述S4中,交换机系统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时,重新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恢复SDK表项配置。优选地,所述S5包括:S51,交换机系统基于所述端口配置文件进行静态路由配置;S52,再通过端口实际状态,刷新交换机软件系统,实现交换机软件系统表项和SDK表项的同步。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另外一种方案: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装置,包括:配置文件保存模块,用于在交换机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保存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端口初始化模块,用于在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根据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SDK表项配置模块,用于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完成SDK表项的配置;表项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及端口状态,实现交换机软件系统和SDK表项的同步。优选地,所述配置文件保存模块通过运行写入存储器命令,保存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优选地,所述SDK表项配置模块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时,通过重新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恢复SDK表项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前,生成用于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模块的SDK配置文件,这样,交换机系统上电后,通过加载该SDK配置文件,完成二层、三层网络的快速通包,极大地缩短了交换机设备掉电重启后,二层、三层网络的通包时间。附图说明图1和图2均是本专利技术启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及启动装置,通过在交换机系统断电前保存用于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模块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配置文件,从而在系统断电重启后,通过预先加载该SDK配置文件,实现二层、三层网络的快速通包。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包括:S1,交换机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存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具体地,交换机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运行写入存储器(writememory)命令,除保存一份启动配置文件(startup-config.conf,该文件是交换机开机时运行的配置文件)外,还会保存一份第一SDK配置文件(miniSDK配置文件,flash:/boot/fast_reboot.cfg),及一份端口配置文件(fb_phy.conf配置文件),其中,第一SDK配置文件用于供系统断电重启后读取,初始化二层、三层(L2、L3)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提前完成静态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端口配置文件用于交换机上电后的端口初始化。S2,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根据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具体地,如在交换机系统上电前后,交换机端口的状态会存在协商出不同速率的可能,如正常运行时端口的速率是1G,重新上电阶段,端口协商的速率为100M,此时会出现miniSDK配置文件配置的端口速率和实际端口协商的速率不一致的情况。此时,交换机系统根据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的速率。本实施例中,端口速率初始化过程具体为:当系统断电重启后,PMON(是一个兼有BIOS和bootloader部分功能的开放源码软件)会去检查上述端口配置文件(fb_phy.conf配置文件),如果端口是协商属性,则此时PMON会基于phy配置文件协商出来的最新速率来初始化端口。如果fb_phy.conf配置文件里面有用户自定义配置的速率,则用自定义配置的速率来初始化端口。端口经过初始化后,可以实现端口up。S3,交换机系统加载第一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具体地,因为交换机系统在断电前保存有第一SDK配置文件,所以在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会预加载mini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静态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该转发报文的行为均是由交换机芯片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交换机设备掉电重启后,二层、三层数据通包的时间。S4,交换机系统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完成SDK表项的配置。具体地,在步骤S3预加载miniSDK配置文件阶段,miniSDK配置文件只是对芯片下配置,并没有配置SDK表项。因此,在交换机进入到正常系统之前,还需进行第二SDK配置文件(normalSDK配置文件)的初始化。在系统的normalSDK配置文件初始化的时候,需要重新加载miniSDK配置文件,恢复normalSDK的表项,实现交换机系统的正常加载。此时,芯片IO(输入输出)端口读写是关闭的,避免该重新加载miniSDK配置文件的过程影响芯片转发。交换机软件系统也会正常初始化,当交换机软件系统加载到启动配置文件(start_configure)时,由于normalSDK已经基于miniSDK配置文件恢复相关配置表项,因此交换机软件系统不能重复下表项配置,不会去调用SDK的接口,交换机软件系统也只是单纯地恢复本地系统的表项。S5,交换机系统基于所述端口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S1,交换机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存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nS2,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根据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nS3,交换机系统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交换机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保存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
S2,交换机系统断电重启后,根据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初始化交换机端口;
S3,交换机系统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初始化二层、三层数据转发对应的数据转发模块,完成二层、三层数据报文的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4,交换机系统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完成SDK表项的配置;
S5,交换机系统基于所述端口配置文件及端口状态,实现交换机软件系统表项和SDK表项的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交换机系统通过运行写入存储器命令,保存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和端口配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初始化交换机端口包括端口速率初始化,根据端口属性及端口配置文件配置的速率配置交换机端口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交换机系统初始化第二SDK配置文件时,重新加载所述第一SDK配置文件,恢复SDK表项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换机系统启动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康,杨鹤志,杨锐,
申请(专利权)人: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