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监护管理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抗凝治疗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症、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VTE)、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以及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新发及复发最为有效的手段。已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抗凝治疗及监护干预可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效果。有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高达24.8%。房颤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其年发生率分别为1.92%和0.24%,其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且将导致近20%致死率及近60%致残率。华法林作为一种经典的抗凝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房颤、人工瓣术后抗栓治疗,以及冠心病、肺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外周动脉血栓栓塞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具有服用方便、抗凝疗效容易监测、除出血倾向外副作用较少等诸多优势。但华法林存在治疗窗窄、剂量个体差异大、与多种药物或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并且服用过程中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问题。出血是华法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鉴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复杂性,系统、完善的抗凝治疗管理及监护对于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国家开展了抗凝治疗管理工作,临床药师亦积极参与其中,来抗凝治疗及监护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药师并没有处方权,因此抗凝管理仍然主要由医生辅助或由护士参与患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实现临床数据采集处理;/n步骤2,实现监护患者入组评估;/n步骤3,实现主动监测实时预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实现临床数据采集处理;
步骤2,实现监护患者入组评估;
步骤3,实现主动监测实时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临床数据采集处理的实现方式是,将散布在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的患者的全部临床信息数据准实时地采集并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归一化处理、按就诊患者进行数据整合已经数据存储,便于后续各类评估、监护模型调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监护患者入组评估的实现方式是,将患者的准实时化的临床数据输入监护入组评估模型,通过对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及当前的风险的评估结果,从中筛选出符合抗凝监护条件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后续的抗凝治疗过程中将接受各项抗凝药学动态化监护服务;该步骤包括如下两个部分;
(1)建立监护入组评估模型:监护入组评估模型的实质是根据抗凝相关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专业文献资料为业务指导,以指定的临床对象属性作为筛选条件项,按照指南共识相关的评估量表的要求为指定的筛选条件项设定判断标准并对多个筛选条件项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从而组合形成的评估判断模型;
入组评估模型至少应包括:心房颤动入组评估模型、静脉血栓栓塞(VTE)入组评估模型、心脏瓣膜疾病入组评估模型、手术患者入组评估模型;
(2)人工剔除不符合监护条件的入组患者:为了提高入组患者的准确性,经监护入组评估模型按照评估条件筛选出的患者需要由监护药师进行人工筛查,将那些不符合监护条件的误判患者给剔除出去,得到应该接受抗凝药学监护的患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临床数据的抗凝药学监护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主动监测实时预警的实现方式是,抗凝监护患者在使用抗凝
药物的过程中,将实时采集到的增量临床数据输入到各种监测预警模型,由模型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疑似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或出现各类抗凝治疗风险信号,并实时向医生和抗凝药师发送相关预警信息,使得临床医生和抗凝药师为患者提供最佳抗凝治疗监管方案;
步骤3包括如下方式预警;
(1)华法林用法用量预警:
第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已经在使用华法林——获取患者医嘱信息,如果患者的医嘱信息里没有华法林的用药医嘱,意味着此患者没有接受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流程结束;反之则表示此患者在接受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进入下一步骤;
第二步:判断抗凝治疗效果——获取患者检验信息里最新的INR值,如果INR在预设的治疗窗范围内,表示抗凝效果良好,不用调整华法林用法用量,流程结束;反之则表示抗凝效果不佳,需对华法林的用法用量进行调整,进入下一步骤;
第三步:输出预警信息——如果患者最新的INR值低于预设的治疗窗下限,则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医生及抗凝药师此患者需要增加华法林的用药剂量;如果INR值高于预设的治疗窗上限,则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医生及抗凝药师此患者需要减少华法林的用药剂量或暂时停用华法林;
(2)抗凝药物相互作用预警:
第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已经在使用口服抗凝药物——获取患者医嘱信息,并和预设的口服抗凝药物列表项依次进行比对,如果患者医嘱信息里没有预设的口服抗凝药物列表中的任一个药品表示当前患者未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流程结束;反正则表示此患者在接受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进入下一步骤;
第二步:找出对当前使用的抗凝药物的抗凝效果可能造成影响的药品列表——将患者当前使用的抗凝药物与预设的药物相互作用表进行比对分析,从预设的药物相互作用表里找出和当前使用的抗凝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药品列表,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判断是否有对抗凝治疗造成影响的药物联用情况——获取患者的用药医嘱信息,并和上一步得出的存在相互作用的药品列表中的每个药品依次
进行比对,如果患者医嘱信息里没有上一步得出的存在相互作用的药品列表中的任一个药品表示当前患者没有出现对抗凝治疗造成影响的药物联用情况,流程结束;反正则表示此患者出现了可能对抗凝治疗造成影响的药物联用情况,进入下一步骤;
第四步:判断联用对抗凝治疗的影响——获取患者检验信息里最新的INR值,如果INR在预设的治疗窗范围内,表示抗凝效果良好,不用调整用药方案,流程结束;反之则表示抗凝效果不佳,需对抗凝药物的用法用量进行调整,进入下一步骤;
第五步:输出预警信息——如果患者最新的INR值低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木老仁康软件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