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19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建设单位子系统、设计单位子系统、审查机构子系统、政府监管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各系统均与云平台相连,设计师上传施工图文件形成一个原始表格,原始表格按照专业为一级、图名为二级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施工图安排专业的审查人审查、审定人审定,经过多专业审查人员协同、设计师回复和审查人员复审,在原始表格的基础上形成审查人意见、审定人意见、汇总意见、新审查意见、设计回复和复审栏目;每个栏目下配置审查结果、时间信息和在一鼠标事件下保存和打开的带有相应标注的施工图文件,具有多单位、多专业协同、多时段协同、全过程留痕和监管的效果。

A digital joint collaborative review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drawings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施工图审查是指政府监管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进行技术审查的工作。以前该项工作是由政府监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实施,现在改由政府许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技术审查,审查合格后下发合格书。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设计的很复杂,用户的体验感较差,即用户操作复杂、不方便、很难使用。其主要原因有:1、施工图数字审查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其涉及的专业很多,有勘察、岩土、建筑、各种管线(给排水、强弱电、暖通、燃气等)、人防、消防;2、审查过程(环节)较为复杂,涉及审查、审定、回复、复审、发证(发合格书)等多个环节;3、涉及的人员(角色)较多,建设单位的人员、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审查机构的各专业审查人员(审查人、审定人)、政府监管部门(规划建设、消防、人防)的工作人员;4、施工图审查监管的要求较高,要求多审合一(多专业并行审查)、过程留痕、全过程监管。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单位协同、多专业协同、多时段相协同,以及全过程留痕、全过程监管,更易于用户理解和操作的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包括:建设单位子系统,用于新建申报项目,填写建设单位的基本信息、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指定设计单位,并向设计单位发出辅助报审委托书;其中,建设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址、建设单位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设计单位子系统,用于接收建设单位子系统发出的辅助报审委托书,并辅助建设单位进行设计项目基本信息的填写,并上传经过设计单位审核合格的施工图文件;审查机构子系统,用于接收项目申报的资料,对其进行政策性形式审查,并在审查结果合格后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其中,设计师上传施工图文件形成一个原始表格,该原始表格按照专业为一级、施工图图名为二级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专业和同一专业下的不同施工图安排相对应专业的审查人员审查、审定人员审定,经过多专业审查人员协同、设计师回复和审查人员复审,依次在原始表格的基础上形成审查人意见、审定人意见、汇总意见、新审查意见、设计回复和复审栏目;每个栏目下均配置有审查结果信息、时间信息以及在一鼠标事件下保存和打开的带有相应标注的施工图文件。政府监管子系统,用于向审查机构子系统发放相应的申报项目的登记号、备案号、查看审查过程、查看审查档案,以及对本年度的审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系统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机构、政府监管单位的登录、注册和访问权限;所述建设单位子系统、设计单位子系统、审查机构子系统、政府监管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均与云平台相连,并将数据存储于所述云平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关联方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机构、政府监管部门、涉及到的大专业有结构、给排水、强弱电、暖通、人防、消防,小专业十几个、还涉及到不同的时间段:报审阶段、审查阶段、合格书核发监管阶段、后期考核,实现了多单位协同、多专业协同、多时段相协同;将施工图审查中的四要素:任务、人员、时间、结果全部记录在同一张表上,实现全过程:审查、审定、回复、发合格书留痕、全过程监管,用户体验感更好,更易于理解和操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审查机构子系统包括:资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建设单位申报的项目材料,并对其进行政策性形式审查,若合格,则向所述政府监管子系统获取登记号,否则,退回给建设单位补充资料;预算和合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申报项目的设计规模编制施工图审查预算并自动生成审查资询合同文本,并将该申报项目的审查咨询合同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任务分配模块,用于指定建设单位申报的项目涉及的各个专业的审查人、审定人,并指定审查完成时间;审查在审项目模块,用于审查人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在施工图文件上进行标注、同时在生成的审查人意见栏目内填写审查结果信息,并将审查意见内容和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上,审查完毕后提交审查传递单以供审定人参考;审定在审项目模块,用于审定人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在施工图文件上进行标注、同时在生成的审定人意见栏目内填写审查结果信息,并将审查意见内容和协商之后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上,审定完毕后提交审查意见书,以供设计单位查看,并据此修改施工图文件;复审模块,用于在设计单位修改并上传新的施工图文件后,由审定人对新的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信息填写在生成的复审栏目内,当审查通过后生成内容为审查合格的审查意见书,之后向所述政府监管子系统发送备案申请。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审定在审项目模块还用于在审定人的审查意见与审查人的审查意见不一致时生成汇总意见栏目,以记录审定人将与审查人协商取得一致后形成的汇总意见,并将汇总意见内容和协商之后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上。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审定在审项目模块还用于在其他专业的审查人员发现与该专业有冲突或者其它有协调的情况下生成新审查意见栏目,以记录其他专业的审查人员与审定人协商之后的新的审查意见,形成向设计单位提交的最终审查意见,并将新的审查意见内容和协商之后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上。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审查机构子系统还包括:规范查询模块,用于审查人员在线查阅设计规范;防伪验证模块,用于对合同文件、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进行电子签章和签盖二维码;项目评分模块,用于在发合格书之前,由审查人和审定人对项目进行评分;审查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年度审查情况进行统计。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设计单位子系统包括:设计在审项目模块,用于查看项目的审查进度情况、状态、审查结果,并根据由审查机构子系统发送的审查意见书的意见要求,对施工图文件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由设计单位审核合格的施工图文件上传,之后逐条回复对审查意见的修改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政府监管子系统包括:待登记项目模块,用于根据审查机构的申请,对项目材料进行审核,确认通过时发放登记号,否则返回审查意见,让建设单位补充、完成报审信息;待备案项目模块,用于根据审查机构的申请,对施工图文件、审查意见书进行审核,确认通过时发放备案号,否则返回审查意见;监管在审项目模块,用于查看在审项目的全部信息,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设计单位信息、施工图文件、审查过程文件以及当前项目审查状态;监管审结项目模块,用于对已经审查完结的项目档案进行查询;监管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本年度的在审总量、审查机构工作量、整体质量情况、设计单位质量情况、设计负责人质量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设单位子系统(20),用于新建申报项目,填写建设单位的基本信息、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指定设计单位,并向设计单位发出辅助报审委托书;其中,建设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址、建设单位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n设计单位子系统(30),用于接收建设单位子系统(20)发出的辅助报审委托书,并辅助建设单位进行设计项目基本信息的填写,并上传经过设计单位审核合格的施工图文件;/n审查机构子系统(40),用于接收项目申报的资料,对其进行政策性形式审查,并在审查结果合格后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其中,设计师上传施工图文件形成一个原始表格,该原始表格按照专业为一级、施工图图名为二级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专业和同一专业下的不同施工图安排相对应专业的审查人员审查、审定人员审定,经过多专业审查人员协同、设计师回复和审查人员复审,依次在原始表格的基础上形成审查人意见、审定人意见、汇总意见、新审查意见、设计回复和复审栏目;每个栏目下均配置有审查结果信息、时间信息以及在一鼠标事件下保存和打开的带有相应标注的施工图文件。/n政府监管子系统(50),用于向审查机构子系统(40)发放相应的申报项目的登记号、备案号、查看审查过程、查看审查档案,以及对本年度的审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n系统管理子系统(60),用于管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机构、政府监管单位的登录、注册和访问权限;/n所述建设单位子系统(20)、设计单位子系统(30)、审查机构子系统(40)、政府监管子系统(50)和系统管理子系统(60)均与云平台(10)相连,并将数据存储于所述云平台(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设单位子系统(20),用于新建申报项目,填写建设单位的基本信息、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指定设计单位,并向设计单位发出辅助报审委托书;其中,建设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地址、建设单位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子系统(30),用于接收建设单位子系统(20)发出的辅助报审委托书,并辅助建设单位进行设计项目基本信息的填写,并上传经过设计单位审核合格的施工图文件;
审查机构子系统(40),用于接收项目申报的资料,对其进行政策性形式审查,并在审查结果合格后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其中,设计师上传施工图文件形成一个原始表格,该原始表格按照专业为一级、施工图图名为二级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专业和同一专业下的不同施工图安排相对应专业的审查人员审查、审定人员审定,经过多专业审查人员协同、设计师回复和审查人员复审,依次在原始表格的基础上形成审查人意见、审定人意见、汇总意见、新审查意见、设计回复和复审栏目;每个栏目下均配置有审查结果信息、时间信息以及在一鼠标事件下保存和打开的带有相应标注的施工图文件。
政府监管子系统(50),用于向审查机构子系统(40)发放相应的申报项目的登记号、备案号、查看审查过程、查看审查档案,以及对本年度的审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系统管理子系统(60),用于管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机构、政府监管单位的登录、注册和访问权限;
所述建设单位子系统(20)、设计单位子系统(30)、审查机构子系统(40)、政府监管子系统(50)和系统管理子系统(60)均与云平台(10)相连,并将数据存储于所述云平台(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查机构子系统(40)包括:
资料接收模块(400),用于接收建设单位申报的项目材料,并对其进行政策性形式审查,若合格,则向所述政府监管子系统(50)获取登记号,否则,退回给建设单位补充资料;
预算和合同生成模块(401),用于根据申报项目的设计规模编制施工图审查预算并自动生成审查资询合同文本,并将该申报项目的审查咨询合同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
任务分配模块(402),用于指定建设单位申报的项目涉及的各个专业的审查人、审定人,并指定审查完成时间;
审查在审项目模块(403),用于审查人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在施工图文件上进行标注、同时在生成的审查人意见栏目内填写审查结果信息,并将审查意见内容和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10)上,审查完毕后提交审查传递单以供审定人参考;
审定在审项目模块(404),用于审定人对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在施工图文件上进行标注、同时在生成的审定人意见栏目内填写审查结果信息,并将审查意见内容和协商之后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10)上,审定完毕后提交审查意见书,以供设计单位查看,并据此修改施工图文件;
复审模块(405),用于在设计单位修改并上传新的施工图文件后,由审定人对新的施工图文件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信息填写在生成的复审栏目内,当审查通过后生成内容为审查合格的审查意见书,之后向所述政府监管子系统(50)发送备案申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定在审项目模块(404)还用于在审定人的审查意见与审查人的审查意见不一致时生成汇总意见栏目,以记录审定人将与审查人协商取得一致后形成的汇总意见,并将汇总意见内容和协商之后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定在审项目模块(404)还用于在其他专业的审查人员发现与该专业有冲突或者其它有协调的情况下生成新审查意见栏目,以记录其他专业的审查人员与审定人协商之后的新的审查意见,形成向设计单位提交的最终审查意见,并将新的审查意见内容和协商之后批注过的施工图文件存储在云平台(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云平台的施工图数字化联合协同审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查机构子系统(40)还包括:
规范查询模块(406),用于审查人员在线查阅设计规范;
防伪验证模块(407),用于对合同文件、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进行电子签章和签盖二维码;
项目评分模块(408),用于在发合格书之前,由审查人和审定人对项目进行评分;
审查统计分析模块(409),用于对年度审查情况进行统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又生刘尊平江伟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