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大梁板一键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BIM技术识别高大梁板荷载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大梁板一键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多通过人工查图识别高大梁板,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或其他大体量现浇混凝土项目,其结构图数量、高大梁板数量之多,人工识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无法做到准确、无漏项,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大梁板一键识别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大梁板一键识别方法,基于BIM技术,将高大梁板搭设高度8m及以上,通过模型中上下两层板之间标高,通过REVITAPI利用C#语言编码,限制模型中条件:当层间距≥8m,则改变模型中楼板或梁颜色,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出来;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通过当模型中板厚h1≥350mm,则改变模型中所有满足该h1≥350mm楼板颜色,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出来;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当梁宽b=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大梁板一键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IM技术,将高大梁板搭设高度8m及以上,通过模型中上下两层板之间标高,通过REVITAPI利用C#语言编码,限制模型中条件:当层间距≥8m,则改变模型中楼板或梁颜色,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出来;/n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通过当模型中板厚h1≥350mm,则改变模型中所有满足该h1≥350mm楼板颜色,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出来;/n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当梁宽b=300时,梁高h2>1.76m;当梁宽b≥400时,h2>1.32m;当梁宽b≥500时,h2>1.05m;当梁宽b≥600时,h2>0.86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高大梁板一键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BIM技术,将高大梁板搭设高度8m及以上,通过模型中上下两层板之间标高,通过REVITAPI利用C#语言编码,限制模型中条件:当层间距≥8m,则改变模型中楼板或梁颜色,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出来;
施工总荷载15kN/㎡及以上,通过当模型中板厚h1≥350mm,则改变模型中所有满足该h1≥350mm楼板颜色,在模型中高亮显示出来;
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当梁宽b=300时,梁高h2>1.76m;当梁宽b≥400时,h2>1.32m;当梁宽b≥500时,h2>1.05m;当梁宽b≥600时,h2>0.86m;当梁宽b≥700时,h2>0.72m;当梁宽b≥800时,h2>0.62m;当梁宽b≥900时,h2>0.54m;当梁宽b≥900时,按其截面积>0.48㎡统一处理,满足上述条件时,自动改变模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贲,卢福新,陈春城,孟辉,谭志刚,曾戈文,陈文卉,邹积霖,徐鹏飞,张峥嵘,於丙昊,李佳乐,徐子鸣,陈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