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1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连接在椅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椅框架包括: 第一靠背杆,底部装有转轮; 第二靠背杆,底部装有转轮; 第一椅座杆,后部装有转轮; 第二椅座杆,后部装有转轮; 第一靠背杆底部的转轮与第一椅座杆后部的转轮通过销轴连接; 第二靠背杆底部的转轮与第二椅座杆后部的转轮通过销轴连接; 第一靠背杆与第二靠背杆之间至少装有一根可限位转动的拉杆; 第一椅座杆与第二椅座杆之间至少装有一根可限位转动的拉杆; 第一扶手架的后端与第一靠背杆枢接,前端与第一椅座杆为可限位的滑动连接; 第二扶手架的后端与第二靠背杆转轴连接,前端与第二椅座杆为可限位的滑动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具类,涉及到一种室外、室内均可使用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而现有的折叠躺椅其折叠机构多与折叠椅相似,例专利号为94225907.6的一种竹木结构躺椅,它由竹板帘、靠背框、扶手、后立柱、前立柱和定位框组成,扶手、前后立柱和定位框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躺椅的倾斜度可在30°~45°范围内调节,而扶手始终处于大致水平位置,各部件之间用机制钢质轴销连接;采用该种结构后,其躺椅为各支架的纵向折叠,两侧横向不可折叠,所占空间相对来讲也较大;并且受其折叠后高度的影响,椅面长度有限,当使用者躺下时,其脚会悬掉于椅面外,因此在躺椅的前端,为了舒适使用者往往会摆放一个小凳子,来搁放脚。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舒适、靠背角度可调节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本技术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连接在椅框架上;椅框架包括第一靠背杆,底部装有转轮;第二靠背杆,底部装有转轮;第一椅座杆,后部装有转轮;第二椅座杆,后部装有转轮;第一靠背杆底部的转轮与第一椅座杆后部的转轮通过销轴连接;第二靠背杆底部的转轮与第二椅座杆后部的转轮通过销轴连接;第一靠背杆与第二靠背杆之间至少装有一根可限位转动的拉杆;第一椅座杆与第二椅座杆之间至少装有一根可限位转动的拉杆;第一扶手架的后端与第一靠背杆枢接,前端与第一椅座杆为可限位的滑动连接;第二扶手架的后端与第二靠背杆转轴连接,前端与第二椅座杆为可限位的滑动连接。拉杆包括左拉片、右拉片,左、右拉片端部枢接,左拉片枢接处上方设有限位凸耳。第一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靠背杆枢接,其枢接处设有与第一靠背杆形状相吻合的弧槽;第一扶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滑销;第二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靠背杆枢接,其枢接处设有与第二靠背杆形状相吻合的弧槽;第二扶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滑销。第一椅座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杆,椅座杆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配合使用的滑道;第二椅座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杆,椅座杆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配合使用的滑道。所述的滑道的设有若干斜齿槽。所述的滑道为平滑轨道。采用上述结构后,椅框架由可限位转动的拉杆连接于两组靠背杆及椅座杆而构成,因此靠背杆之间、椅座杆之间可折叠靠合在一起,而靠背杆与椅座杆的转轮通过轴销连接,扶手架的一端与靠背杆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椅座杆滑动连接,因此靠背杆、椅座杆及扶手架可相互间转动折叠在一起;由于采用了软性椅面,不会对各杆之间的折叠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轻便、可纵横向折叠成束杆来存放及运输时,减少所占空间等特点,便于适于推广应用。由于椅座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度杆,杆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不需考虑折叠后的高度,椅面可设计较长,以避免使用时,脚部露在椅面外;而椅座杆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相配合使用的滑道,滑道设有若干斜齿槽,可根据需要将扶手架的滑销进行限位,以调节靠背与椅座的不同角度,所以本技术还具有使用方便舒适、靠背角度可调节、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椅框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拉杆23包括左拉片231、右拉片232,左、右拉片端部枢接,左拉片231枢接处上方设有限位凸耳2311。第一扶手架24的后端固定有连接件241,连接件241与第一靠背杆21枢接,其枢接处设有与第一靠背杆21形状相吻合的弧槽;第一扶手架2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滑销242;第二扶手架24’的后端固定有连接件241’,连接件241’与第二靠背杆21’枢接,其枢接处设有与第二靠背杆21’形状相吻合的弧槽;第二扶手架2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滑销242’。第一椅座杆22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杆,椅座杆22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配合使用的平滑轨道222;第二椅座杆22’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杆,椅座杆22’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配合使用的平滑轨道222’。采用上述结构后,椅框架2由可限位转动的拉杆23连接于两组靠背杆及椅座杆而构成,因此靠背杆21、21’之间、椅座杆22、22’之间可折叠靠合在一起,而两靠背杆21、21’与两椅座杆22、22’的转轮通过轴销连接,扶手架的一端与靠背杆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椅座杆滑动连接,因此靠背杆、椅座杆及扶手架可相互间转动折叠在一起;由于采用了软性椅面,不会对各杆之间的折叠产生阻碍作用。由于椅座杆22、22’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度杆,杆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不需考虑折叠后的高度,椅面可设计较长,以避免使用时,脚部露在椅面外;而椅座杆22、22’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242、242’相配合使用的滑道222、222’。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实旋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椅座杆22的底部设有若干斜齿槽222,该斜齿槽222可根据需要将第一扶手架24的滑销242进行限位。第二椅座杆的底部设有若干斜齿槽,该斜齿槽可根据需要将第二扶手架的滑销进行限位。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连接在椅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椅框架包括第一靠背杆,底部装有转轮;第二靠背杆,底部装有转轮;第一椅座杆,后部装有转轮;第二椅座杆,后部装有转轮;第一靠背杆底部的转轮与第一椅座杆后部的转轮通过销轴连接;第二靠背杆底部的转轮与第二椅座杆后部的转轮通过销轴连接;第一靠背杆与第二靠背杆之间至少装有一根可限位转动的拉杆;第一椅座杆与第二椅座杆之间至少装有一根可限位转动的拉杆;第一扶手架的后端与第一靠背杆枢接,前端与第一椅座杆为可限位的滑动连接;第二扶手架的后端与第二靠背杆转轴连接,前端与第二椅座杆为可限位的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拉杆包括左拉片、右拉片,左、右拉片端部枢接,左拉片枢接处上方设有限位凸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靠背杆枢接,其枢接处设有与第一靠背杆形状相吻合的弧槽;第一扶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滑销;第二扶手架的后端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二靠背杆枢接,其枢接处设有与第二靠背杆形状相吻合的弧槽;第二扶手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滑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椅座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杆,椅座杆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配合使用的滑道;第二椅座杆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形杆,椅座杆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配合使用的滑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设有若干斜齿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为平滑轨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躺椅,包括柔性椅面和椅框架,柔性椅面固定连接在椅框架上;椅框架由可限位转动的拉杆连接于两组靠背杆及椅座杆而构成,因此靠背杆之间、椅座杆之间可相互折叠,而靠背杆与椅座杆的转轮通过轴销连接,扶手架的一端与靠背杆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椅座杆滑动连接,因此靠背杆、椅座杆及扶手架可相互间转动折叠;而椅座杆的底部设有一段与滑销相配合使用的滑道,滑道设有若干斜齿槽,可根据需要将扶手架的滑销进行限位,以调节靠背与椅座的不同角度,因此本技术具有轻便、可纵横向折叠成束杆来存放及运输时,减少所占空间、使用方便舒适、靠背角度可调节、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托尼艾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