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2940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基底薄膜、柔弹性聚合物薄膜、导电层、微/纳米棒;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上形成有若干个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内,所述微/纳米棒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的发射中心,所述微/纳米棒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的弹性模量。由于微/纳米棒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的发射中心,每个仿生缝结构代表一个方位。当微/纳米棒摆向某一个仿生缝结构时,该仿生缝结构的电阻会相应变化。通过各仿生缝结构对应的导电层的电阻变化可以得到气流的流动方向,通过电阻变化的大小可以得到气流的大小。

A bionic air flow omnidirectional sensing flexible sens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流速测量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气体流速流向测量传感器可分为机械式流速流向传感器、热线式流速传感器、电磁式流速传感器、多普勒光学流速传感器、声学式流速传感器等。但是以上的流体流速传感器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机械式流速流向传感器主要利用流体带动机械转子或者旋叶的旋转来测量流速的,而流向主要由磁敏器件通过磁性耦合作用感应方向。但是具有机械磨损不可忽视,低频低流速测量精度低等缺点。热线式流速传感器则是通过通电加热的电阻丝在流场中的散热导致热线温度变化而引起电阻变化,从而输出相应电信号。缺点是能量耗费大,探头由于长时间加热易损坏,对于流向测量只能测量一维的流向变化。因此,现有技术中气体流速测量的流向单一。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流速测量的流向单一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基底薄膜、柔弹性聚合物薄膜、导电层、微/纳米棒;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上形成有若干个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内,所述微/纳米棒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的发射中心,所述微/纳米棒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的弹性模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基底薄膜、柔弹性聚合物薄膜、导电层、微/纳米棒;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上形成有若干个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内,所述微/纳米棒位于所述发射状的仿生缝结构的发射中心,所述微/纳米棒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的弹性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棒的弹性模量是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的弹性模量的100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偏氟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为绝缘柔弹性聚合物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弹性聚合物薄膜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橡胶薄膜、环氧树脂薄膜、水凝胶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气流全向感知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碳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武刘林鹏张俊秋牛士超侯涛孙涛张昌超孟宪存刘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