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280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涉及冰箱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变温风道、连接风道和回风道;变温风道通过变温风道前侧板和变温风道后侧板相互卡接形成;变温风道后侧板内固定有侧挡板,并通过侧挡板将风路分隔成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连接风道包括连接风道前侧板和连接风道后侧板;连接风道前侧板和连接风道后侧板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风路槽道;连接风道前侧板开设有安装一拖二风门组件的槽口;回风道通过回风道前侧板和回风道后侧板卡接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变温风道、连接风道和回风风道进行模块化拼接,解决了现有冰箱风道装配工艺繁琐和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材料和生产工艺成本,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An air duct structure for three room single system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冰箱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风冷冰箱根据蒸发器的使用数量,可以分为单系统和多系统冰箱,多系统冰箱通常是冷藏室和冷冻室分开制冷和回风,其风道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箱体发泡层内不需要内置风道。单系统冰箱最为常见的是冷冻向冷藏送风,有的配有变温室,这种三间室单系统的风道结构较为复杂。现有的冰箱的回风风道多是塑料材质,多是通过多个零件拼接组装,模具投入较大且冰箱在生产过程中装配工艺繁琐、耗时长、效率低。同时,由于通过多个零件拼接组装,导致防漏液措施也要求较高,使得材料成本和生产工艺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通过将变温风道、连接风道和回风风道进行模块化拼接,解决了现有冰箱风道装配工艺繁琐和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材料和生产工艺成本,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包括冰箱箱体;所述冰箱箱体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变温室和冷冻室;所述冷冻室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蒸发器组件和冷冻风道组件;所述变温室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变温风道;所述变温风道下端与冷冻风道组件连通;所述变温风道上端连接有连接风道;所述变温风道与连接风道间连接有一拖二风门组件;所述变温风道包括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所述第一风路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与变温室连通;所述第二风路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与连接风道连通;所述连接风道上端连接有冷藏风道;所述冷藏风道下端与连接风道连通,所述冷藏风道与冷藏室连通;所述连接风道一侧连接有回风道;所述回风道与变温风道侧面连接;所述回风道开设有与冷藏室和变温室连通的回风口;所述回风道下端开设有回风出风口,且回风出风口位于蒸发器组件底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风道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凸台;所述第一矩形凸台位于冷藏室和变温室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变温风道包括变温风道前侧板和变温风道后侧板;所述变温风道后侧板为U形槽板结构;所述变温风道后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变温风道前侧板与变温风道后侧板相互卡接形成风路,并通过侧挡板将风路分隔成第一风路和第二风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风道包括连接风道前侧板和连接风道后侧板;所述连接风道前侧板和连接风道后侧板的连接面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风路槽道;所述连接风道后侧板与变温风道后侧板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风道前侧板与变温风道前侧板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风道前侧板开设有用于安装一拖二风门组件的槽口。进一步地,所述回风道包括回风道前侧板和回风道后侧板;所述回风道前侧板与回风道后侧板的连接面开设有回风风路槽道,且回风风路槽道均与回风口和回风出风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回风道前侧板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凸台;所述第二矩形凸台位于冷藏室和变温室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结构为EPS材质发泡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变温风道、连接风道和回风风道进行模块化拼接,有效的降低了冰箱风道的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防漏液的难度,减少了材料和生产工艺成本投入,从而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风道结构进行固定化、模块化,对于风口位置一样的不同箱体冰箱,可以同样使用该风道结构,对于相同宽度,不同高度的冰箱,只需延长风道结构即可,提高装配的便利性,以及风道结构的通用性;且减少产品设计与模具的制作周期,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有效的降低了产品的模具费用投入,简化冰箱生产工艺。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半剖视图;图3为变温风道、连接风道、冷藏风道和回风道的结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变温风道、连接风道和回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回风风道的爆炸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冷藏室,2-变温室,3-冷冻室,4-变温风道,5-连接风道,6-一拖二风门组件,7-冷藏风道,8-回风道,301-蒸发器组件,302-冷冻风道组件,401-第一风路,402-第二风路,403-变温风道前侧板,404-变温风道后侧板,405-侧挡板,501-第一矩形凸台,502-连接风道前侧板,503-连接风道后侧板,504-风路槽道,505-槽口,801-回风口,802-回风出风口,803-回风道前侧板,804-回风道后侧板,805-回风风路槽道,806-第二矩形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包括冰箱箱体;冰箱箱体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1、变温室2和冷冻室3;冷冻室3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蒸发器组件301和冷冻风道组件302;冷冻风道组件302包括冷冻风道、风扇等。冷冻风道一部分与冷冻室3连通,蒸发器组件301产生的冷气通过冷冻风道组件302内的风扇将冷气送入冷冻室3内部。变温室2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变温风道4;变温风道4下端与冷冻风道组件302的冷冻风道连通;风扇启动时,将一部风冷气通过冷冻风道送入变温风道4内。如图3-6所示,变温风道4上端连接有连接风道5;变温风道4与连接风道5间连接有一拖二风门组件6;变温风道4包括第一风路401和第二风路402;第一风路401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6与变温室2连通;第二风路402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6与连接风道5连通;具体为,变温风道4包括变温风道前侧板403和变温风道后侧板404;变温风道后侧板404为U形槽板结构,变温风道后侧板404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挡板405;变温风道前侧板403与变温风道后侧板404相互卡接形成用于冷气流动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包括冰箱箱体;所述冰箱箱体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1)、变温室(2)和冷冻室(3);所述冷冻室(3)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蒸发器组件(301)和冷冻风道组件(302);其特征在于:/n所述变温室(2)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变温风道(4);所述变温风道(4)下端与冷冻风道组件(302)连通;所述变温风道(4)上端连接有连接风道(5);所述变温风道(4)与连接风道(5)间连接有一拖二风门组件(6);所述变温风道(4)包括第一风路(401)和第二风路(402);/n所述第一风路(401)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6)与变温室(2)连通;所述第二风路(402)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6)与连接风道(5)连通;/n所述连接风道(5)上端连接有冷藏风道(7);所述冷藏风道(7)下端与连接风道(5)连通,所述冷藏风道(7)与冷藏室(1)连通;/n所述连接风道(5)一侧连接有回风道(8);所述回风道(8)与变温风道(4)侧面连接;所述回风道(8)开设有与冷藏室(1)和变温室(2)连通的回风口(801);所述回风道(8)下端开设有回风出风口(802),且回风出风口(802)位于蒸发器组件(30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包括冰箱箱体;所述冰箱箱体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1)、变温室(2)和冷冻室(3);所述冷冻室(3)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蒸发器组件(301)和冷冻风道组件(302);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温室(2)后侧壁与冰箱箱体间安装有变温风道(4);所述变温风道(4)下端与冷冻风道组件(302)连通;所述变温风道(4)上端连接有连接风道(5);所述变温风道(4)与连接风道(5)间连接有一拖二风门组件(6);所述变温风道(4)包括第一风路(401)和第二风路(402);
所述第一风路(401)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6)与变温室(2)连通;所述第二风路(402)通过一拖二风门组件(6)与连接风道(5)连通;
所述连接风道(5)上端连接有冷藏风道(7);所述冷藏风道(7)下端与连接风道(5)连通,所述冷藏风道(7)与冷藏室(1)连通;
所述连接风道(5)一侧连接有回风道(8);所述回风道(8)与变温风道(4)侧面连接;所述回风道(8)开设有与冷藏室(1)和变温室(2)连通的回风口(801);所述回风道(8)下端开设有回风出风口(802),且回风出风口(802)位于蒸发器组件(30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风道(5)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凸台(501);所述第一矩形凸台(501)位于冷藏室(1)和变温室(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间室单系统冰箱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风道(4)包括变温风道前侧板(403)和变温风道后侧板(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王瑶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