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279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前温度;计算得到车载空调系统过冷度和过热度,再通过多种运行条件确定各个参数,根据理论公式求出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的理论充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获得车载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方便及时对车载空调制冷剂进行补充。制冷剂充注量的实时变化速率还可以反应车载空调系统的泄漏严重情况,有利于故障的及时排除,并维持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A real-tim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refrigerant charge of new energy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泄漏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制冷效率,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功耗。目前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检测需要将系统停止运行,这些方式存在检测成本高、精度差、易造成进一步泄漏等缺点,也不能及时得知系统制冷剂量变化情况。在给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时,无法获知系统中所含制冷剂余量,也无法确定合适的制冷剂充入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运行时系统的过冷度Th和过热度Tc:S2:计算制冷剂的充注量;S3:将得到的制冷剂实时充注量显示到汽车的的仪表盘上。可选的,所述S1具体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蒸发器中点、压缩机入口、冷凝器中点以及节流装置入口处的温度,相应所测得温度值分别为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和节流装置入口温度:利用滤波器对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过滤,保留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值:用各对应温度测点的温度值计算出相应的过冷度和过热度可选的,所述S2具体为: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制冷剂的充注量:其中ma、ma,0、Tc、Tc,0、Th、β分别表示为制冷系统制冷剂实际充注量、制冷剂额定充注量、过冷度、额定过冷度、过热度、额定过热度、额定制冷剂充注量和额定运行状况下高压侧制冷剂的量与系统总的制冷剂量的比值;其中过冷度Tc的计算公式为:Tc=T4-T3(2)其中T4、T3分别表示节流装置入口温度、冷凝温度;其中过热度Th的计算公式为:Th=T2-T1(3)T2、T1分别表示压缩机吸气温度、蒸发温度;Ach的获取方式为: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系统运行的最佳驱动条件进行大量实验,测得不同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温度:利用滤波器对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过滤,保留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值,具体过程为:温度传感系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收集温度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数据需要进行筛选,具体筛选过程为:每20个温度为一个大组,第偶数个温度值取负值,然后将20个温度值加起来,若所得和值在规定范围内,则这一大组数据符合要求,进行过冷度过热度计算,从而计算制冷剂充注量;若这个和超出一定的数值范围,则舍去该组温度值,采取下一组温度值进行重复计算;由所测得的相应点的正常范围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各组实验中的过冷度Tc和过热度Th:由相邻两组实验数据所得的Tc、Th计算出对应的ΔTc、ΔTh:由公式(4)计算得出常数由公式(5)计算得出常数Ach:其中α取值为0.75,β合理值为0.73;对于已计算得出的常数Ach值进行线性拟合回归数值分析,得到更加精确的Ach值,作为公式(1)中对应的计算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填充量之间的误差最小化。可选的,所述线性拟合回归数值分析还包括:使用公式(1)中的Ach、Tc,0、Th,0对所有实验数据使用线性回归以确定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相关性散布最小化:用所得的值和公式(5)中的Ach值,并仅对额定制冷剂充注量的数据应用线性回归以最小化计算制冷剂充注量时所需使用的Tc,0、Th,0值的误差,从而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和实际制冷剂充注量的相关关系通过原点:使用所得Tc,0、Th,0值以及对所有实验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确定Ach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的误差最小,最终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正确的斜率。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充注量的测定为:将系统所测得的过冷度Tc、过热度Th代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制冷剂充注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多组相应测点的温度数据,利用滤波器筛掉不正常温度数据,用以计算过冷度和过热度,从而计算出公式(4)、公式(5)中的1/Ach,使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更加精确的并将其使用到公式(1)中,从而得出一个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误差最小的制冷剂充注量的预测值,最后将所得的制冷剂充注量预测值显示到汽车仪表盘的相应位置上。本专利技术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的运行不造成任何影响,最终所得制冷剂充注量具有较高精度,用户可以无需进行其他操作直接从汽车仪表盘上获取实时制冷剂充注量,提升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运行常数Ach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提高新能源车载空调系统运行常数精度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确定车载空调运行常数,其运行常数包括Ach;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时检测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运行时系统的过冷度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运行时系统的过冷度Th和过热度Tc:
S2:计算制冷剂的充注量;
S3:将得到的制冷剂实时充注量显示到汽车的的仪表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蒸发器中点、压缩机入口、冷凝器中点、节流装置入口处的温度,相应所测得温度值分别为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温度:
利用滤波器对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进行过滤,保留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值:
用各对应温度测点的温度值计算出相应的过冷度和过热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制冷剂的充注量:



其中ma、ma,0、Tc、Tc,0、Th、β分别表示为制冷系统制冷剂实际充注量、制冷剂额定充注量、过冷度、额定过冷度、过热度、额定过热度、额定制冷剂充注量和额定运行状况下高压侧制冷剂的量与系统总的制冷剂量的比值;
其中过冷度Tc的计算公式为:
Tc=T4-T3(2)
其中T4、T3分别表示节流装置入口温度、冷凝温度;
其中过热度Th的计算公式为:
Th=T2-T1(3)
T2、T1分别表示压缩机吸气温度、蒸发温度;

Ach的获取方式为:
使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系统运行驱动条件进行大量实验,测得不同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温度:
利用滤波器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过滤,保留正常范围的温度值,具体过程为:
温度传感系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收集温度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岩李晓丽史书翰魏钿航庞建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