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森专利>正文

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248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包括底座1,炉本体2等,其特征是,内侧纵上、下集箱17、21,前后上、下横集箱5、2、18、20,前、后、上、两侧膜式水冷壁管束4、19、36、31分别连接构成密封炉膛43,外侧纵上、下集箱29、33离后端一段距离分别与后顶、下横集箱15、20通过连通管28、42、44连通,离内侧纵下集箱前端一段距离通过连通管42与前下横集箱2连通,内、外纵下集箱21、33底部与底座1上部连接构成锅炉整机。(*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独楼或中、小区域集中供热民用锅炉,即热水采暖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承压热水锅炉有许多种,但从通风形式上只有一种,即必须匹配引风机靠机械通风才能正常运行,它的缺点是,机械通风耗电量大,噪音高,占地面积和维修更换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不匹配引风机,靠烟筒的抽力即能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以7mw热水锅炉为例,同目前承压热水锅炉相比,仅引风机一项一个采暖期可省电12万千瓦-16万千瓦,同时还消除了引风机的噪音,减少了占地面积和维修更换费用。同常压热水锅炉相比,不仅引风机一项一个采暖期可省电12万千瓦-16万千瓦,还可降低循环水泵的电功率40%。本技术采用烟气低流速。烟道大截面,降低烟道阻力,使烟筒的抽力能克服烟道的阻力,使烟气能向排气方向自然流动。采用炉内局部扩大空间,使之扩容减速烟尘重力沉降,烟尘横向冲刷两侧对流管束和炉内烟道多回程变化及低流速,使灰尘进一步贯性分离自然沉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1、底座2、前下横集箱3、炉本体4、前膜式水冷壁管束5、前上横集箱6、除灰口7、连通管8、前顶横集箱9、出水口10、外侧对流管束11、三回程烟气进口12、顶对流管束13、侧隔烟板14、安全阀15、后顶横集箱16、排烟口17、内侧纵上集箱18、后上横集箱19、后膜式水冷壁管束20、后下横集箱21、内侧纵下集箱22、排污管23、后拱24、前拱25、手孔26、进水口27、压力表28、连通管29、外侧纵上集箱30、炉膛31、侧膜式水冷壁管束32、二回程烟道33、外侧纵下集箱34、侧落灰斗35、三回程烟道(扩大空间)36、上膜式水冷壁管束37、煤仓38、炉膛烟窗(二回程烟道进口)39、耐火层40、保温层41、外包装42、连通管43、扩大空间44、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其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包括内侧纵上、下集箱17、21,外侧纵上、下集箱29、33,前顶、上、下横集箱8、5、2,后顶、上、下横集箱15、18、20,前、后、侧,上、膜式水冷壁4、19、31、36,外侧顶对流管束10、12。前膜式水冷壁4上端与前上横集箱5连接,下端与前下横集箱2连接,后膜式水冷壁19上端与后上横集箱18连接,下端与后下横集箱20连接,上膜式水冷壁管束36前端与前上横集箱5连接,后端与后上横集箱18连接。顶对流管束12前端与前顶横集箱8连接,后端与后顶横集箱15连接,外侧对流管束10上端与外侧纵上集箱29连接,下端与外侧纵下集箱33连接。连通管42、44分别离内外侧纵下集箱21、33后端一段距离分别与后下横集箱20连接。连通管42离内侧纵下集箱前端一段距离与前下横集箱2连通。连通管28离外侧纵上集箱29后端一段距离与后顶横集箱15连接,连通管7分别在前、后、的顶、上横集箱8、5和15、18垂直连接多根。侧隔烟板13离前端连通管7一定距离其上、下、后分别与顶外流管束12上内侧纵集箱17,后外侧连通管7连接。排烟口16纵向安装在后顶、上横集箱15、18的中心,除灰口5纵向安装在前顶、上横集箱8、5的中心偏下,进水口26离外侧纵上集箱29前端一段距离安装,出口9在前顶横集箱的中心垂直朝上或纵向朝前安装。外侧纵下集箱33下端(底面)和内侧纵下集箱21下端(底面)分别与落灰斗34上端(上面)和底座1(上面)连接。其锅炉水路,进水(回水)从进水口26,通过外侧对流管束10的下降管进入外侧纵下集箱33,烟气加热后温差不同的高、低温水分别通过对流管束10,外侧纵上集箱29,外侧纵下集箱33向后行,流至连通管28、42、44分别进入后顶横集箱15、后下横集箱20和内侧纵下集箱21。再分别通过侧膜式水冷壁管束31、后膜式水冷壁管束19,上升至内侧纵上集箱17、后上横集箱18、后顶横集箱15后,不同温差的水分别通过内侧纵下集箱21、内侧纵上集箱17、上膜式水冷壁管束36、顶对流管束12反向前行,分别进入前下、上、顶横集箱2、5、8;再通过前膜式水冷壁管束4、前连通管7上升汇集到前顶横集箱8至出水口(热水口)9送往供热系统。其锅炉烟路,从煤仓37进煤到炉膛30,点火燃烧,通过干留、高温燃烧,燃尽放出的烟气,从后拱2前端和前拱24后端火口空间进入炉膛中上空间后行至扩大空间43,烟气经炉膛烟窗38(二回程烟道进口),进入两外侧对流管束10反向前行至侧隔烟板13前端通过三回程烟道进口11再反向后行,经过三回程烟道35(扩大空间)至排烟口16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包括底座1,炉本体2等,其特征是,内侧纵上、下集箱17、21,前后上、下横集箱5、2、18、20,前、后、上、两侧膜式水冷壁管束4、19、36、31分别连接构成密封炉膛43,外侧纵上、下集箱29、33离后端一段距离分别与后顶、下横集箱15、20通过连通管28、42、44连通,离内侧纵下集箱前端一段距离通过连通管42与前下横集箱2连通,内、外纵下集箱21、33底部与底座1上部连接构成锅炉整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前、后横上集箱5、18两端向上一定距离通过连通管7连通前、后顶横集箱8、15,上膜式壁管束36前端与前上横集箱5内侧连接,后端与后上横集箱18连接,顶对流管束12前端与前顶横集箱8内侧连接,后端与后顶横集箱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侧隔烟板13,离前上、顶横集箱5、8内侧一定距离,与上纵集箱17,顶对流管束12外侧和后部连通管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排烟口16在后上、顶横集箱18、15和两侧连通管7中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26,离外侧纵上集箱29前端一段距离连接,出水口9与前顶横集箱8中心上部连接,离外侧纵下集箱33后端一段距离,由连通管42、44分别与后下横集箱20和内侧纵下集箱21连通,连通管42离内侧纵下集箱前端一段距离与前下横集箱2连通。离外侧纵上集箱29后端一段距离,由连通管28与后顶横集箱15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所述侧膜式水冷壁管束31后端离后膜式水冷壁管束19一定距离设炉膛烟窗36。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自然引风角管式燃煤承压热水锅炉,其包括有,纵、横集箱,膜式水冷壁管束,侧集箱对流管束,顶集箱对流管束,通过连通管连通构成循环水路,上顶部内两侧和前后焊隔烟板构成三回程烟道,两外侧纵上下集箱对流管束构成二回程烟道,膜式水冷壁内设前、后拱构成炉膛,下部装有炉排底座,构成锅炉整机,其不用引风机达到良好的通风和国家环保新标准,显著降低投资和运行维修费用,其技术特征可在民用和工业锅炉中广泛运用。文档编号F24H1/34GK2577191SQ0225690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森 申请人:王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
申请(专利权)人:王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