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237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备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包膜生物有机肥,该多层结构分为内核、菌剂层、聚丙烯酰胺层和加益粉层,内核的制备原料为:菌渣、动物粪便、玉米芯、鲶鱼、活化腐植酸、贝壳粉、海藻粉和鱼粉。多层结构使得菌剂在有机肥中保持活性,并利用包膜技术将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内容物与外界隔离开大幅度降低了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难度。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便于和化肥混合施用、降低种植成本和提高产量的技术效果。

A kind of coated bio organic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有机肥
,具体涉及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粮食作物的生产中,存在长期使用单一化肥的情况,该情况会导致养分利用率低、土壤肥力、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和无法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的状态。而长期施用有机肥则能够维持土壤生产功能,有机肥与常规化肥配施(即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越来越多被生产所重视,该方法也是从国家到地方农业生产逐渐推广的施肥方式。由于有益微生物在活化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传病害、增强土壤健康功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功能微生物菌剂越来越多地被添加到有机肥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即形成了具备一定功能的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常规化肥和生物有机肥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其中粉末状撒施、颗粒状撒施或者机械抛洒或沟施都是使用肥料的常用方式。但较为常用的粉末状生物有机肥有不便于施用、易形成粉尘和难以实现机械化施肥的缺点,而且,生物有机肥含有一定的含水量,如果和常规化肥混合施用,会造成肥料颗粒粘连,更不便于机械施肥的情况出现。在此基础上,如果生物有机肥和常规化肥分开施用,又会出现增加机械作业率或劳动力等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生物有机肥仍有诸多缺点待完善,如中国专利CN201910441586.8公开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向生物有机肥颗粒中添加羧基化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和复合微量元素溶液,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复配协同作用,解决加工、运输、施用时的破碎率高的问题,主要侧重于产品的运输质量,并不能解决生物有机肥在施撒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现有研发中均在谋求一种不仅能兼顾提高生物菌类的生存环境,还可以让常规化肥和生物有机肥共同施用的剂型,同时还能解决生物化肥颗粒剂施撒上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多层包膜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有机生物肥不仅可以兼顾菌类和有机肥共同起效,还降低了生物肥施撒的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为多层结构肥料,包括内核、菌剂层、聚丙烯酰胺层和加益粉层;所述内核的制备原料为:菌渣、动物粪便、玉米芯、鲶鱼、活化腐植酸、贝壳粉、海藻粉和鱼粉;所述动物粪便包括禽畜粪便和蚯蚓粪。优选的,所述菌剂层的组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中活菌菌数≥5亿/g。优选的,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内核制备原料:菌渣25~30份、禽畜粪便20~25份、蚯蚓粪8~10份、玉米芯15~20份、鲶鱼6~12份、活化腐植酸2~4份、贝壳粉2~3份、海藻粉2~3份和鱼粉2~3份。优选的,所述禽畜粪便包括但不限于牛粪和鸡粪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核的制备原料混合后进行粉碎,得到原料颗粒;对所述原料颗粒进行堆制发酵,得到腐熟原料;(2)将所述腐熟原料进行第二次粉碎,对第二次粉碎后腐熟原料进行造粒,得到内核;(3)将所述内核依次进行烘干、筛分和冷却后,采用液体菌剂对冷却内核进行第一次包裹,再采用粉末菌剂进行第二次包裹,得到初级生物有机肥;(4)将所述初级生物有机肥静置干燥后,先采用聚丙烯酰胺溶液对初级生物有机肥进行包膜,再采用加益粉进行第三次包裹得到包膜生物有机肥。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烘干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所述第一次烘干的温度为450~500℃,时间为8~10min;所述第二次烘干的温度为420~450℃,时间为8~10min;所述筛分得到粒径为2mm~4mm的烘干内核;所述液体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所述液体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的活菌数比为0~3:0~2:0~1:0~1;所述地衣芽孢杆菌和木霉菌的活菌数不为0;所述粉末菌剂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粉末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活菌数比为1:2~4;所述初级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含水量为25wt.%~28wt.%。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静置干燥在具有孔隙的包装袋中进行,静置干燥的时间为1~3个月;所述静置干燥所得初级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含水量为22wt.%~25wt.%;所述包膜的时间为4~5分钟;所述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浓度为98%,聚丙烯酰胺溶液与待处理包膜生物有机肥的质量比为5~6:1000;加益粉与待处理包膜生物有机肥的质量比为7~8:1000。所述步骤(1)中制备内核的原料颗粒的粒径≤2mm;所述堆制发酵的时间为150~180天。所述步骤(2)中第二次粉碎的时间为30~60s;所述造粒包括依次进行的圆盘造粒和滚筒造粒;所述圆盘造粒的时间为3~10min;经过圆盘造粒获得的颗粒粒径为0.2mm~10mm,含水量≥70wt.%;所述滚筒造粒的时间为3~5min;经过滚筒造粒得到的颗粒粒径为0.2mm~5mm,含水量为60wt.%~70wt.%。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该包膜生物有机肥具有多层结构,包括内核层、菌剂层、聚丙烯酰胺层和加益粉层,其中内核层由菌渣、动物粪便、玉米芯、鲶鱼、活化腐植酸、贝壳粉、海藻粉和鱼粉组成。该包膜生物有机肥通过控制有机肥和菌的组成、水分含量和肥料的结构以解决有机肥不易与化肥混合施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最终制得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含水量仅为22wt.%~25wt.%,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在保证菌类存活的同时还不会结团。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在解决了施撒肥料不结团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产量。大幅度提高了种植业的收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为多层结构肥料,包括内核、菌剂层、聚丙烯酰胺层和加益粉层;所述内核的制备原料为:菌渣、动物粪便、蚯蚓粪、玉米芯、鲶鱼、活化腐植酸、贝壳粉、海藻粉和鱼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加益粉由矿物质、无机盐、变性淀粉和其它辅料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在保证菌类生存环境的条件下,还能达到不黏连易于抛撒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菌剂层的组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所述菌剂层分优选为层叠的第一菌剂层和第二菌剂层,所述第一菌剂层的组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所述第二菌剂层的组分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中活菌数优选≥5亿/g。以质量份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内核制备原料优选包括菌渣25~3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菌渣不限制来源,任何繁殖过菌类的栽培基都可使用。以所述菌渣的质量份为基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内核制备原料优选包括20~25份禽畜粪便。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禽畜粪便优选为牛粪、鸡粪或者其他任一禽畜粪便的一种。以所述菌渣的质量份为基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内核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为多层结构肥料,包括内核、菌剂层、聚丙烯酰胺层和加益粉层;所述内核的制备原料为:菌渣、动物粪便、玉米芯、鲶鱼、活化腐植酸、贝壳粉、海藻粉和鱼粉;所述动物粪便包括禽畜粪便和蚯蚓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膜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为多层结构肥料,包括内核、菌剂层、聚丙烯酰胺层和加益粉层;所述内核的制备原料为:菌渣、动物粪便、玉米芯、鲶鱼、活化腐植酸、贝壳粉、海藻粉和鱼粉;所述动物粪便包括禽畜粪便和蚯蚓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层的组分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所述包膜生物有机肥中活菌数≥5亿/g。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所述内核的制备原料包括:菌渣25~30份、禽畜粪便20~25份、蚯蚓粪8~10份、玉米芯15~20份、鲶鱼6~12份、活化腐植酸2~4份、贝壳粉2~3份、海藻粉2~3份和鱼粉2~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膜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畜粪便包括但不限于牛粪和鸡粪中的至少一种。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包膜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内核的制备原料混合后进行粉碎,得到原料颗粒;对所述原料颗粒进行堆制发酵,得到腐熟原料;
(2)将所述腐熟原料进行第二次粉碎,对第二次粉碎后腐熟原料进行造粒,得到内核;
(3)将所述内核依次进行烘干、筛分和冷却后,采用液体菌剂对冷却内核进行第一次包裹,再采用粉末菌剂进行第二次包裹,得到初级生物有机肥;
(4)将所述初级生物有机肥静置干燥后,先采用聚丙烯酰胺溶液对初级生物有机肥进行包膜,再采用加益粉进行第三次包裹得到包膜生物有机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烘干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次烘干和第二次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德水吴德华丁耀平屈玉国李燕魏建林郑福丽吴小宾刘兆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植丰农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