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住房建筑等都是通过砖块堆砌和水泥浇筑而落成,这样的建筑优点是建筑方法简单,但是这种方法的建造时间长,并且建筑材料使用后大多为一次性的,消耗的资源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多,不利于绿色环境的发展,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而现有的连接结构连接强度低,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具备连接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连接结构连接强度低,从而限制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建筑体和第二建筑体,所述第一建筑体内腔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内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的右端开设有第二长槽, ...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建筑体(1)和第二建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体(1)内腔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内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啮合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14),所述第一连接杆(5)外侧的右端开设有第二长槽(19),所述第二长槽(19)的内腔插接有卡块(9),所述卡块(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12),所述第一横杆(12)的中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销轴(11),所述第一横杆(12)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13),所述第一竖杆(13)左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建筑体(1)和第二建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体(1)内腔左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内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啮合连接有第一旋转齿轮(14),所述第一连接杆(5)外侧的右端开设有第二长槽(19),所述第二长槽(19)的内腔插接有卡块(9),所述卡块(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12),所述第一横杆(12)的中端活动连接有第一销轴(11),所述第一横杆(12)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杆(13),所述第一竖杆(13)左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旋转齿轮(15),所述第二旋转齿轮(15)正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卡块(9)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21),所述第二横杆(21)的中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销轴(20),所述第二横杆(2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杆(4),所述第二竖杆(4)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