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单元、前端物理预过滤单元、适配变径管、后端物理过滤单元、动力涡轮单元;后端物理过滤单元,一端与交通工具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另一端与适配变径管连接,将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废气引入静电净化处理装置;适配变径管通过前端物理预过滤单元,与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单元连接,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单元与动力涡轮单元连接,动力涡轮单元的对外开口,指向交通工具的尾部;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单元中,包括电源单元、离子单元、极板单元,电源单元将外部输入的直流电源,变为两路高压,分别输入给离子单元,极板单元,输入的废气在离子单元被电离,在极板单元被吸附排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到交通工具或工程机械,工厂尾气处理,厨房油烟处理。
An equipotential electric differential ionization field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静电净化装置,在厨房油烟处理方面,已经逐步成熟,厨房油烟成份复杂,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体外,还逸出多种有害气体,而且油烟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广,成份变化大,因此净化难度很高,含烟废气被风机吸入管道后,首先进入初级装置——净化整流室,采用重力惯性净化技术,分离出的大颗粒油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油槽排出。剩余的小粒径污染物进入次级装置——高压静电场吸附,起到消毒、除味作用。传统电离场油烟分离单元包括两种电极,一种正,另一种为负,电极的数量还很多,正负电极,对地回路都有很大的放电电势,在结构上必须做保护,防止人体触碰,这给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中,有效屏蔽高压带电的电极,提升设备安装使用的安全性。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地电极组、对地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气体通过的通道;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位于地电极管道中或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所述电极装置分别与地电极管道或地电极板组成电离场,形成荷电区或吸附区,所述正电极组或对地负电极组,分别带相对地电极组的负压或相对地电极组的正压,地电极管道与地电极板电联通,并与所述支撑框架电联通。地电极管道中供气体通过的通道与水平面垂直。对地负电极组,对地电压为负10kV至负18kV;对地正电极组,对地电压为正10kV至正18kV。对地负电极组与对地正电极组分别位于所述的地电极组的两端,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两个以上的中空圆柱体,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由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一端进入中空圆柱体内部,所述地电极板位于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地电极板相互平行,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对地负电极组与对地正电极组分别位于所述的地电极组的两端,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两个以上的中空方形柱体,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由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一端进入中空方形柱体内部,所述地电极板位于所述中空方形柱体的另一端,地电极板相互平行,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地电极组与设备框架电联通,对地负电极组、对地正电极组通过绝缘陶瓷柱与设备框架机械连接。对地负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平行的负电极、负电极并联支撑、负电极绝缘陶瓷环,负电极之间相互平行,负电极一端伸入所述地电极管道中,负电极另一端通过负电极并联支撑相互连接,负电极并联支撑通过负电极绝缘陶瓷环固定到支撑框架上,并与支撑框架电绝缘。正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平行的正电极、正电极并联支撑、正电极绝缘陶瓷柱,正电极相互平行,正电极之间包括地电极板,正电极并联支撑通过正电极绝缘陶瓷柱环固定到支撑框架上,并与支撑框架电绝缘。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地电极管道中间包括对地负电极组的负电极,地电极管道的管道结构,保护隔离了负电极,地电极板之间包括对地正电极组的正电极,等位电差电离场单元对于外部来看,大部分结构是等地电势,确保设备与使用人员安全;以前设备需要4个电极区,现在只需要正电极、负电极与地电极3根电极,由电源引出的连线减少;地电极管道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管道,圆柱体、方柱体;增多地电极管道的数量,降低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降低电压差,提升设备安全性;地电极板与地电极管道是电联通的,结构上,也是连接为一体,正负电极组与地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致,地电极上对外的电势相对大地电势差为零,对地电极的隔离降低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静电净化装置原理图;图2是采用两电极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采用三电极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立体部分分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部分部件隐藏立体试图;图7是图6对应主视图;图8是图7对应俯视图;图9是正电极组与地电极板之间关系立体视图;图10是图9对应主视图;图11是图10对应左视图;图12是图10对应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脏空气或油烟或油气,通过前置过滤器,排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小颗粒污染物通过电离离子区,在极板区被带点的极板吸附,通过极板区,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如图2所示,传统的离子区与极板区,分布两种电极,一种正电极,另一种为负电极,两种电极的数量大,实际应用中,正负电极需要用结构支撑,支撑结构与正负电极之间要隔离,同时要确保正负电极对外界隔离,这对结构设计带来巨大的挑战。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在正负电极中间增加一个地电极,地电极的电势为地电位,与外界大地电势相同,正电极相对地电位形成对位正电位,负电极相对地电位形成对位负电位,结构设计时,用地电位电极结构包围保护正负电位电极,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如图4所示,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地电极组、对地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气体通过的通道;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位于地电极管道中或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所述电极装置分别与地电极管道或地电极板组成电离场,形成荷电区或吸附区,所述正电极组或对地负电极组,分别带相对地电极组的负压或相对地电极组的正压,地电极管道与地电极板电联通,并与所述支撑框架电联通。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中间包括对地负电极组的负电极,地电极管道的管道结构,保护隔离了负电极的主体部分,地电极板之间包括对地正电极组的正电极,等位电差电离场单元对于外部来看,大部分结构是等地电势,正负电极组,通过绝缘陶瓷等材料,连接在设备框架上。地电极管道中供气体通过的通道与水平面垂直。对地负电极组,对地电压为负10kV至负18kV;对地正电极组,对地电压为正10kV至正18kV。如图4所示,对地负电极组与对地正电极组分别位于所述的地电极组的两端,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两个以上的中空圆柱体,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由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一端进入中空圆柱体内部,所述地电极板位于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地电极板相互平行,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相对以前设备需要的两组电极对组成离子区、极板区,需要4个电极区,虽然增加了一个地电极组,但实际结构中,并没有增多电极数量,以前是两对正负电极组,共4根连线,现在只需要正电极、负电极与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地电极组、对地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气体通过的通道;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位于地电极管道中或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所述电极装置分别与地电极管道或地电极板组成电离场,形成荷电区或吸附区,所述正电极组或对地负电极组,分别带相对地电极组的负压或相对地电极组的正压,地电极管道与地电极板电联通,并与所述支撑框架电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地电极组、对地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气体通过的通道;正电极组、对地负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位于地电极管道中或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所述电极装置分别与地电极管道或地电极板组成电离场,形成荷电区或吸附区,所述正电极组或对地负电极组,分别带相对地电极组的负压或相对地电极组的正压,地电极管道与地电极板电联通,并与所述支撑框架电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电极管道中供气体通过的通道与水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地负电极组,对地电压为负10kV至负18kV;对地正电极组,对地电压为正10kV至正18k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位电差电离场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地负电极组与对地正电极组分别位于所述的地电极组的两端,地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地电极管道、地电极板,地电极管道包括供两个以上的中空圆柱体,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由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一端进入中空圆柱体内部,所述地电极板位于所述中空圆柱体的另一端,地电极板相互平行,地对地负电极组或对地正电极组位于所述地电极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拓伟业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