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94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本体和翻折部;其中,所述包装本体具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被包装物的容置腔,且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对所述被包装物进行缓冲保护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包装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折部上设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能够过盈配合。

A packag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结构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包装产品的缓冲包装结构通常由一层材料构成,在缓冲包装结构受到外力时,由于该缓冲包装结构自身的刚性差,容易导致该缓冲包装结构内的包装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本体和翻折部;其中,所述包装本体具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被包装物的容置腔,且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对所述被包装物进行缓冲保护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包装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折部上设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能够过盈配合。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型腔组和第一加强筋组,所述第一型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型腔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型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筋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型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型腔组和第二加强筋组,所述第二型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加强筋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型腔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型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加强筋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型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型腔组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组之间能够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加强筋组与所述第一型腔组之间能够过盈配合。上述方案中,根据所述被包装物的缓冲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型腔组中的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一加强筋组中的第一加强筋的形状和分布面积。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型腔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型腔内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第二型腔的两个第二加强筋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面之间能够过盈配合;或者,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二面之间能够过盈配合。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翻折部上与所述包装本体相对的一边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被包装物穿过的凹槽。上述方案中,所述翻折部包括:第一子翻折部、第二子翻折部、第三子翻折部和第四子翻折部,且所述第一子翻折部、所述第二子翻折部、所述第三子翻折部和所述第四子翻折部依次沿所述包装本体的所述上表面的周边设置。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被包装物的支撑部。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本体的所述一面的周边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翻折部。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本体的所述上表面的周边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翻折部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的第一面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连接部的第二面形成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的位置相对应的凹槽结构,且所述凹槽结构和所述凸起结构是通过使用凸起的金属条压制所形成;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本体和翻折部,所述包装本体具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被包装物的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对所述被包装物进行缓冲保护的第一缓冲部;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包装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折部上设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能够过盈配合。如此,能够在该翻折部与该包装本体之间满足预设角度时,使得该包装结构具有双层材料的缓冲保护,大大增强了该包装结构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的正面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的反面展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在折叠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在折叠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的正面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结构的反而展开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本体1和翻折部2,其中,该包装本体1具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被包装物的容置腔,且在该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对该被包装物进行缓冲保护的第一缓冲部100。该翻折部2与该包装本体1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且该翻折部2上设有第二缓冲部200,该第二缓冲部200与该第一缓冲部100之间能够过盈配合。如图1和图2所示,该包装本体1的上表面的周边可以向外延伸,形成该翻折部2。该翻折部2包括: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且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依次沿包装本体1的上表面的周边设置,并与该包装本体1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当然,该包装本体1的下表面的周边向外延伸,也可以形成该翻折部2,此时,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则可以依次沿包装本体1的下表面的周边设置,并与该包装本体1的下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具体并不限制翻折部2与包装本体1的具体连接位置,只要该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可以满足与包装本体1之间的转动连接即可。本申请中,第二缓冲部200与第一缓冲部100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二缓冲部200与第一缓冲部100的第一面之间能够过盈配合;或者,第二缓冲部200与第一缓冲部100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二预设角度时,第二缓冲部200与第一缓冲部100的第二面之间能够过盈配合。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分别与包装本体1具有内凹的一面平行时,将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当前的角度称为0度。此时,当将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向下翻折90度时,表征第二缓冲部200与第一缓冲部100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一预设角度,此时,该第二缓冲部200的第一面(即下表面)与该第一缓冲部100的第一面(即外侧面)之间能够过盈配合,类似于阳模和阴模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当将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向上翻折180度时,表征第二缓冲部200与第一缓冲部100之间的夹角满足第二预设角度,此时,该第二缓冲部200的第二面(即上表面)与该第一缓冲部100的第二面(即内侧面)之间能够过盈配合,类似于阳模和阴模结构。如此,通过将该包装结构由单层材料变成双层材料,可以大大增强该包装结构的稳固性和耐压性。本申请中,当将第一子翻折部21、第二子翻折部22、第三子翻折部23和第四子翻折部24向上翻折180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本体和翻折部;/n其中,所述包装本体具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被包装物的容置腔,且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对所述被包装物进行缓冲保护的第一缓冲部;/n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包装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折部上设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能够过盈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本体和翻折部;
其中,所述包装本体具有内凹的用于容纳被包装物的容置腔,且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有对所述被包装物进行缓冲保护的第一缓冲部;
所述翻折部与所述包装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转动连接,且所述翻折部上设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能够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型腔组和第一加强筋组,所述第一型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型腔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型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筋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型腔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型腔组和第二加强筋组,所述第二型腔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加强筋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型腔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型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加强筋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组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加强筋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型腔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型腔组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组之间能够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加强筋组与所述第一型腔组之间能够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被包装物的缓冲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型腔组中的第一型腔和所述第一加强筋组中的第一加强筋的形状和分布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腔组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型腔内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岩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