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士成专利>正文

电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43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属于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远红外电热管和传热管都有若干根,每一根远红外电热管插到一根传热管内,通过传热管的两端固定到外壳体的左、右两侧。若干根传热管均布成多行多列,每行与行之间有一块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左(或右)一端固定到外壳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内壁之间有一定间距。多块水平隔板构成迷宫形的介质流通腔室。外壳体上有介质进口和出口,外表面有绝热保温层。主要优点是对流体介质间接加热,升温快,热效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装拆维修方便;结构简单新颖,制造成本较低;另有电控系统对介质温度和加热过程自动控制,工作安全可靠。用于油田井口管线、油罐、锅炉等加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到一般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具体而言是一种电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二)
技术介绍
油田井口输油管线在原油粘稠度大的情况下,需要加热降粘输送。常用的加热设备是水套炉、电炉丝加热器和汽伴油加热装置等。主要缺点是不可靠、不安全、热效率低、易结焦、故障多、污染环境、维护费用高等。经检索专利文献,类似上述的加热器专利已有数十篇,虽然各有特长,但是都不能全部克服上述一系列缺点,并且结构都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与远红外加热有关的专利文件有几百篇,但是用于上述场合原油加热的专利文件只有三篇:“远红外石油加热器”(91217292)、“抽油机井口远红外加热装置”(87216970)、“石油高效电加热器”(97224705)。其结构特征都与本技术有显著的不同。(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创新研制一种与众不同的电加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解决油田井口输油管线原油现有加热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国内油田提供更加先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热器新产品。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加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包括远红外电热元件、传热部件、介质流通腔室和外壳体。其特征是远红外电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包括远红外电热元件、传热部件、介质流通腔室和外壳体,其特征是远红外电热管(5)有若干个,为长管形状,传热管(4)也有若干个,也为长管形状,外壳体(2)为长方体箱体形状,每根远红外电热管(5)插到一根传热管(4)内,并通过传热管(4)的两端固定到外壳体(2)的左、右两侧,若干根传热管(4)均布成多行多列,每行与行之间有一块水平隔板(3),水平隔板(3)的左或右一端固定到外壳体(2)内壁上,另一端与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由多块水平隔板(3)构成迷宫形的介质流通腔室(C),外壳体(2)的上顶部有介质进口(6),下底部有介质出口(7),外壳体(2)的外表面有绝热保温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管式远红外线加热器,包括远红外电热元件、传热部件、介质流通腔室和外壳体,其特征是远红外电热管(5)有若干个,为长管形状,传热管(4)也有若干个,也为长管形状,外壳体(2)为长方体箱体形状,每根远红外电热管(5)插到一根传热管(4)内,并通过传热管(4)的两端固定到外壳体(2)的左、右两侧,若干根传热管(4)均布成多行多列,每行与行之间有一块水平隔板(3),水平隔板(3)的左或右一端固定到外壳体(2)内壁上,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成杨俊宝李凯王北方
申请(专利权)人:李士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