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柄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包括把手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把手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还包括转换头、加长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加长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头相连,所述转换头用于连接吊篮提取工具或棒束解体工具;以使得在水井内将Co‑60棒束解体为单棒时,能便于水下作业时的吊篮提取和棒束解体工具的装配。
A long handle clamp for extracting and disassembling the basket of Co-60 underwater rod bu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柄夹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
技术介绍
为实现医用Co-60放射源国产化,本公司使用秦山三期核电重水反应堆生产的医用Co-60棒束组件为原材料,根据Co-60棒束组件生产工艺,需在水井内将棒束解体为单棒,用以进行下一步生产工艺。在棒束解体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专用的长柄夹具,造成对棒束吊篮提取和棒束工具的装配十分不方便,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以使得在水井内将Co-60棒束解体为单棒时,能便于水下作业时的吊篮提取和棒束解体工具的装配。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包括把手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把手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还包括转换头、加长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加长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头相连;所述转换头用于连接吊篮提取工具或棒束解体工具。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杆、第二握杆、第三握杆、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握杆的中段垂直相连,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以使第一连接杆和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握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相连,所述第二握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杆相连,第二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三握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杆相连,第三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相连。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加长杆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以使第一连接杆和加长杆螺纹连接。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加长杆和所述连接部上均设有锁紧螺母,两个锁紧螺母相配合以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锁紧。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加长杆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杆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相配合以使第二连接杆和加长杆螺纹连接。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转换头为M16-M28转换头,所述转换头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内,另一端用于螺纹连接吊篮提取工具或棒束解体工具。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吊篮提取工具的一端设有螺纹孔,用于与所述转换头螺纹连接,所述吊篮提取工具的外壁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吊篮提取工具的另一端设有减重腔。更进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所述棒束解体工具的顶部竖向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第三内螺纹,用于螺纹连接所述转换头。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换头连接吊篮提取工具或棒束解体工具,便可进行吊篮提取或安装棒束解体顶盖,通过加长杆对长柄夹具进行加长,便于进行水下作业,把手用于握持,便于作业人员操作,第一连接杆起到连接把手和加长杆的作用,第二连接杆起到连接转换头和加长杆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的装配图;图3为图2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吊篮提取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棒束解体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棒束吊篮的俯视图。图标:1-把手,2-第一连接杆,3-加长杆,4-第二连接杆,5-转换头,6-第一外螺纹,7-第二外螺纹,8-第三外螺纹,9-锁紧螺母,11-握持部,12-连接部,111-第一握杆,112-第二握杆,113-第三握杆,114-第一弧形杆,115-第二弧形杆,101-吊篮提取工具,102-螺纹孔,103-凸出部,104-减重腔,201-棒束解体工具,202-连接管,301-棒束吊篮,302-吊篮提取孔,303-棒束收纳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包括把手1和第一连接杆2,把手1与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相连;还包括转换头5、加长杆3和第二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加长杆3的一端相连,加长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转换头5相连;转换头5用于连接吊篮提取工具101或棒束解体工具201。通过转换头5连接吊篮提取工具101或棒束解体工具201,便可进行吊篮提取或安装棒束解体顶盖,通过加长杆3对长柄夹具进行加长,便于进行水下作业,把手1用于握持,便于作业人员操作,第一连接杆2起到连接把手1和加长杆3的作用,第二连接杆4起到连接转换头5和加长杆3的作用。在运输容器下水井后,吊开容器铅塞,使用本长柄夹具并在转换头5处安装吊篮提取工具101将棒束吊篮提出容器放置于水井底部操作台面。在将棒束固定在底座上后,使用本长柄夹具并在转换头5处安装棒束解体工具201,并利用本长柄夹具将棒束解体工具201连接在棒束上,便可进行后续的放到棒束以及将单帮取出等操作。进一步的,把手1包括握持部11和连接部12,握持部11包括第一握杆111、第二握杆112、第三握杆113、第一弧形杆114和第二弧形杆115;连接部12的一端与第一握杆111的中段垂直相连,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6,第一连接杆2内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6和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以使第一连接杆2和连接部12螺纹连接;第一握杆1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杆114和第二弧形杆115相连,第二握杆112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杆114相连,第二握杆112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包括把手(1)和第一连接杆(2),所述把手(1)与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头(5)、加长杆(3)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3)的一端相连,所述加长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头(5)相连;所述转换头(5)用于连接吊篮提取工具(101)或棒束解体工具(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包括把手(1)和第一连接杆(2),所述把手(1)与第一连接杆(2)的一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头(5)、加长杆(3)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加长杆(3)的一端相连,所述加长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换头(5)相连;所述转换头(5)用于连接吊篮提取工具(101)或棒束解体工具(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包括握持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握持部(11)包括第一握杆(111)、第二握杆(112)、第三握杆(113)、第一弧形杆(114)和第二弧形杆(115);
所述连接部(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握杆(111)的中段垂直相连,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外螺纹(6),所述第一连接杆(2)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6)和第一内螺纹相配合以使第一连接杆(2)和连接部(12)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握杆(1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杆(114)和第二弧形杆(115)相连,所述第二握杆(1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杆(114)相连,第二握杆(1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2)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三握杆(1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杆(115)相连,第三握杆(11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2)的另一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下Co-60棒束吊篮提取及棒束解体的长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杆(3)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波,龙礼国,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