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58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连接器、胶接件和接地件,壳体设有第一通孔,连接器至少部分容置在第一通孔内,胶接件设置于壳体之围合第一通孔的内壁和连接器之间,接地件连接壳体和连接器。通过接地件连接连接器和壳体,能够将连接器的静电导入壳体而接地,解决了静电对摄像头的电磁干扰问题,保证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的质量。

Camera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模组
本技术属于摄像头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
技术介绍
车载摄像头通常包括壳体、连接器和摄像头,连接器和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壳体上,再将壳体安装到汽车上,连接器与汽车的电控线路等器件连接,实现车载摄像头的拍摄画面功能。现有的连接器通过胶接的形式安装固定到壳体上,连接器上的静电可能会传导到摄像头上,造成摄像头的电磁干扰,影响拍摄画面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解决摄像头的电磁干扰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连接器、胶接件和接地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胶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之围合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接地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通过接地件连接连接器和壳体,能够将连接器的静电导入壳体而接地,解决了静电对摄像头的电磁干扰问题,保证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的质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用于收容摄像头,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容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容腔并突出于所述底壁的表面,所述接地件的第一端抵持所述连接器的突出所述底壁的一端,所述接地件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底壁。通过接地件的第一端抵持连接器突出底壁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底壁,实现接地件的固定,同时能将连接器的静电从第一端经第二端导入到底壁,减少连接器上的静电,增强摄像头的静电防护效果。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件包括主体部、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而呈环形,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器,所述第一抵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通孔的内壁,以形成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抵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以形成所述第二端。使得连接器的静电通过第一抵持部经主体部和第二抵持部流到底壁,提高了摄像头的静电防护效果。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胶接件之朝向所述容腔的一端。由于主体部覆盖胶接件,连接器上的静电穿透胶接件时被主体部遮挡,静电导入主体部,也会流到底壁,也不会传导到摄像头上,提高了摄像头的静电防护效果。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突出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背向所述胶接件,所述第二抵持部突出于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连接器突出所述底壁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所述第一凸台,以使所述第一抵持部卡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胶接件之间,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所述底壁的表面。设置连接器的第一凸台,能够使得第一抵持部与连接器之间具有抵持的着力点,再通过第二抵持部与底壁的表面抵持,由于连接器通过粘胶件与底壁连接为固定状态,使得接地件也被固定,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静电防护的有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的外周还设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突出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卡持部相邻设置;所述底壁上设有突出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围合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凸台突出于所述第二凸台,所述卡持部卡持在所述第二凸台背向所述第一通孔的表面。设置第二凸台及卡持部,使得接地件与连接器和壳体之间能更加稳定的连接固定,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静电防护。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持部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卡持部之间具有间隔距离。设置多个卡持部间隔设置,便于接地件的安装,可节省材料,节约成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不少于两个的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相对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阵列排布。有利于接地件与连接器和底壁的稳定连接,能够对摄像头的给予稳定、持续的静电防护。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交错设置。交错设置能使得接地件的整体受力较为均匀,避免局部位置受力过大而其他位置受力过小而易损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抵持部和所述第二抵持部为弹片结构。弹片结构具有弹性,便于与连接器的抵持,也保证第二抵持部能够与底壁连接。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背向所述容腔的一侧设有呈中空的套接部,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底壁和所述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外周设有突出的卡接部。设置套接部能对连接器形成保护,避免损坏,卡接部用于与外部结构卡接,从而固定壳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Q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种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一种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去了壳体;图9是图8的摄像头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一种实施例的接地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一种实施例的接地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可以为车载摄像头模组,能够将静电导出接地,解决静电对摄像头的电磁干扰问题,保证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的质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还可以应用至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还可以应用至安防领域,均能提高画面成像质量。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3,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10、连接器20和胶接件30。壳体10为金属材质。请参考图7,壳体10设有第一通孔102。连接器20的至少部分结构容置在第一通孔102内,胶接件30设置于壳体10之围合第一通孔102的内壁和连接器20之间,胶接件30用于将连接器20固定在第一通孔102的内壁上,以使连接器20和壳体10形成整体。壳体10形成一容腔101,容腔101用于收容摄像头(图中未示出)。连接器20用于将摄像头和外部器件连接,以使摄像头通电并接收控制信号,从而能够工作而输出图像画面。由于连接器20具有静电,需要将静电导出而避免静电影响摄像头工作,而由于胶接件30的设置,使得连接器20与壳体10的第一通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连接器、胶接件和接地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胶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之围合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接地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连接器、胶接件和接地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胶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之围合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和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接地件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及所述侧壁围合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用于收容摄像头,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底壁并与所述容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容腔并突出于所述底壁的表面,所述接地件的第一端抵持所述连接器的突出所述底壁的一端,所述接地件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底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件包括主体部、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而呈环形,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收容所述连接器,所述第一抵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通孔的内壁,以形成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抵持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以形成所述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覆盖所述胶接件之朝向所述容腔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部突出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背向所述胶接件,所述第二抵持部突出于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连接器突出所述底壁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大仲陈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