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055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及通信系统,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下变频器包括接收单元、本振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混频器、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所述本振单元包括频综模块;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本振单元中的频综模块连接,所述本振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混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接收单元接收到的X波段信号转换为L波段中频信号,且镜像干扰抑制能力、杂散抑制能力强,噪声系数低,适用于移动通信、遥测等微波通信系统。

An X-band down convert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及通信系统
本技术涉及微波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X波段是频率在8-12GHz的无线电波波段,其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宽、数据传输能力强,X波段的变频器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遥测、雷达、制导、电子对抗等微波通信系统中,变频器的指标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收发系统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收发系统性能好坏的核心部件为变频器,几乎所有的收发系统都必须通过变频器进行射频信号和中频信号的转换。接收系统中的下变频器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下变频器镜像干扰抑制能力、杂散抑制能力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及通信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包括接收单元、本振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混频器、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所述本振单元包括频综模块。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本振单元中的频综模块连接,所述本振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混频器连接。具体地,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带通滤波器、限幅器、第一放大器、混频器、第二带通滤波器、第一电调衰减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二电调衰减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第三带通滤波器。具体地,所述本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外参考同步模块、频综模块、功分器、第六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与所述混频器连接。具体地,所述频综模块包括频率合成模块、锁相环模块和频率控制模块,所述频率合成模块具体为DDS模块;所述频率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所述DDS模块连接,所述DDS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锁相环模块连接。具体地,所述锁相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速鉴相器、高速有源环路滤波器、VCO模块、功分器、第二隔离放大器、宽带高速分频模块、第二幅度均衡模块、LC带通滤波器,所述LC带通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高速鉴相器连接。具体地,所述频综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频率控制模块、DDS模块、SAW滤波模块、第一幅度均衡模块、锁相环模块、第一隔离放大器、第一微带低通滤波器、第三幅度均衡模块、放大模块、第二微带低通滤波器,且所述锁相环模块中的功分器与所述第一隔离放大器连接,所述频率控制模块的分频接口与锁相环模块中的宽带高速分频模块连接。具体地,所述频率控制模块包括SPI接口,所述频率控制模块经SPI接口与控制单元双向连接。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ATxmega32D4。具体地,所述下变频器还包括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模块、滤波稳压模块,输出不同的直流电压为控制单元、本振单元和接收单元供电。本技术还包括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采用上述下变频器实现信号的转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下变频器包括接收单元、本振单元和控制单元,接收单元包括混频器、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本振单元包括频综模块,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接收单元中的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连接,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本振单元中的频综模块连接,本振单元输出端与接收单元中的混频器连接,混频器输出接收单元接收到的X波段信号与本振单元输出的本振信号频率差信号,将接收单元接收到的X波段信号转换为L波段中频信号。本技术下变频器镜像干扰抑制能力、杂散抑制能力强,噪声系数低,适用于移动通信、遥测等微波通信系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下变频器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接收单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本振单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频综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中,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具体包括接收单元、本振单元、控制单元和电源单元,用于将X波段信号转换为L波段信号。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带通滤波器、限幅器、第一放大器、混频器、第二带通滤波器、第一电调衰减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二电调衰减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第三带通滤波器。更为具体地,第一电调衰减器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第二电调衰减器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混频器与本振单元输出端连接。接收单元接收8GHz~9GHz射频信号(输入信号电平-90~-40dBm)经第一带通滤波器滤除杂波信号、限幅器限幅、第一放大器放大进入混频器。同时,本振单元产生的9.2-10.2GHz本振信号也输入至混频器,混频器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本振信号进行处理,输出1.2GHZ中频信号(输出信号电平-40±1dBm),该中频信号依次经第一电调衰减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二电调衰减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第三带通滤波器输出。两个电调衰减器用于进一步调整中频信号大小,提高电路稳定性,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滤波器用于滤除杂波信号。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放大器采用的是FHX13X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五级放大器的设置是为了达到下变频的增益要求。本技术下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特性见表1、表2。表1下变频器的输入特性序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变频器包括接收单元、本振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混频器、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所述本振单元包括频综模块;/n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本振单元中的频综模块连接,所述本振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混频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变频器包括接收单元、本振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混频器、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所述本振单元包括频综模块;
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第一电调衰减器和第二电调衰减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本振单元中的频综模块连接,所述本振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单元中的混频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带通滤波器、限幅器、第一放大器、混频器、第二带通滤波器、第一电调衰减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二电调衰减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第三带通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振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外参考同步模块、频综模块、功分器、第六放大器和低通滤波器,所述低通滤波器与所述混频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综模块包括频率合成模块、锁相环模块和频率控制模块,所述频率合成模块具体为DDS模块;所述频率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所述DDS模块连接,所述DDS模块输出端与所述锁相环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X波段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相环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彤胡罗林张华彬何栋梁唐超王耀兴鲜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菲斯洛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