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模块及无线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53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开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发电模块及无线控制开关,发电模块包括底座;驱动臂组件,驱动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臂及设于驱动臂上的磁性组件,磁性组件包括扣合固定于驱动臂的第一衔铁、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的磁钢以及吸附固定于磁钢的第二衔铁;设于底座上的线圈,驱动臂可带动磁性组件相对线圈运动并使线圈发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电模块通过将第一衔铁扣合固定于驱动臂,防止在安装磁钢时第一衔铁被磁钢吸出,方便磁钢、第一衔铁及第二衔铁的安装,且无需在磁钢设置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定位结构,简化了磁钢的结构,使得磁钢结构简单,便于磁钢的加工,磁钢加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模块及无线控制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模块及无线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家居的快速发展,为了节省开关布线繁琐步骤,市面上出现了无线控制开关(如门铃开关、开关门控制开关)用来控制被控设备。利用无线控制开关的按钮按压时驱动其内部的发电模块产生电能,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给信号处理装置供电,信号处理装置发射无线信号给被控设备,使被控设备执行相应动作。其中,无线控制开关的发电模块通常包括设置于驱动臂的磁钢及分别固定于磁钢两端的两个衔铁,在按压无线控制开关的按钮时,按钮带动驱动臂运动,驱动臂带动磁钢运动以改变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从而使线圈感应发电。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磁钢和衔铁的装配,需要在磁钢上设置衔铁的定位结构,衔铁装入驱动臂前需先将衔铁在磁钢上定位再同时装入驱动臂。如果不在磁钢上设置衔铁的定位结构,如先将一衔铁装入驱动臂中,再将磁钢组装到驱动臂上,磁钢会将已装入的衔铁吸出来,难以保证衔铁与磁钢准确对位。因此现有技术的无线控制开关的发电模块存在由于需要在磁钢设置衔铁的定位结构,使得磁钢结构复杂,磁钢加工困难,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电模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无线控制开关的发电模块由于需要在磁钢设置衔铁的定位结构,使得磁钢结构复杂,磁钢加工困难,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电模块,包括;底座;驱动臂组件,所述驱动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臂及设于所述驱动臂上的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包括扣合固定于所述驱动臂的第一衔铁、吸附固定于所述第一衔铁的磁钢以及吸附固定于所述磁钢的第二衔铁;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线圈,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磁性组件相对所述线圈运动并使所述线圈发电。优选的,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轭铁及第二轭铁,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穿过所述线圈,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磁性组件在所述第一轭铁与所述第二轭铁之间运动,且所述第一衔铁可与所述第一轭铁吸附,所述第二衔铁可与所述第二轭铁吸附。优选的,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均包括穿过所述线圈的第一导磁部以及由所述第一导磁部弯折延伸的第二导磁部,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第一衔铁与所述第一轭铁的第二导磁部吸附,且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第二衔铁与所述第二轭铁的第二导磁部吸附。优选的,所述驱动臂设有一安装槽,所述磁性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底壁以及围设于所述底壁周侧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卡台,所述第一衔铁卡设于所述底壁和所述卡台之间。优选的,所述驱动臂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驱动臂并盖设所述磁性组件的盖板。优选的,所述盖板扣合固定于所述驱动臂上。优选的,所述驱动臂设有扣台,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扣台配合的卡槽,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扣台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复位弹簧,所述驱动臂按压时压缩所述复位弹簧,且所述驱动臂可在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控制开关,包括固定架、按钮以及上述的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按钮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或所述发电模块上,且所述按钮与所述驱动臂驱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发电模块通过将第一衔铁扣合固定于驱动臂,磁钢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上,第二衔铁吸附固定于磁钢上。在安装磁钢、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时,可先将第一衔铁扣合固定在驱动臂上,再将磁钢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上,最后将第二衔铁吸附固定于磁钢上。由于第一衔铁通过扣合方式固定于驱动臂,在安装磁钢时,第一衔铁不会被磁钢吸出,方便磁钢与第一衔铁的准确对位安装;且由于磁钢与第一衔铁吸附固定,方便第二衔铁与磁钢准确对位安装,从而使得磁钢、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安装简单方便,且无需在磁钢设置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定位结构,简化了磁钢的结构,使得磁钢结构简单,便于磁钢的加工,磁钢加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驱动臂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驱动臂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驱动臂的立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驱动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沿图8中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工作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发电模块去除模块盖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控制开关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控制开关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模块通过将第一衔铁扣合固定于驱动臂,磁钢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上,第二衔铁吸附固定于磁钢上。在安装磁钢时,第一衔铁不会被磁钢吸出,方便磁钢与第一衔铁的准确对位安装;且由于磁钢与第一衔铁吸附固定,方便第二衔铁与磁钢准确对位安装,磁钢、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安装简单方便,无需在磁钢设置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的定位结构,简化了磁钢的结构,使得磁钢结构简单,便于磁钢的加工,磁钢加工成本低。请参照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模块3包括;底座31;驱动臂组件32,驱动臂组件32包括转动设置于底座31上的驱动臂321及设于驱动臂321上的磁性组件322,磁性组件322包括扣合固定于驱动臂321的第一衔铁3221、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3221的磁钢3222以及吸附固定于磁钢3222的第二衔铁3223;设于底座31上的线圈33,驱动臂321可带动磁性组件322相对线圈33运动并使线圈33发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模块通过将第一衔铁3221扣合固定于驱动臂321,磁钢3222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3221上,第二衔铁3223吸附固定于磁钢3222上。在安装磁钢3222、第一衔铁3221和第二衔铁3223时,可先将第一衔铁3221扣合固定在驱动臂321上,再将磁钢3222吸附固定于第一衔铁3221上,最后将第二衔铁3223吸附固定于磁钢3222上。由于第一衔铁3221通过扣合方式固定于驱动臂321,在安装磁钢3222时,第一衔铁3221不会被磁钢3222吸出,从而方便磁钢3222与第一衔铁3221的准确对位安装,且由于磁钢3222与第一衔铁3221吸附固定,方便第二衔铁3223与磁钢3222的准确对位安装,磁钢3222、第一衔铁3221和第二衔铁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驱动臂组件,所述驱动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臂及设于所述驱动臂上的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包括扣合固定于所述驱动臂的第一衔铁、吸附固定于所述第一衔铁的磁钢以及吸附固定于所述磁钢的第二衔铁;/n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线圈,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磁性组件相对所述线圈运动并使所述线圈发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驱动臂组件,所述驱动臂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臂及设于所述驱动臂上的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包括扣合固定于所述驱动臂的第一衔铁、吸附固定于所述第一衔铁的磁钢以及吸附固定于所述磁钢的第二衔铁;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线圈,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磁性组件相对所述线圈运动并使所述线圈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轭铁及第二轭铁,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穿过所述线圈,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磁性组件在所述第一轭铁与所述第二轭铁之间运动,且所述第一衔铁可与所述第一轭铁吸附,所述第二衔铁可与所述第二轭铁吸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二轭铁均包括穿过所述线圈的第一导磁部以及由所述第一导磁部弯折延伸的第二导磁部,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第一衔铁与所述第一轭铁的第二导磁部吸附,且所述驱动臂可带动所述第二衔铁与所述第二轭铁的第二导磁部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设有一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赡民张群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