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32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包括碳刷本体、导线和铜片,碳刷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腔通过固定机构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铜片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第一连接部、第一线柱和限位圆板,连接柱的一端与铜片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线柱为中空结构,且第一线柱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导线与碳刷本体的连接稳定性,降低了导线与碳刷本体分离的可能,使导线与铜片的连接稳定性更高,降低了导线与铜片分离的可能,使用寿命更长。

A new type of motor carbon 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碳刷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刷,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机碳刷。
技术介绍
碳刷也叫电刷,作为一种滑动接触件,在许多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碳刷在产品应用材质主要有石墨,浸脂石墨,金属石墨。碳刷是电动机或发电机或其他旋转机械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它一般是纯碳加凝固剂制成,外型一般是方块,卡在金属支架上,里面有弹簧把它紧压在转轴上,电机转动的时候,将电能通过换相器输送给线圈,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碳,称为碳刷,它是易磨损的。应定期维护更换,并清理积碳。目前,电机碳刷在使用过程中,碳刷本体与铜片之间连接有一段导线,而现有的大多数的碳刷本体或者铜片与导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高,可能会造成碳刷本体或者铜片与导线连接部的分离,影响碳刷本体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了碳刷本体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电机碳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包括碳刷本体、导线和铜片,所述碳刷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通过固定机构与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片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第一连接部、第一线柱和限位圆板,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铜片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线柱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固定件与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br>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包括套管、连接孔和限位腔,所述连接孔和限位腔均开设在套管的内部,所述连接孔的一端与限位腔连通,所述连接孔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圆板固定设在第一线柱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圆板与限位腔匹配限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柱上还开设有线槽和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通孔,所述线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的一端铜线依次穿过限位圆板的底端内腔、第一通孔、线槽和第二通孔,且所述导线的铜线末端与第一线柱绕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动把手、第二连接部、第二线柱、沉降孔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转动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线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降孔开设在转动把手和第二连接部的顶端,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二线柱的顶端,且所述凹槽与沉降孔的内腔底端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导线的一端铜线穿过沉降孔和凹槽,且所述导线的铜线端与第二线柱绕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新型电机碳刷,通过第二线柱、第二连接部和转动把手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将导线一端的铜线从固定机构顶端的沉降孔的内腔穿入,使导线的铜线从凹槽出来,并使导线的铜线与第二线柱解密缠绕,手动转动转动把手,转动把手带动第二连接部转动,第二连接部带动第二线柱转动,同时第二连接部的外螺纹与螺纹孔的内螺纹啮合,使得导线的一端与碳刷本体固定连接,提高了导线与碳刷本体的连接稳定性,降低了导线与碳刷本体分离的可能,使用寿命更长。2.该种新型电机碳刷,通过线槽、第一线柱和固定件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将导线的另一端铜线从连接机构底端的限位圆板内腔穿入,使导线的铜线从第一通孔穿出,并使导线的铜线位于线槽的内腔,导线的铜线末端穿过第二通孔,最后使导线的铜线与第一线柱缠绕,转动固定件,固定件内部连接孔的内螺纹与连接机构上第一连接部的外螺纹螺纹啮合,固定件的内壁对缠绕的导线的铜线进行压紧,使导线与铜片的连接稳定性更高,降低了导线与铜片分离的可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碳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碳刷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碳刷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碳刷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碳刷本体;2、螺纹孔;3、导线;4、固定机构;401、转动把手;402、第二连接部;403、第二线柱;404、沉降孔;405、凹槽;5、固定件;501、套管;502、连接孔;503、限位腔;6、连接机构;601、连接柱;602、第一连接部;603、第一线柱;6031、第一通孔;6032、线槽;6033、第二通孔;604、限位圆板;7、铜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包括碳刷本体1、导线3和铜片7,碳刷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2,螺纹孔2的内腔通过固定机构4与导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铜片7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机构6,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柱601、第一连接部602、第一线柱603和限位圆板604,连接柱601的一端与铜片7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柱60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60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60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柱60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线柱603为中空结构,且第一线柱60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031,第一连接部60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部602通过固定件5与导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5包括套管501、连接孔502和限位腔503,连接孔502和限位腔503均开设在套管501的内部,连接孔502的一端与限位腔503连通,连接孔50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602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连接孔502的设置便于使固定件5与连接机构6固定连接,连接孔502与第一连接部602螺纹连接便于进行固定。其中,限位圆板604固定设在第一线柱603的另一端,限位圆板604与限位腔503匹配限位连接,防止固定件5与连接机构6分离,降低了固定件5丢失的可能。其中,第一线柱603上还开设有线槽6032和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通孔6033,线槽60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孔6031与第二通孔6033连接,使导线3的铜线位于线槽6032的内腔,提高了导线3与连接机构6的连接稳定性。其中,导线3的一端铜线依次穿过限位圆板604的底端内腔、第一通孔6031、线槽6032和第二通孔6033,且导线3的铜线末端与第一线柱603绕接,第一通孔6031与限位圆板604的内腔最深处连通,导线3的铜线依次穿过限位圆板604的底端内腔、第一通孔6031和线槽6032,并使导线3的铜线从第二通孔6033的内腔穿过,导线3的铜线与第一线柱603缠绕,利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包括碳刷本体(1)、导线(3)和铜片(7),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2),所述螺纹孔(2)的内腔通过固定机构(4)与导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片(7)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柱(601)、第一连接部(602)、第一线柱(603)和限位圆板(604),所述连接柱(601)的一端与铜片(7)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60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0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柱(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柱(603)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线柱(60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031),所述第一连接部(60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602)通过固定件(5)与导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包括碳刷本体(1)、导线(3)和铜片(7),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2),所述螺纹孔(2)的内腔通过固定机构(4)与导线(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片(7)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连接柱(601)、第一连接部(602)、第一线柱(603)和限位圆板(604),所述连接柱(601)的一端与铜片(7)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60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02)的另一端与第一线柱(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线柱(603)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线柱(60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6031),所述第一连接部(602)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602)通过固定件(5)与导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包括套管(501)、连接孔(502)和限位腔(503),所述连接孔(502)和限位腔(503)均开设在套管(501)的内部,所述连接孔(502)的一端与限位腔(503)连通,所述连接孔(50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602)外螺纹啮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碳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板(604)固定设在第一线柱(603)的另一端,所述限位圆板(604)与限位腔(503)匹配限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宇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