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39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基站技术领域。该基站天线固定装置,通过在固定组件上设置卡接组件,工作人员只需要手动握紧折型杆,便可将第一卡块从卡柱上的第一卡槽中出来,再利用固定组件本身的弹性,便可左右调节基站天线的水平方向角,固定时也只需紧压固定组件,便可通过第一卡块将其固定,然后再按压按压块,便可调节第一支撑杆伸出的长度,从而对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进行调节,操作十分方便且省时,缩短了工作人员的高空作业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事故放生的可能性。

A base station antenna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互联网基站
,具体为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基站天线设置需要重点考虑下倾角、方向角、天线挂高、天线分集距离和隔离距离等参数,且在基站天线设置后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性的对其进行下倾角和方向角的调节,而基站天线一般都是设置在几十米的高空,工作人员攀爬上去后进行人工调节,这就要求基站天线可快速拆卸和安装,节省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从而减小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解决了基站天线不易快速拆卸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柱,所述卡柱的左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组件的外部,所述卡柱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底部均连通有第一伸缩槽。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槽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两个所述基座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型杆,两个所述折型杆的左端贯穿固定环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环的外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折型杆右端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折型杆右端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均贯穿所述固定环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包括套杆,所述套杆内壁的两侧均开始有第二卡槽,所述套杆的内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右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二伸缩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按压杆的数量为2个。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按压杆相离的一端均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套杆且延伸至所述套杆的外部,两个所述按压杆相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块,两个所述按压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进一步地,所述套杆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基站天线,用于控制基站天线俯仰角的调节,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不同环境下的基站天线水平半功率角和高度等都是不同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站天线固定装置,通过在固定组件上设置卡接组件,工作人员只需要手动握紧折型杆,便可将第一卡块从卡柱上的第一卡槽中出来,再利用固定组件本身的弹性,便可左右调节基站天线的水平方向角,固定时也只需紧压固定组件,便可通过第一卡块将其固定,然后再按压按压块,便可调节第一支撑杆伸出的长度,从而对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进行调节,操作十分方便且省时,缩短了工作人员的高空作业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事故放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组件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外部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延伸组件内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延伸组件外部示意图。图中:1-安装杆、2-固定组件、201-第一固定件、202-第二固定件、3-限位槽、4-卡接组件、401-固定环、402-连接槽、403-第一伸缩槽、404-基座、405-折型杆、406-第一弹簧、407-第一卡块、5-卡柱、6-第一卡槽、7-延伸组件、701-套杆、702-第二卡槽、703-第一支撑杆、704-第二伸缩槽、705-第二弹簧、706-按压杆、707-按压块、708-第二卡块、709-滑槽、8-第二支撑杆、9-基站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杆1,所述安装杆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件201和第二固定件202,所述固定组件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柱5,所述卡柱5的左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2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组件2的外部,所述卡柱5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卡槽6,所述固定组件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组件4,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固定环401,所述固定环401一侧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02,两个所述连接槽402内壁的底部均连通有第一伸缩槽403,两个所述连接槽402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404,两个所述基座404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型杆405,两个所述折型杆405的左端贯穿固定环401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环401的外部,两个所述折型杆405右端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6,两个所述折型杆405右端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卡块407,两个所述第一卡块407均贯穿所述固定环401且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槽6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件2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延伸组件7,所述延伸组件7包括套杆701,所述套杆701内壁的两侧均开始有第二卡槽702,所述套杆701的内部套接有第一支撑杆703,所述第一支撑杆703右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伸缩槽704,所述第二伸缩槽70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705,所述第二弹簧70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杆706,两个所述按压杆706相离的一端均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杆703和所述套杆701且延伸至所述套杆701的外部,两个所述按压杆706相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块707,两个所述按压杆706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708,所述套杆701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09,所述第二固定件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70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基站天线9。安装杆1为表面光滑的不锈钢,且安装杆1上下粗细一致,第一固定件201和第二固定件202是完全相同的,且固定组件2为一端开口的不锈钢钢环,其与安装杆1接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件(201)和第二固定件(202),所述固定组件(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柱(5),所述卡柱(5)的左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2)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组件(2)的外部,所述卡柱(5)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卡槽(6),所述固定组件(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组件(4),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固定环(401),所述固定环(401)一侧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02),两个所述连接槽(402)内壁的底部均连通有第一伸缩槽(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件(201)和第二固定件(202),所述固定组件(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柱(5),所述卡柱(5)的左端贯穿所述固定组件(2)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组件(2)的外部,所述卡柱(5)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卡槽(6),所述固定组件(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组件(4),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固定环(401),所述固定环(401)一侧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02),两个所述连接槽(402)内壁的底部均连通有第一伸缩槽(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槽(402)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404),两个所述基座(404)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型杆(405),两个所述折型杆(405)的左端贯穿固定环(401)且延伸至所述固定环(40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站天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折型杆(405)右端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06),两个所述折型杆(405)右端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卡块(407),两个所述第一卡块(407)均贯穿所述固定环(401)且延伸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渭安李文欢王海顺李松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嘉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