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本体,所述支撑杆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并且支撑杆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射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技术领域。该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通过保护壳向下移动会缩短与地面的距离,从而在对反射板进行检测与维修时不需要进行爬高,提高了工作时的安全性,可以对反射进行快速的拆卸与安装,方便对反射板进行检测与维修,并且保护壳会保护反射板,减少风雨对反射板的伤害。
A reflection device of base station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反射装置的安装与拆卸
,具体为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
技术介绍
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现在的基站天线的反射板都是裸露在外面,在长时间的风吹雨大难免会对反射板有一点程度的损坏,减少反射板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损坏后需要进行爬高才能进行维修,高空作业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危险,并且在维修时不能讲反射板进行快速的拆卸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解决了需要高空作业才能对反射板维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本体,所述支撑杆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并且支撑杆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射板,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第三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壳,所述限位壳上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拉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盘。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限位盘的顶部,并且第二弹簧的顶端与所述限位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握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通过开关控制第一伸缩杆,当第一伸缩杆伸长时会带动第一固定杆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杆向下移动会带动保护壳向下移动,保护壳向下移动会带动反射板向下移动,当保护壳向下移动会缩短与地面的距离,从而在对反射板进行检测与维修时不需要进行爬高,提高了工作时的安全性。(2)、该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通过拉动第一限位装置上的握杆,握杆移动会带动拉杆移动,拉杆移动会使拉杆的一端脱离限位槽的固定,从而使第一弹簧推动推动板移动,推动板移动会带动密封板移动,从而便可以拆掉密封板,拆掉密封板以后拉动第二限位装置上的握杆,同理便可以取下反射板,可以对反射进行快速的拆卸与安装,方便对反射板进行检测与维修,并且保护壳会保护反射板,减少风雨对反射板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出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出放大图。图中:1-支撑杆本体、2-第一滑动槽、3-固定板、4-第一伸缩杆、5-第一滑动块、6-第二滑动块、7-第一固定杆、8-第一转动件、9-第二固定杆、10-支撑板、11-第二转动件、12-第二伸缩杆、13-第三转动件、14-保护壳、15-第二滑动槽、16-滑动杆、17-反射板、18-滑动块、19-第三滑动槽、20-第一弹簧、21-推动板、22-密封板、23-第一限位装置、231-限位壳、232-拉杆、233-第二弹簧、234-限位盘、235-握杆、25-第二限位装置、26-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本体1,所述支撑杆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并且支撑杆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第一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和第二滑动块6,所述第一滑动块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8,所述第二滑动块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11,所述第二转动件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2,所述第二伸缩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件13,所述第三转动件13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5,所述第二滑动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6,所述滑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射板17,所述保护壳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8,所述滑动块18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1,所述第三滑动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2,所述滑动块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装置23,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3包括限位壳231,所述限位壳231上滑动连接有拉杆232,所述拉杆232上套接有第二弹簧233,所述拉杆23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盘234,当需要对反射板17进行维修时,由开关控制第一伸缩杆4,当第一伸缩杆4伸长时会带动第一固定杆7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杆7向下移动会带动保护壳14向下移动,保护壳14向下移动会带动反射板17向下移动,当保护壳14向下移动会缩短与地面的距离,同时拉动第一限位装置23上的握杆235,握杆235移动会带动拉杆232移动,拉杆232移动会使拉杆232的一端脱离限位槽26的固定,从而使第一弹簧20推动推动板21移动,推动板21移动会带动密封板22移动,从而便可以拆掉密封板22,拆掉密封板22以后拉动第二限位装置24上的握杆235,同理便可以取下反射板17,然后便可以对反射板进行检测与维修,维修完成以后,将反射板17两侧的滑动杆16插入第二滑动槽15的内部,向上推动反射板17,使滑动杆16移动到拉杆232的上方,从而使拉杆232对滑动杆16进行卡接,从而使滑动杆16不能向下移动,从而将反射板固定在保护壳14的内部,然后将密封板22放入第三滑动槽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并且支撑杆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第一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和第二滑动块(6),所述第一滑动块(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8),所述第二滑动块(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11),所述第二转动件(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2),所述第二伸缩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件(13),所述第三转动件(13)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5),所述第二滑动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6),所述滑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射板(17),所述保护壳(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8),所述滑动块(18)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1),所述第三滑动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2),所述滑动块(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装置(23),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3)包括限位壳(231),所述限位壳(231)上滑动连接有拉杆(232),所述拉杆(232)上套接有第二弹簧(233),所述拉杆(232)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盘(2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天线的反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并且支撑杆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第一滑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和第二滑动块(6),所述第一滑动块(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7),所述第一固定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件(8),所述第二滑动块(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11),所述第二转动件(1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2),所述第二伸缩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件(13),所述第三转动件(13)上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5),所述第二滑动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6),所述滑动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反射板(17),所述保护壳(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8),所述滑动块(18)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19),所述滑动槽(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1),所述第三滑动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2),所述滑动块(1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装置(23),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3)包括限位壳(231),所述限位壳(231)上滑动连接有拉杆(232),所述拉杆(232)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渭安,李文欢,王海顺,李松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嘉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