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94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包括上下对接组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壳体的前面和后面对称设置有波导法兰接口,上壳体和下壳体沿波导法兰接口中心的矩形波导口的上端长边所在的水平面分割,矩形波导口在安装壳体内延伸为波导腔体,在波导腔体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转换体;在安装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波导腔体联通、用于容纳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以及微带转换体的安装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波导和微带之间的过渡、为微带过渡转换体以及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提供了容纳空间、并且便于加工、利于安装壳体的装配。

A mounting shell of V-band power ampl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
本技术涉及毫米波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V波段功率放大器在实现对V波段功率放大时,存在波导与微带模式转换,供电隔离、信号转换的有效性、放大增益效果等问题。故需要提供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实现对波导与微带良好过渡、为微带转换体与功率放大芯片的过渡合理布置空间,并且方便加工,利于装配,实现V波段功率放大器的低损耗、高增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解决现有技术中V波段功率放大器上波导和微带之间的过渡、并且便于加工、利于安装壳体的装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包括上下对接组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前面和后面对称设置有波导法兰接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沿所述波导法兰接口中心的矩形波导口的上端长边所在的水平面分割,所述矩形波导口在所述安装壳体内延伸为波导腔体,所述波导腔体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转换体;在所述安装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波导腔体联通、用于容纳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和微带过渡转换体的安装腔体。优选的,所述波导腔体由设置在下壳体对接面上的波导槽与上壳体对接面对接形成;在下壳体对接面上还设置有联通所述波导槽的安装槽,在所述波导槽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上壳体的对接面上对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柱穿过对接孔以及螺纹孔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紧密结合;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下对接后,所述安装槽与上壳体对接面拼接为所述安装腔体。优选的,所述过渡转换体为台阶形过渡转换体,所述台阶状型过渡转换体位于所述波导腔体的中间且沿所述波导腔体方向延伸,所述台阶状型过渡转换体包括四级台阶,其中最下部的第一级台阶位于所述波导腔体内,最上部的第四级台阶临近所述波导腔体的末端壁面,并且微带末端也设置在所述第四级台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级台阶距到所述波导腔体上壁面的距离为1.62mm,第二级台阶距到所述波导腔体上壁面的距离为1.12mm,第三级台阶距到所述波导腔体上壁面的距离为0.48mm,最上部的第四级台阶距到所述波导腔体上壁面的距离为0.23mm。优选的,所述第一级台阶距沿所述波导腔体方向的长度是1.2mm,所述第二级台阶距沿所述波导腔体方向的长度是1.14mm,所述第三级台阶距沿所述波导腔体方向的长度是1mm,所述第四级台阶距沿所述波导腔体方向延伸至微带的长度是0.94mm。优选的,所述波导腔体的末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台阶状型过渡转换体的第四级台阶底部设置在所述凸台上。优选的,在上壳体对接面上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盖板遮盖所述电路板安装槽,并且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供电孔。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连通所述波导槽的第一安装槽以及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放置微带过渡转换体,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放置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也开设有供电孔。优选的,在所述上壳体的上侧面以及所述下壳体的下侧面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在所述波导法兰接口的对应位置设置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装壳体在通过所述波导法兰接口连接以后,再通过连接孔拧接螺栓,实现多个安装壳体的组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包括上下对接组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壳体的前面和后面对称设置有波导法兰接口,上壳体和下壳体沿波导法兰接口中心的矩形波导口的上端长边所在的水平面分割,矩形波导口在安装壳体内延伸为波导腔体,在波导腔体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转换体;在安装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波导腔体联通、用于容纳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以及微带转换体的安装腔体。本技术实现了波导和微带之间的过渡、为微带过渡转换体以及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提供了容纳空间、并且便于加工、利于安装壳体的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一实施例的安装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一实施例的上壳体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一实施例的下壳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一实施例的台阶形过渡转换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V波段功率放大器的安装壳体1包括上下对接组合在一起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安装壳体1的前面和后面对称设置有波导法兰接口2。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沿波导法兰接口2中心的矩形波导口201的上端长边2011所在的水平面分割;矩形波导口201在安装壳体1内延伸为波导腔体3,在波导腔体3的末端设置有过渡转换体;在安装壳体1内还设置有与波导腔体3联通、用于容纳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以及微带过渡转换体的安装腔体。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沿矩形波导口201的上端长边2011所在的水平面分割,而不是采取等距离分割,使得复杂结构主要集中在下壳体102上,减少了安装壳体1的加工难度,方便制造,易于安装。在上壳体101的上侧面以及下壳体102的下侧面均开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8在波导法兰接口2的对应位置设置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孔20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装壳体在通过波导法兰接口2连接以后,再通过连接孔202拧接螺栓,实现多个安装壳体或者与其他安装壳体的组合连接。结合图2和图3,图2是上壳体101的示意图,在图2中,上壳体对接面A的中部开设有电路板安装槽(图中未示出)以及遮盖该电路板安装槽的盖板9,电路板安装槽用于放置电路板;在电路板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在盖板9上对应设置有固定孔92,螺钉穿过固定孔92以及连接孔将盖板9固定在上壳体对接面A上,实现对电路板安装槽的遮盖与屏蔽。在盖板9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两个供电孔91,用于通过引线向电路板供电。在上壳体对接面A上还设置有螺纹孔10,用于和下壳体对接面连接。图3为下壳体102的示意图。在图3中,波导腔体是由设置在下壳体对接面B上的波导槽301与图2中的上壳体对接面A对接形成;过渡转换体4设置在波导槽301内。在下壳体对接面B上还设置有联通波导槽301的安装槽5,安装槽5还包括左右两端与波导槽301连通的第一安装槽51以及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槽51之间沿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接组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前面和后面对称设置有波导法兰接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沿所述波导法兰接口中心的矩形波导口的上端长边所在的水平面分割,所述矩形波导口在所述安装壳体内延伸为波导腔体,所述波导腔体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转换体;在所述安装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波导腔体联通、用于容纳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和微带过渡转换体的安装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接组合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前面和后面对称设置有波导法兰接口,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沿所述波导法兰接口中心的矩形波导口的上端长边所在的水平面分割,所述矩形波导口在所述安装壳体内延伸为波导腔体,所述波导腔体的末端还设置有过渡转换体;在所述安装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波导腔体联通、用于容纳V波段功率放大芯片和微带过渡转换体的安装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腔体由设置在下壳体对接面上的波导槽与上壳体对接面对接形成;在下壳体对接面上还设置有联通所述波导槽的安装槽,在所述波导槽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上壳体的对接面上对应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柱穿过对接孔以及螺纹孔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紧密结合;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下对接后,所述安装槽与上壳体对接面拼接为所述安装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转换体为台阶状型过渡转换体,所述台阶状型过渡转换体位于所述波导腔体的中间且沿所述波导腔体方向延伸,所述台阶状型过渡转换体包括四级台阶,其中最下部的第一级台阶位于所述波导腔体内,最上部的第四级台阶临近所述波导腔体的末端壁面,并且微带末端也设置在所述第四级台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波段功率放大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台阶距到所述波导腔体上壁面的距离为1.62mm,第二级台阶距到所述波导腔体上壁面的距离为1.1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宸星顾鹏刘凯张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屹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