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料装置,包括装料机构、抽真空机构;所述装料机构包括装料管、套接于装料管内的软膜套以及套接于装料管外部的真空管,其中,软膜套与真空管之间形成真空腔,装料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孔或缝隙;抽真空机构与真空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使用时,将软膜套套在装料管内,启动抽真空装置对真空腔抽真空,真空腔内压强减小,软膜套紧贴在装料管的内壁上,然后将钨粉均匀的填充于软膜套内,满料后卸去真空,取出满料的软膜套后放入等静压机进行压制,得到钨棒压坯,在装料管内装入新的软膜套,接着进行装料。
A 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装料装置。
技术介绍
钨条加工过程中,通常先将钨粉装入软膜套中,装完料后将软膜套放入等静压机进行压制即得到钨棒压坯,然后将压坯烧结后得到钨棒。现有技术中通常先将软模套放在装料管内,将钨粉通过下料漏斗管送入软膜套中,装料过程中,采用电磁振动器来振动装料管以使钨粉均匀的落入软模套内。此种结构的装料机对钨粉的粒度和流动性要求很高,对于不同粒度搭配而导致流动性差的钨粉,振动器提供的振动力通常不能满足自动装料,装料时需要人工配合敲击下料漏斗管才能完成装料,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人工敲击装料完成后的棒状钨粉经过压制后,钨条的表面易产生坑洞,压制成型后断料率在5%以上,上下两端的直径偏差大(产生锥度),钨条的直线度差,这是由于在人工左右敲击漏斗管的过程中容易使漏斗管与装料管的中心变化,从而产生上述不合格产品,同时在人工敲击填装作业时钨粉的振实不均匀影响钨粉之间的空气排放的均匀性,导致钨粉外溢抛洒严重,造成钨粉浪费和生产现场粉尘严重。且现有设备在钨粉均匀下落时仍会出现不能完全排除钨粉之间的空气,不能装紧实,钨粉在软膜套内装得很松散的现象,出现钨粉不能完全装入软膜套内;要有效的排除钨粉之间的空气和装紧实,就需要延长振动时间,这就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振动时间延长后压制出来的棒料容易形成大小头(产生锥度),棒料表面会产生鱼鳞纹,不光滑。综上所述,采用现有装置进行钨粉装料,软膜套内的钨粉密度不均匀,压制成型得到的钨棒压坯具有表面质量差、尺寸不均匀、直线度差、断料率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料装置,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可以将钨粉均匀的装入软膜套内,从而得到表面质量高、尺寸均匀、密度均匀、断料率低的钨棒压坯。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料装置,包括装料机构、抽真空机构;所述装料机构包括装料管、套接于装料管内的软膜套以及套接于装料管外部的真空管,其中,软膜套与真空管之间形成真空腔,装料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孔或缝隙;抽真空机构与真空管连通。本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使用时,将软膜套套在装料管内,软膜套与真空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真空腔,启动抽真空装置对真空管抽真空,抽走装料管外壁与真空管内壁之间的空气,以及通过装料管上的孔或缝隙抽走软膜套与装料管内壁之间的空气,真空腔内压强减小,软膜套因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而紧贴在装料管的内壁上,然后将钨粉均匀的填充于软膜套内,满料后卸去真空,取出满料的软膜套后放入等静压机进行压制,得到钨棒压坯,在装料管内装入新的软膜套,接着进行装料,生产装料管时,根据需要制作孔和缝隙的大小与间距,在软膜套贴紧装料管的同时,保证软膜套的外壁不会被挤压至孔或缝隙内。优化的,所述真空管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的上端通过上法兰机构与装料管的上端连接,上管和下管之间通过下法兰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法兰机构包括下法兰盘、内法兰盘、上法兰盘,其中,上法兰盘套接于上管的下端,下法兰盘套接于下管的上端并与上法兰盘通过螺钉连接,内法兰盘位于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并套接于装料管外,其中,上法兰盘下端开口处的内壁径向向内凹陷至与装料管适配并与内法兰盘通过螺钉连接,下法兰盘上端开口处的内壁径向向内凹陷至与内法兰盘适配。通过上法兰机构和下法兰机构将真空管和装实管进行稳定的安装,防止装料管振动幅度过大,保证振动过程中装料管与漏斗管在一条中心线上,从而避免钨粉装料不均匀导致的压制出的钨棒料压坯上产生坑洞,还能避免漏斗管的管部与软膜套接触而造成软膜套的破裂;当真空管内堆积的粉尘过多时,会影响抽真空,这个时候就需要清理真空管内的粉,清理前拆开上法兰机构与下法兰机构即可取下真空管,拆装方便快捷。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下法兰盘的上端设置环形凹陷,上法兰盘下端设置与环形凹陷适配的环形凸起,以保证上管和下管装配时的同心度。优化的,本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部的支撑板,底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若干高度相同的支柱,真空管的下端通过法兰与支撑板固连,通过支撑机构对真空管、装料管进行支撑,提升装置的稳定性;优化的,所述下电磁振动器设置于支撑板下底面。优化的,所述装料机构还包括漏斗管,漏斗管上端的漏斗部活动安装于装料管上部,漏斗管下端的管部插在装料管内且随漏斗部轴向靠近或远离装料管,装料时,先调节漏斗管的位置,使漏斗管的管部插入软膜管并尽量靠近软膜套的底部,将粉料通过漏斗管送入软膜套,装料期间控制漏斗管逐步上升至软膜管逐步装满;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油缸或气缸驱动漏斗管的漏斗部相对于装料管轴向靠近或远离,具体可设置支架,通过支架将真空管固定,油缸或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支架上,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与漏斗管的漏斗部连接并带动漏斗管相对于装料管轴向靠近或远离,采用油缸驱动时,将液压系统与油缸的缸体连接即可。进一步优化的,还包括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真空管下端的下电磁振动器和或设置于漏斗管上端漏斗部的上电磁振动器和或设置于真空管侧部的气动振动器;装料时通过上电磁振动器和气动振动器带动装料管振动,通过下电磁振动器使漏斗管振动,从而使漏斗部内的粉料不断的通过管部落入软膜套内,从而避免粉料堆积于漏斗部无法下落,保证粉料装入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更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内还设置振动套,所述振动套活动套接于装料管外部,振动机构带动装料管振动时,振动套随之振动,同时撞击装料管,从而加速钨粉的振实速度并保证钨粉之间的空气均匀排放,进而保证不同粒度的钨粉均匀的填装在软膜套里。优化的,本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还包括减振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减振机构为设置于支柱外部的弹簧,通过弹簧将底板与支撑板进行弹性支撑并传递上下的振动力,保证振动力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与支柱适配的矩形弹簧;所述减振机构还可以是设置于底板与支柱之间的弹性垫,通过弹性垫产生稳定可靠的上下振动力,利于振动力均匀的传递在振动管上,能使钨粉均匀的振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2)、本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气动震动器开启时敲击真空管外壁带来的振动会通过装料管与下部法兰盘内壁的碰撞做左右往返运动,同时放入真空管内的振动套也会撞击装料管,相当于人工左右敲击漏斗管加速了钨粉的振实速度和钨粉之间的空气均匀排放,从而保证不同粒度钨粉填装在软膜套里密度的均匀性,减少了由于人工敲击填装作业时钨粉外溢抛洒严重的钨粉浪费,减少生产现场粉尘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装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装料机构、支撑机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剖示图;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减振机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减振机构示意图;其中,1为支架,2为真空管,21为上管,22为下管,3为装料管,4为漏斗管,5a为上电磁振动器,5b为下电磁振动器,6为气动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机构、抽真空机构;所述装料机构包括装料管、套接于装料管内的软膜套以及套接于装料管外部的真空管,其中,软膜套与真空管之间形成真空腔,装料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孔或缝隙;抽真空机构与真空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机构、抽真空机构;所述装料机构包括装料管、套接于装料管内的软膜套以及套接于装料管外部的真空管,其中,软膜套与真空管之间形成真空腔,装料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孔或缝隙;抽真空机构与真空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的上端通过上法兰机构与装料管的上端连接,上管和下管之间通过下法兰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机构包括下法兰盘、内法兰盘、上法兰盘,其中,上法兰盘套接于上管的下端,下法兰盘套接于下管的上端并与上法兰盘通过螺钉连接,内法兰盘位于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之间并套接于装料管外,其中,上法兰盘下端开口处的内壁径向向内凹陷至与装料管适配并与内法兰盘通过螺钉连接,下法兰盘上端开口处的内壁径向向内凹陷至与内法兰盘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盘上端设置环形凹陷,上法兰盘下端设置与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史卫,刘瀚冬,范光亮,陈黎江,隋明侠,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