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包括校正平台,校正平台底部固定有支撑柱,在校正平台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有前卡板和后卡板,在前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右的前校正卡槽,在后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与前校正卡槽一一对应的开口朝右的后校正卡槽,在前卡板和后卡板之间的校正平台右边固定有液压顶升缸,液压顶升缸通过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校正钳体,本实用新形结构紧凑,实用方便,彻底解决了人工作业校正钢钎,耗时耗力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人员作业的安全风险,在使用自动校正钢钎平台后,每校正一个钢钎只需要3分钟的时间,明显提升了校正钢钎作业的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牢固实用,适用范围广。
Automatic steel drill calib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钢钎校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钎校正
,具体为自动钢钎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石行业智能机器人出炉工具:钢钎,在出炉作业过程中出现弯曲,在从工具架上面拆卸下来后,需要进行校正后才能重新使用,但现在校正钢钎的方法是使用气割工具将钢钎弯曲位置烤红后,使用套杆及铁锤人工进行校正,极大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在作业时也存在砸伤、烫伤、物体打击等安全风险,而且人工校正钢钎时间也比较长,平均每校正一根钢钎用时20分钟,所以人工校正钢钎作业既不安全,同时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钢钎校正存在的使用局限性、人工作业校正钢钎效率低及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包括校正平台,校正平台底部固定有支撑柱,在校正平台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有前卡板和后卡板,在前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右的前校正卡槽,在后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与前校正卡槽一一对应的开口朝右的后校正卡槽,在前卡板和后卡板之间的校正平台右边固定有液压顶升缸,液压顶升缸通过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校正钳体。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校正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在右固定板中间设有凹槽,液压顶升缸位于右固定板的凹槽中,在液压顶升缸前侧和后侧的右固定板上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上的右固定卡槽,在左固定板上间隔开设有与右固定卡槽一一对应的开口朝上的左固定卡槽,前卡板和后卡板的右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挡板,固定挡板的宽度大于右固定卡槽的宽度,前卡板的固定挡板和后卡板的固定挡板均位于对应的右固定卡槽的右侧,前卡板和后卡板的左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左固定卡槽中。上述液压顶升缸通过油管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泵。上述每个前校正卡槽和后校正卡槽内均设置有橡胶垫。上述每个前校正卡槽和后校正卡槽的开口为U形、高度≤60mm。上述校正钳体的外侧呈开口朝左的U形。本实用新形结构紧凑,实用方便,彻底解决了人工作业校正钢钎,耗时耗力的问题,同时降低了人员作业的安全风险,也提升了校正钢钎作业的工作效率,在使用自动校正钢钎平台后,每校正一个钢钎只需要3分钟的时间,明显提升了校正钢钎作业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校正钳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为校正平台;2为后校正卡槽;3为前校正卡槽;4为液压顶升缸;5为校正钳体;6为橡胶垫;7为后卡板;8为前卡板;9为左固定板;10为右固定板;11为支撑柱;12为液压泵;13为左固定卡槽;14为右固定卡槽;15为固定挡板;16为活塞杆;17为油箱;18为油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所示,该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包括校正平台1,校正平台1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1,在校正平台1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有前卡板8和后卡板7,在前卡板8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右的前校正卡槽3,在后卡板7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与前校正卡槽3一一对应的开口朝右的后校正卡槽2,在前卡板8和后卡板7之间的校正平台1右部固定安装有液压顶升缸4,液压顶升缸4的活塞杆16固定安装有校正钳体5。在进行钢钎校正作业时,将需要校正的钢钎放到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里,通过液压顶升缸4推动活塞杆16连接的校正钳体5,利用液压顶升缸4产生的作用力使校正钳体5推向钢钎弯曲处进行校正,离校正钳体5近的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适合校正弯曲度较小的钢钎,离校正钳体5远的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适合校正弯曲度较大的钢钎,根据需求可增加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自动钢钎校正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校正平台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固定板9和右固定板10,在右固定板10中间设有凹槽,液压顶升缸4位于右固定板10的凹槽中,在液压顶升缸4前侧和后侧的右固定板10上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上的右固定卡槽14,在左固定板9上间隔开设有与右固定卡槽14一一对应的开口朝上的左固定卡槽13,前卡板8和后卡板7的右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挡板15,固定挡板15的宽度大于右固定卡槽14的宽度,前卡板8的固定挡板15和后卡板7的固定挡板15均位于对应的右固定卡槽14的右侧,前卡板8和后卡板7的左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左固定卡槽13中。对应的左固定卡槽13和右固定卡槽14为一组固定卡槽,可以适用于多种长度的钢钎校正,前卡板8和后卡板7固定在离液压顶升缸4近的一组固定卡槽中可以校正长度较短或两端有弯曲的钢钎,前卡板8和后卡板7固定在离液压顶升缸4远的一组固定卡槽中可以校正长度较长或中部弯曲的钢钎,根据需求可以增加固定卡槽的组数;固定挡板15在校正钢钎时防止前卡板8和后卡板7向左移动,具有稳固性的作用。如附图2所示,液压顶升缸4通过油管18固定连接有油箱17,油箱17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泵12。启动液压泵12对油箱17进行加压,打压至8mpa,液压顶升缸4开始工作使活塞杆16进行往复运动。如附图1所示,每个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内设置有橡胶垫6,可以减少由于校正钢钎时钢钎对校正卡槽的磨损,以延长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的使用时间。如附图1、2、3所示,校正钳体5的外侧呈U形,可以更好贴合校正钢钎。如附图1所示,每个前校正卡槽3和后校正卡槽2的开口为U形、高度≤60mm,可以更好贴合固定钢钎及适用于这个范围的各种直径的钢钎。根据需要,左固定板9、右固定板10、前卡板8及后卡板7为钢板。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平台,校正平台底部固定有支撑柱,在校正平台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有前卡板和后卡板,在前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右的前校正卡槽,在后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与前校正卡槽一一对应的开口朝右的后校正卡槽,在前卡板和后卡板之间的校正平台右边固定有液压顶升缸,液压顶升缸通过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校正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平台,校正平台底部固定有支撑柱,在校正平台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有前卡板和后卡板,在前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右的前校正卡槽,在后卡板上自左至右间隔一体设有与前校正卡槽一一对应的开口朝右的后校正卡槽,在前卡板和后卡板之间的校正平台右边固定有液压顶升缸,液压顶升缸通过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校正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校正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在右固定板中间设有凹槽,液压顶升缸位于右固定板的凹槽中,在液压顶升缸前侧和后侧的右固定板上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朝上的右固定卡槽,在左固定板上间隔开设有与右固定卡槽一一对应的开口朝上的左固定卡槽,前卡板和后卡板的右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挡板,固定挡板的宽度大于右固定卡槽的宽度,前卡板的固定挡板和后卡板的固定挡板均位于对应的右固定卡槽的右侧,前卡板和后卡板的左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左固定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钢钎校正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飞飞,江军,王志国,唐聪,蒋银龙,周阳,吕建军,陈军鹏,邵帅帅,滕晓贝,陈峥峥,巩锋海,吴琦,赵浪滔,张伟朝,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