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包括底座、滑轨、滑动球、刻度尺、滑台、标尺,所述底座的两侧有连接机构,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所述滑轨,在所述滑轨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滑动球,所述滑动球可在所述滑轨中进行滑动,所述滑动球沿运动方向两个侧面有磁铁,可以任意两个滑动球串联在一起,所述轨道的前方有所述刻度尺,辅助判定所述滑动球移动距离,所述底座前方有所述滑台,所述滑台上有所述标尺进行滑动,用来进行题目中特殊位置的示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广泛,灵活方便,将枯燥的文字和数字转化为了动态的演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求解路程问题的思维方式。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raining pupils' mathematical thin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
技术介绍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小学时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开始,但是由于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而有的学生却很慢,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合适的数学思维,尤其是一些应用题目,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部分学生并没有这种题目所述的生活上的概念,所以对题目理解起来相对较为困难,无法顺利完成题目。在这些应用类题型中,有一类题型是路程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或者多个的人或者交通工具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路程变化,此类题目与生活紧密相关,但是会涉及到移动的动态过程,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这个动态的过程,而教师们现在经常采用的在黑板上画图的方法也并不容易展示出这个移动的过程,为了便于教师授课,方便学生们理解在路程问题中的动态过程,养成一个良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解题思维,本技术提出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方便教师对路程类应用题进行授课和学生们对此类题目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解决此类题目的思维方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包括底座、滑轨、滑动球、刻度尺、滑台、标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有连接机构,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所述滑轨,在所述滑轨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滑动球,所述滑动球可在所述滑轨中进行滑动,所述滑动球沿运动方向两个侧面有磁铁,可以任意两个滑动球串联在一起,所述滑轨的前方有所述刻度尺,辅助判定所述滑动球移动距离,所述底座前方有所述滑台,所述滑台上有所述标尺进行滑动,用来进行题目中特殊位置的示意。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连接机构为所述底座一侧的燕尾槽和所述底座另一侧的燕尾凸块。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数量大于等于2。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截面为C形。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球之间为滚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球为金属材质,所述底座具有磁性。进一步的,所示滑台截面为T形,所述标尺下方的截面为C形。进一步的,所述滑台侧面具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标尺侧面有基准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手动移动滑轨下方的滑动球,可进行简单动态的演示人或交通工具的运动过程,引导学生们去理解思考题目;滑动球为金属材质,底座具有磁性,可以使得滑动球在运动过程中更为稳定,减少移动过程中的晃动;滑轨中滑动球的数量可以进行随意变化,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数量,同时多个滑动球可通过自带的磁铁吸引在一起,同时移动,可以用来演示具有一定长度的交通工具的移动过程,例如对于一些火车通过桥梁和隧道的题目就需要考虑到长度对题目的影响;本技术中的滑动滑轨具有多根,可以实现多个滑动球的同时运动,用来演示同向或者相向运动;本技术具有刻度尺,可以辅助判断滑动球滑动的距离,提升了演示的准确性;本技术具有标尺,标尺的数量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标尺可以作为一个通过点,两个标尺之间的距离可以象征性的作为需要的隧道或者桥梁的范围,在滑台上也具有刻度,方便进行标尺的位置和距离判断,提升了演示的精确性。本技术可根据小学路程类的应用题目做出各种不同的动态演示过程,使用广泛,灵活方便,将枯燥的文字和数字转化为了动态的演示,提升了趣味性和可理解性,便于学生对题目的认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求解此类问题的思维方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动球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滑台和标尺示意图。其中:1底座、2滑轨、3滑动球、4刻度尺、5滑台、6标尺、101燕尾槽、102燕尾凸块、103支架、301细杆、302滚轮、303磁铁、501刻度、601基准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正面”、“背面”、“竖直”、“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包括底座1、滑轨2、滑动球3、刻度尺4、滑台5、标尺6,底座1为一长方形平板,在底座1的两侧有连接机构,即在底座1的左右两个侧面一侧有两个燕尾槽101,另一侧有两个与燕尾槽101对应的燕尾凸块102,燕尾凸块102可以插在燕尾凸块101中,从而可以实现任意两个底座1进行连接扩展使用长度,在底座1的上方连有两个倒L形支架103,两个支架103上连接有三根互相平行的的滑轨2,滑轨2是截面为C形的长条状,滑轨2的开口向下,在滑轨2的下方连接有滑动球3,滑动球3为一球体,材质为铁,此外在底座1上具有磁性,使得滑动球3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定,在滑动球3的上方有一根细杆301,细杆301为一平面薄杆,细杆301的平面平行于滑轨2的两侧,从而方便较为准确的判断位置,在细杆301上方的两侧各有一个滚轮302,滚轮302在滑轨2,可使得滑动球3进行滑动,滑动球3沿运动方向两个侧面有磁铁303,可使得任意两个滑动球3串联在一起同时进行移动,滑轨2的前方有刻度尺,结合细杆301用来辅助判定滑动球3移动距离,底座3前方有滑台5,滑台5的长度与底座相同,滑台5的截面为T形,在滑台5上有标尺6进行滑动,标尺6为长条板状,其平面平行于滑轨2的两侧,通过移动滑轨2可以用来进行题目中一些特殊位置的示意,在滑台5的侧面具有刻度501,在标尺6侧面有一根基准线601,刻度501与基准线601结合可以辅助判断标尺6的移动位置和移动距离。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题目选择合适数量的滑动球3分别放在各个合适的滑轨2中,再根据题目判断是否需要标尺6并选择合适的数量放在滑台5上,通过移动标尺6将标尺6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在移动各个滑动球3或者串联起来的滑动球3,对题目中所示的移动过程进行演示。以下方题目为例:例: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人几小时后相遇?在使用时,选择两个标尺6放在滑台上分别作为甲乙各自的起点,两个标尺6之间的距离为30个单位长度,代表着二者相距距离,选择两个滑动球3作为甲乙,分别放在两个滑轨2上,并移动至各自起点位置,以一小时作为单位时间,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按照题目要求同时移动两个滑动球,并不断进行移动,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轨、滑动球、刻度尺、滑台、标尺,所述底座的两侧有连接机构,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所述滑轨,在所述滑轨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滑动球,所述滑动球沿运动方向两个侧面有磁铁,所述滑轨的前方有所述刻度尺,所述底座前方有所述滑台,所述滑台上有所述标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轨、滑动球、刻度尺、滑台、标尺,所述底座的两侧有连接机构,在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所述滑轨,在所述滑轨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滑动球,所述滑动球沿运动方向两个侧面有磁铁,所述滑轨的前方有所述刻度尺,所述底座前方有所述滑台,所述滑台上有所述标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连接机构为所述底座一侧的燕尾槽和所述底座另一侧的燕尾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数量大于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用数学模型,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