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23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MCU、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取力信号报警电路、压电蜂鸣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和取力信号报警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还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减少报警器的数量,降低设计难度,应用范围从一路报警到多路报警均可,使用可靠性高,扩展能力强。

Multi function beep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蜂鸣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器,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蜂鸣报警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功能越来越复杂,车载电子设备使用时或者出现故障时一般需要提醒驾乘人员注意,传统蜂鸣器(报警器)均是针对单一功能设立,如气压报警,水温水位报警,车灯报警,举升报警,车门未关报警,未系安全带报警等,一车重复配置多个报警器,增加了成本,并且带来设计、制造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减少报警器的数量,降低设计难度,应用范围从一路报警到多路报警均可,使用可靠性高,扩展能力强的多功能蜂鸣报警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上述的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MCU、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取力信号报警电路、压电蜂鸣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和取力信号报警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还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单片机MCU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MC9S08QD4;所述芯片U1通过管脚VDD连接电源VCC,通过管脚VSS接地,通过管脚PTA0连接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通过管脚PTA1连接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通过管脚PTA2连接所述举升信号报警电路,通过管脚PTA3连接所述取力信号报警电路,通过管脚PTA4连接管脚DTA4,通过管脚PTA5连接所述备用报警电路。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3、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电容C7、开关S3和差速端子J8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1,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3并通过所述开关S3连接+24V电源;所述差速端子J8连接于所述电阻R7与开关S3之间。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举升信号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4、电阻R8、电阻R9、电阻R14、电容C8、开关S1、电容C8和举升端子J2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2,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8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8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电阻R1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并通过所述开关S1连接+24V电源;所述举升端子J2连接于所述电阻R9与开关S1之间。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取力信号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电阻R11、电容C5、开关S2和取力端子J3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3,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2并通过所述开关S2连接+24V电源;所述取力端子J3连接于所述电阻R3与开关S2之间。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由三极管Q5、电感L、电阻R15、电阻R10、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蜂鸣器BLZZER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5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电阻R15一端连接24V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并通过所述电感L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0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端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0;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蜂鸣器BLZZER采用压电蜂鸣片或压电陶瓷蜂鸣器,其一端连接24V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端接地,阴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线路板上还集成有备用报警电路;所述备用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2、电阻R4、电阻R5、电阻R12、电容C6、开关S4和备用端子J10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5,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6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1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4并通过所述开关S4连接+24V电源;所述备用端子J10连接于所述电阻R5与开关S4之间。所述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中:所述电源电路由芯片U2、电感L1、电阻R1、二极管D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ZD1、电容C1和C3、极性电容C2、电源端子J1和接地端子J12连接组成;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78L05;所述电源端子J1连接+24V电源,所述接地端子J12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端连接+24V电源,阴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并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至所述芯片U2的管脚Vin;所述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管脚Vin,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1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5V电源管脚,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极性电容C2的正极端连接电源VCC,负极端接地;所述电容C3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ZD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减少报警器的数量,降低设计难度,应用范围从一路报警到多路报警均可,也可以实现语音报警,扩展能力强。同时。本专利技术将多种报警器集中在一个产品内,有效减少车上电器部件数量,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压电蜂鸣器电路采用压电蜂鸣片发声,可靠性高,重量轻,耐气候环境变化能力强;单片机MCU可以多路信号输入,输入信号互不干涉,输出(报警声)可以设置成多种鸣叫方式,将多路报警信号电压顺序接入报警器后,通过单片机MCU判断信号是否有效,当判断某一路信号有效时,输出相应的蜂鸣信号,驱动发声电路,报警器发出不同的警示音,灵活且容易区分报警原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蜂鸣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蜂鸣报警器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蜂鸣报警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多功能蜂鸣报警器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多功能蜂鸣报警器的线路板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多功能蜂鸣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MCU、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取力信号报警电路、压电蜂鸣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和取力信号报警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还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MCU、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取力信号报警电路、压电蜂鸣器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举升信号报警电路和取力信号报警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MCU还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MCU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MC9S08QD4;所述芯片U1通过管脚VDD连接电源VCC,通过管脚VSS接地,通过管脚PTA0连接所述压电蜂鸣器电路,通过管脚PTA1连接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通过管脚PTA2连接所述举升信号报警电路,通过管脚PTA3连接所述取力信号报警电路,通过管脚PTA4连接管脚DTA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信号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3、电阻R6、电阻R7、电阻R13、电容C7、开关S3和差速端子J8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1,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7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3并通过所述开关S3连接+24V电源;所述差速端子J8连接于所述电阻R7与开关S3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信号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4、电阻R8、电阻R9、电阻R14、电容C8、开关S1、电容C8和举升端子J2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4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2,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8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8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电阻R14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S1并通过所述开关S1连接+24V电源;所述举升端子J2连接于所述电阻R9与开关S1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信号报警电路由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3、电阻R11、电容C5、开关S2和取力端子J3连接组成;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芯片U1的管脚PTA3,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2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开友邬希袁博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天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