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淋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17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淋传递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安装前门组件,所述箱体内部顶端固定出气板以及集风板且集风板设在出气板右侧,所述出气板下端与箱体内部底端之间固定第一过滤网,所述出气板与箱体内部左壁之间固定分隔板,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固定风机且风机设在第一过滤网左侧,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由分隔板下端延伸至分隔板上端,所述出气板与集风板之间固定隔板,所述隔板上方通过活动杆活动安装活动板,所述活动杆下端固定底板,所述底板下端安装圆轮且底板设在隔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对物品进行上下移动,提高了除尘效果。

A kind of wind drenched transfer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淋传递窗
本技术是一种风淋传递窗,属于洁净实验室配件

技术介绍
在某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光电、电子、医药、半导体等,通常需要使用无尘工作室,无尘室采用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进行净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135322U的一种多层风淋传递窗中通过隔板将传递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腔体,便于对多个物品进行传送,但是文件中的进风板上的清洁喷嘴的位置固定,在对物品进行风淋时,容易存在风淋死角,导致物品上的某个位置上得不到充分吹拂,从而不能有效的进行除尘,除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淋传递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进风板上的清洁喷嘴的位置固定,在对物品进行风淋时,容易存在风淋死角,导致物品上的某个位置上得不到充分吹拂,从而不能有效的进行除尘,除尘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对物品进行上下移动,提高了除尘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风淋传递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安装前门组件,所述箱体内部顶端固定出气板以及集风板且集风板设在出气板右侧,所述出气板下端与箱体内部底端之间固定第一过滤网,所述出气板与箱体内部左壁之间固定分隔板,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固定风机且风机设在第一过滤网左侧,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由分隔板下端延伸至分隔板上端,所述出气板与集风板之间固定隔板,所述隔板上方通过活动杆活动安装活动板,所述活动杆下端固定底板,所述底板下端安装圆轮且底板设在隔板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上端以及箱体内部顶端左部位置均安装第一U形板,两个所述第一U形板之间安装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U形板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与第一U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设在风机的出风管右侧。进一步地,所述出气板下端开设凹槽,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固定第二U形板,所述第一过滤网设在出气板与箱体第二U形板之间且第一过滤网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到凹槽与第二U形板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螺栓分别与出气板以及第二U形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以及活动板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活动板上端均通过粘胶固定防滑橡胶垫,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由上至下等距固定在出气板与集风板之间,所述活动杆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隔板上左右对称开设两个导向孔,两个所述活动杆底部均与集风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由下至上分别贯穿至少两个隔板上的导向孔且两个活动杆之间固定至少两个活动板。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上端与箱体内部顶端之间固定弹簧。进一步地,最底部所述底板下端固定电机,所述电机前端的输出轴与圆轮偏心安装。进一步地,所述集风板下端与箱体内部底端接触位置开设通风口。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前端开设第一L形槽,第一L形槽和集风板左端与箱体内部左壁以及箱体内部底端以及顶端构成的左部腔体相通,所述前门组件包括L形固定门、前舱门以及通气网孔板,所述L形固定门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前端,所述L形固定门后端安装第二过滤网、出气板以及第一过滤网,所述L形固定门前端与圆轮对应位置镶嵌通气网孔板,所述L形固定门上端右部位置转动安装至少两个前舱门,所述前舱门的数量与隔板的数量相同,所述前舱门右端与箱体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前舱门左端通过扁嘴搭扣与L形固定门固定连接,所述前舱门以及L形固定门与箱体前端接触位置均设有密封垫圈。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后端开设第二L形槽,所述箱体后端与前舱门对应位置转动安装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前舱门规格相同,所述后盖板安装在第二L形槽后端。进一步地,所述出气板上均匀开设至少两个出气孔,所述集风板上均匀开设至少两个出风通孔,所述出气板右端以及集风板左端均固定至少两个紫外线杀菌灯,至少两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与出气孔以及出风通孔间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风淋传递窗,1、本技术通过出气板、集风板以及至少两个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腔体,便于将多个物品实现传输,提高了传输效率,通过圆轮的偏心转动带动底板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板以及放置在活动板上端的物品上下移动,便于流动的气流对物品表面不同的位置进行灰尘吹拂,提高了风淋除尘效果。2、通过增加紫外线杀菌灯实现杀菌功能,提高了物品的净化效果,减少了输送物品时给洁净实验室内部带去的灰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风淋传递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风淋传递窗中箱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风淋传递窗中箱体的平面图。图中:1-前门组件、2-箱体、11-前舱门、12-L形固定门、13-通气网孔板、21-活动杆、22-活动板、23-隔板、24-圆轮、25-出气板、26-风机、27-分隔板、28-第二过滤网、29-紫外线杀菌灯、30-底板、31-集风板、251-第一过滤网、252-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淋传递窗,包括箱体2,箱体2前端安装前门组件1,箱体2内部顶端固定出气板25以及集风板31且集风板31设在出气板25右侧,出气板25下端与箱体2内部底端之间固定第一过滤网251,出气板25与箱体2内部左壁之间固定分隔板27,箱体2内部底端固定风机26且风机26设在第一过滤网251左侧,风机26的出风管由分隔板27下端延伸至分隔板27上端,出气板25与集风板31之间固定隔板23,隔板23上方通过活动杆21活动安装活动板22,活动杆21下端固定底板30,底板30下端安装圆轮24且底板30设在隔板23下方。具体地,圆轮24进行偏心运动,从而带动底板30以及活动杆2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22以及放置在活动板22上端的物品进行上下移动,便于从左向右流动的气流对物品进行充分的吹拂,减少了风淋死角,提高了清洁效果。分隔板27上端以及箱体2内部顶端左部位置均安装第一U形板,两个第一U形板之间安装第二过滤网28且第二过滤网28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U形板内部,第二过滤网28与第一U形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过滤网28设在风机26的出风管右侧,具体地,第一U形板便于将第二过滤网28固定在箱体2内部,第二过滤网28与第一U形板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将第二过滤网28进行拆卸以及安装,便于对第二过滤网28进行更换。出气板25下端开设凹槽,箱体2内部底端固定第二U形板,第一过滤网251设在出气板25与箱体2第二U形板之间且第一过滤网251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到凹槽与第二U形板内部,第一过滤网251通过螺栓分别与出气板25以及第二U形板连接,具体地,第二U形板便于将第一过滤网251固定在箱体2内部,第一过滤网251与第二U形板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将第一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淋传递窗,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前端安装前门组件(1),所述箱体(2)内部顶端固定出气板(25)以及集风板(31)且集风板(31)设在出气板(25)右侧,所述出气板(25)下端与箱体(2)内部底端之间固定第一过滤网(251),所述出气板(25)与箱体(2)内部左壁之间固定分隔板(27),所述箱体(2)内部底端固定风机(26)且风机(26)设在第一过滤网(251)左侧,所述风机(26)的出风管由分隔板(27)下端延伸至分隔板(27)上端,所述出气板(25)与集风板(31)之间固定隔板(23),所述隔板(23)上方通过活动杆(21)活动安装活动板(22),所述活动杆(21)下端固定底板(30),所述底板(30)下端安装圆轮(24)且底板(30)设在隔板(23)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淋传递窗,包括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前端安装前门组件(1),所述箱体(2)内部顶端固定出气板(25)以及集风板(31)且集风板(31)设在出气板(25)右侧,所述出气板(25)下端与箱体(2)内部底端之间固定第一过滤网(251),所述出气板(25)与箱体(2)内部左壁之间固定分隔板(27),所述箱体(2)内部底端固定风机(26)且风机(26)设在第一过滤网(251)左侧,所述风机(26)的出风管由分隔板(27)下端延伸至分隔板(27)上端,所述出气板(25)与集风板(31)之间固定隔板(23),所述隔板(23)上方通过活动杆(21)活动安装活动板(22),所述活动杆(21)下端固定底板(30),所述底板(30)下端安装圆轮(24)且底板(30)设在隔板(23)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淋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7)上端以及箱体(2)内部顶端左部位置均安装第一U形板,两个所述第一U形板之间安装第二过滤网(28)且第二过滤网(28)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U形板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28)与第一U形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28)设在风机(26)的出风管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淋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板(25)下端开设凹槽,所述箱体(2)内部底端固定第二U形板,所述第一过滤网(251)设在出气板(25)与箱体(2)第二U形板之间且第一过滤网(251)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到凹槽与第二U形板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网(251)通过螺栓分别与出气板(25)以及第二U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淋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3)以及活动板(22)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活动板(22)上端均通过粘胶固定防滑橡胶垫,至少两个所述隔板(23)由上至下等距固定在出气板(25)与集风板(31)之间,所述活动杆(21)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隔板(23)上左右对称开设两个导向孔,两个所述活动杆(21)底部均与集风板(3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21)由下至上分别贯穿至少两个隔板(23)上的导向孔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生鑫邢智慧闫庆海闫维嘉张振方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瀚海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