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973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57
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涉及农业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支架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混合腔,混合腔的顶端设有盖体,盖体的底面连接有搅拌结构,盖体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结构,盖体的顶面通过电动推杆连接在支架的顶面下端,盖体上设有进药通道,进药通道的顶端设有顶盖,支架的底面四个边角处设有缓冲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通过驱动结构能够对混合腔内部的小麦种子和农药进行充分混合,提升小麦种子拌药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设置竖直刮板和倾斜刮板防止小麦种子粘附在混合腔内壁,设置缓冲柱,可以降低该装置使用时的震动,同时该装置混合后的小麦种子便于取出,也便于混合后对混合腔内壁进行清洗,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Wheat seed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相关
,具体涉及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
技术介绍
小麦种子在播种前常需要对待播种子拌上农药,防止播洒后的种子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影响产量,目前关于待播种子的拌药处理,通常是采用人工方式对种子拌药,在搅拌过程中混合农药的小麦种子容易粘在容器的内壁上,存在搅拌不均匀的情况,而且拌药程度全靠人工掌握,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内容,本技术提供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本技术结构新颖,通过驱动结构能够对混合腔内部的小麦种子和农药进行充分混合,提升小麦种子拌药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设置竖直刮板和倾斜刮板防止小麦种子粘附在混合腔内壁,设置缓冲柱,可以降低该装置使用时的震动,同时该装置混合后的小麦种子便于取出,也便于混合后对混合腔内壁进行清洗,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技术方案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混合腔,使所述混合腔可在所述支架内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混合腔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混合腔的顶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底面连接有搅拌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混合腔(2),使所述混合腔(2)可在所述支架(1)内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混合腔(2)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混合腔(2)的顶端设有盖体(3),所述盖体(3)的底面连接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上连接有横向叶片(5),所述横向叶片(5)的末端设有竖直刮板(6),所述搅拌杆(4)的底端连接有倾斜叶片(7),所述倾斜叶片(7)的末端设有倾斜刮板(8),所述盖体(3)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搅拌杆(4)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盖体(3)的顶面通过电动推杆(9)连接在所述支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混合腔(2),使所述混合腔(2)可在所述支架(1)内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混合腔(2)通过定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混合腔(2)的顶端设有盖体(3),所述盖体(3)的底面连接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上连接有横向叶片(5),所述横向叶片(5)的末端设有竖直刮板(6),所述搅拌杆(4)的底端连接有倾斜叶片(7),所述倾斜叶片(7)的末端设有倾斜刮板(8),所述盖体(3)内部设有驱动所述搅拌杆(4)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盖体(3)的顶面通过电动推杆(9)连接在所述支架(1)的顶面下端,所述电动推杆(9)带动所述搅拌结构伸入或者伸出所述混合腔(2),所述盖体(3)上设有进药通道(10),所述进药通道(10)的顶端设有顶盖(11),所述支架(1)的底面四个边角处设有缓冲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开设有所述支架(1)上的螺孔(13),连接在所述螺孔(13)内部的定位螺杆(14),以及所述混合腔(2)与所述定位螺杆(14)相配合的定位孔(15),所述定位螺杆(14)远离所述混合腔(2)的一端设有手拧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种子翻混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下端设有卡接部(18),所述混合腔(2)的顶部卡接在所述卡接部(18)内部,所述混合腔(2)的顶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凸条(19),所述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洋柴远波吉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嘉禾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