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69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底板架与床板架四个角分别与立柱相连,底板架上表面设置有集液瓶固定架及气泵固定架,集液瓶设置于集液瓶固定架内,气泵设置于气泵固定架内,任意一个立柱上端设置有托架,吐痰斗与托架活动相连,托架底部与软管A一端相连,软管A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相连,气泵与软管B一端,软管B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相连,安装有托架的立柱侧面还设置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与气泵相连,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吐痰斗可挂在托架上,可以随时取下,便于患者随时清理口腔,且无须其他人辅助,下痰过程方便,通过开关控制气泵,从而将软管A内的痰液抽入集液瓶中,无须用水冲,便于清洗,直接用清水冲洗即可。

A nursing bed with sputum clear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
,具体为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卧床生活习性和治疗需要,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的使用绝缘安全的床。目前卧床患者如果需要吐痰,需要另一个人配合,那么就势必需要一个人从头到尾陪护,没有人陪护的情况下,要不需要起身吐痰,这样可能对病灶处造成影响,要不就要喊护士,很不方便,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包括底板架、床板架、立柱、集液瓶固定架、气泵固定架、集液瓶、托架、吐痰斗、软管A、软管B、气泵及开关,所述底板架与床板架四个角分别与立柱相连,所述底板架上表面设置有集液瓶固定架及气泵固定架,所述集液瓶设置于集液瓶固定架内,所述气泵设置于气泵固定架内,任意一个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托架,所述吐痰斗与托架活动相连,所述托架底部与软管A一端相连,所述软管A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相连,所述气泵与软管B一端,所述软管B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相连,安装有托架的所述立柱侧面还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气泵相连。优选的,每个所述立柱底端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集液瓶包括瓶体、瓶塞、出水口及阀门,所述瓶体顶端设置有瓶塞,所述瓶体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托架包括连接扣及托臂,所述连接扣通过螺栓与立柱相连,所述连接扣还与托臂相连,所述托臂远离连接扣一端设置有缺口。优选的,所述吐痰斗包括上端壳体、下端壳体及螺纹接头,所述上端壳体的下端与下端壳体的上端相连,所述上端壳体的直径大于托臂的内径,所述下端壳体的直径小于托臂一侧所开缺口的宽度,所述下端壳体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软管A与螺纹接头相连。优选的,所述开关为一种轻触开关。优选的,所述气泵为一种小型电动气泵,所述气泵上还设置有电源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吐痰斗可挂在托架上,并且可以随时取下,便于患者随时清理口腔,且无须其他人辅助。(2)下痰过程方便,通过开关控制气泵,从而将软管A内的痰液抽入集液瓶中,无须用水冲。(3)便于清洗,直接用清水冲洗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集液瓶结构示意图。图3为托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吐痰斗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架1、床板架2、立柱3、集液瓶固定架4、气泵固定架5、集液瓶6、托架7、吐痰斗8、软管A9、软管B10、气泵11、开关12、万向轮13、瓶体61、瓶塞62、出水口63、阀门64、连接扣71、托臂72、上端壳体81、下端壳体82、螺纹接头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包括底板架1、床板架2、立柱3、集液瓶固定架4、气泵固定架5、集液瓶6、托架7、吐痰斗8、软管A9、软管B10、气泵11及开关12,底板架1与床板架2四个角分别与立柱3相连,每个立柱3底端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3,底板架1上表面设置有集液瓶固定架4及气泵固定架5,集液瓶6设置于集液瓶固定架4内,气泵11设置于气泵固定架5内,任意一个立柱3上端设置有托架7,吐痰斗8与托架7活动相连,托架7底部与软管A9一端相连,软管A9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6相连,气泵11与软管B10一端,软管B10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6相连,安装有托架7的立柱3侧面还设置有开关12,开关12通过导线与气泵11相连,开关12为一种轻触开关,气泵11为一种小型电动气泵,气泵11上还设置有电源线。如图2所示,集液瓶6包括瓶体61、瓶塞62、出水口63及阀门64,瓶体61顶端设置有瓶塞62,瓶体61底端一侧设置有出水口63,出水口63上设置有阀门64。如图3所示,托架7包括连接扣71及托臂72,连接扣71通过螺栓与立柱3相连,连接扣71还与托臂72相连,托臂72远离连接扣71一端设置有缺口。如图4所示,吐痰斗8包括上端壳体81、下端壳体82及螺纹接头83,上端壳体81的下端与下端壳体82的上端相连,上端壳体81的直径大于托臂72的内径,下端壳体82的直径小于托臂72一侧所开缺口的宽度,下端壳体82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接头83,软管A9与螺纹接头83相连。使用原理:将气泵11放置在底板架1上的气泵固定架5内,将集液瓶6放置在床板架2的集液瓶固定架4内,放的时候将集液瓶6的出水口63朝向护理床的外侧,将软管A9一端与吐痰斗8相连,另一端通过针头插穿集液瓶6的瓶塞62,将软管A9的另一端与吐痰斗8底部的螺纹接头83相连,将吐痰斗8放置在托架7上,将软管B10一端接在气泵11上,另一端通过针头插穿集液瓶6的瓶塞62,当患者需要吐痰时,直接拿起吐痰斗8,将痰吐在吐痰斗8内,痰液会流进软管A9内,然后按下安装在立柱3上的开关12,启动气泵11,将留在软管A9内的痰液抽入集液瓶6内,完成收集痰液的步骤,清理时,直接将清水从吐痰斗8内倒入,打开气泵11,将清水抽入集液瓶6内,将吐痰斗8和软管A9清理干净,随后打开集液瓶6的阀门64,排出废液即可,清理也是非常方便的。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架(1)、床板架(2)、立柱(3)、集液瓶固定架(4)、气泵固定架(5)、集液瓶(6)、托架(7)、吐痰斗(8)、软管A(9)、软管B(10)、气泵(11)及开关(12),所述底板架(1)与床板架(2)四个角分别与立柱(3)相连,所述底板架(1)上表面设置有集液瓶固定架(4)及气泵固定架(5),所述集液瓶(6)设置于集液瓶固定架(4)内,所述气泵(11)设置于气泵固定架(5)内,任意一个所述立柱(3)上端设置有托架(7),所述吐痰斗(8)与托架(7)活动相连,所述托架(7)底部与软管A(9)一端相连,所述软管A(9)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6)相连,所述气泵(11)与软管B(10)一端,所述软管B(10)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6)相连,安装有托架(7)的所述立柱(3)侧面还设置有开关(12),所述开关(12)通过导线与气泵(1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架(1)、床板架(2)、立柱(3)、集液瓶固定架(4)、气泵固定架(5)、集液瓶(6)、托架(7)、吐痰斗(8)、软管A(9)、软管B(10)、气泵(11)及开关(12),所述底板架(1)与床板架(2)四个角分别与立柱(3)相连,所述底板架(1)上表面设置有集液瓶固定架(4)及气泵固定架(5),所述集液瓶(6)设置于集液瓶固定架(4)内,所述气泵(11)设置于气泵固定架(5)内,任意一个所述立柱(3)上端设置有托架(7),所述吐痰斗(8)与托架(7)活动相连,所述托架(7)底部与软管A(9)一端相连,所述软管A(9)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6)相连,所述气泵(11)与软管B(10)一端,所述软管B(10)另一端通过针头与集液瓶(6)相连,安装有托架(7)的所述立柱(3)侧面还设置有开关(12),所述开关(12)通过导线与气泵(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3)底端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清痰机构的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瓶(6)包括瓶体(61)、瓶塞(62)、出水口(63)及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