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琴专利>正文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67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支撑腿、滑槽一、滑动板、空腔一、支撑杆、电动伸缩杆和固定板,所述床体两侧在靠近滑槽一的位置插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转动杆,所述床体上端部在靠近螺纹转动杆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一,所述螺纹转动杆一端延伸至矩形通孔一中且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一和移动板,所述床体上在靠近移动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床体上在位于固定块底部的两个支撑腿之间设有连接板二和支撑柱,所述固定块和支撑柱之间插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上端部设有移动杆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灵活性高、矫正效果好。

A correction and treatment device for scoli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脊柱治疗
,具体是指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异常弯曲是由多种原因造成整体或几块椎骨发生结构和位置的改变,进而使整个躯干发生畸形性改变的一种脊柱病变。脊柱侧弯会影响患者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使患者出现驼背、鸡胸、骨盆倾斜,肩不等高、背不等平、腿不等长,身体扭曲,身躯矮小等外形的变化,脊柱侧弯畸形会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内脏的功能,重症患者会危及生命,因此需要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在使用时,不仅灵活性低,不能根据不同的患者对矫正治疗装置进行调节,而且矫正效果不好,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灵活性高、矫正效果好的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床体上较长一对侧面上均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中设有与其垂直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开口向上的空腔一,所述空腔一中插接有支撑杆,所述空腔一和支撑杆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两个支撑杆上端部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床体两侧在靠近滑槽一的位置插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转动杆,所述床体上端部在靠近螺纹转动杆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一,所述螺纹转动杆一端延伸至矩形通孔一中且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上端部设有移动板,所述床体上在靠近移动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床体上在位于固定块底部的两个支撑腿之间设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柱,所述固定块和支撑柱之间插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上在与固定块和支撑柱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凸起,所述固定块和支撑柱中均设有配合凸起使用的滑槽二,所述拉伸装置上端部设有与其平行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在靠近移动板的一端设有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利用滑槽一可调节固定板在床体上的位置,利用电动伸缩杆可调节固定板和床体之间的高度,从而对不同身高和体型的患者进行固定,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利用螺纹转动杆可调节两个移动板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而且可以与患者没有侧弯的肩部接触,从而便于将另一个侧弯的肩部拉伸到与没有侧弯的肩部平行,矫正效果好,便于使用。作为改进,所述拉伸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块和支撑柱之间的空腔二,所述空腔二中在靠近支撑柱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在与支撑柱相对的一侧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另一端和空腔二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丝杆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端部设有连接杆,所述空腔二上端部设有矩形通孔二,所述连接杆上端部通过矩形通孔二延伸至外部且和移动杆连接,这样可以使把手来回移动,对患者进行拉伸矫正。作为改进,所述滑块底部设有滑动块,所述空腔二中设有配合滑动块使用的滑槽三,这样可以保证滑块直线运动,提高了稳定性。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板、移动板和把手上在与人体接触的位置均设有橡胶垫,这样可以防止压疼患者,矫正治疗时更加舒服,减少疼痛感。作为改进,所述支撑腿和连接板二底部均套接有减震垫,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震动,提高了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1、床体,2、支撑腿,3、空腔一,4、电动伸缩杆,5、连接板二,6、丝杆,7、滑动块,8、滑块,9、拉伸装置,10、支撑柱,11、电机,12、连接杆,13、移动杆,14、空腔二,15、凸起,16、把手,17、移动板,18、连接板一,19、螺纹转动杆,20、固定板,21、支撑杆,22、滑动板,23、滑槽一,24、轴承,25、固定块,26、矩形通孔一,27、矩形通孔二,28、滑槽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2,所述床体1上较长一对侧面上均设有滑槽一23,所述滑槽一23中设有与其垂直的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开口向上的空腔一3,所述空腔一3中插接有支撑杆21,所述空腔一3和支撑杆2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4连接,两个支撑杆21上端部之间通过固定板20连接,所述床体1两侧在靠近滑槽一23的位置插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转动杆19,所述床体1上端部在靠近螺纹转动杆19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一26,所述螺纹转动杆19一端延伸至矩形通孔一26中且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一18,所述连接板一18上端部设有移动板17,所述床体1上在靠近移动板17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5,所述床体1上在位于固定块25底部的两个支撑腿2之间设有连接板二5,所述连接板二5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柱10,所述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之间插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伸装置9,所述拉伸装置9上在与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凸起15,所述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中均设有配合凸起15使用的滑槽二28,所述拉伸装置9上端部设有与其平行的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上在靠近移动板17的一端设有把手16。所述拉伸装置9包括设置在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之间的空腔二14,所述空腔二14中在靠近支撑柱10的一侧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在与支撑柱10相对的一侧设有丝杆6,所述丝杆6另一端和空腔二14之间通过轴承24连接,所述丝杆6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块8,所述滑块8上端部设有连接杆12,所述空腔二14上端部设有矩形通孔二27,所述连接杆12上端部通过矩形通孔二27延伸至外部且和移动杆13连接。所述滑块8底部设有滑动块7,所述空腔二14中设有配合滑动块7使用的滑槽三。所述固定板20、移动板17和把手16上在与人体接触的位置均设有橡胶垫。所述支撑腿2和连接板二5底部均套接有减震垫。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结合附图1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和附图2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的俯视图可知,本技术的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使患者躺在床体1上,使移动板17与患者较高的一个肩部接触,然后手动转动螺纹转动杆19使其向靠近患者头部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板17与患者的头部接触。固定好患者的头部后,拉动固定板20向靠近患者腰部的位置移动,到达患者腰部后,启动电动伸缩杆4使其向下移动,直至固定板20与患者的腰部充分接触,这样就完成了对患者固定的工作,可对不同身高和体型的患者进行固定,提高了使用灵活性。然后向患者头部的方向转动患者的手臂,与此同时,拉动与此手臂相对应的拉伸装置9,使患者的手能够在需要矫正的角度握住把手16,然后启动相对应的电机11使其开始工作,电机11的正转和反转可使与丝杆6螺纹连接的滑块8来回移动,从而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拉伸矫正。移动板17可限制正在拉伸矫正的那侧肩部的位移,从而防止过度拉伸患者的手臂,提高了矫正治疗的效果,便于使用。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较长一对侧面上均设有滑槽一(23),所述滑槽一(23)中设有与其垂直的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开口向上的空腔一(3),所述空腔一(3)中插接有支撑杆(21),所述空腔一(3)和支撑杆(2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4)连接,两个支撑杆(21)上端部之间通过固定板(20)连接,所述床体(1)两侧在靠近滑槽一(23)的位置插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转动杆(19),所述床体(1)上端部在靠近螺纹转动杆(19)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一(26),所述螺纹转动杆(19)一端延伸至矩形通孔一(26)中且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一(18),所述连接板一(18)上端部设有移动板(17),所述床体(1)上在靠近移动板(17)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5),所述床体(1)上在位于固定块(25)底部的两个支撑腿(2)之间设有连接板二(5),所述连接板二(5)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柱(10),所述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之间插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伸装置(9),所述拉伸装置(9)上在与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凸起(15),所述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中均设有配合凸起(15)使用的滑槽二(28),所述拉伸装置(9)上端部设有与其平行的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上在靠近移动板(17)的一端设有把手(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较长一对侧面上均设有滑槽一(23),所述滑槽一(23)中设有与其垂直的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开口向上的空腔一(3),所述空腔一(3)中插接有支撑杆(21),所述空腔一(3)和支撑杆(21)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4)连接,两个支撑杆(21)上端部之间通过固定板(20)连接,所述床体(1)两侧在靠近滑槽一(23)的位置插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转动杆(19),所述床体(1)上端部在靠近螺纹转动杆(19)的位置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矩形通孔一(26),所述螺纹转动杆(19)一端延伸至矩形通孔一(26)中且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一(18),所述连接板一(18)上端部设有移动板(17),所述床体(1)上在靠近移动板(17)的一侧设有固定块(25),所述床体(1)上在位于固定块(25)底部的两个支撑腿(2)之间设有连接板二(5),所述连接板二(5)另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柱(10),所述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之间插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拉伸装置(9),所述拉伸装置(9)上在与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接触的位置均设有凸起(15),所述固定块(25)和支撑柱(10)中均设有配合凸起(15)使用的滑槽二(28),所述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琴郭振能何满秀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