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64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解决老年患者骨密度低下、骨皮质变薄,在创伤下极易造成粉碎性骨折,使用带螺纹的克氏针根本无把持力,不能把持骨折块而复位骨折断端的问题。尺板的一端或两端的下侧有固定钩,尺板的长度为200‑250mm,尺板的最宽部分为18‑22mm,尺板的中段对应骨折上克氏针部位为最宽部分之一,尺板的左、右段的宽度9‑11mm,尺板的宽、窄段之间有过渡圆弧,固定钩的平直部分与尺板(1)的夹角为90度并有过渡圆弧,其钩尖部位为渐变圆弧,或者固定钩为弧形固定钩,与尺板圆弧过渡连接、其钩尖部分为渐变圆弧,有平直部分的固定钩的竖向长度为35‑37mm,弧形固定钩上宽下窄,其竖向长度为21‑23mm。

Reduction hook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
本技术与肱骨近端骨折复位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目前肱骨近端骨折复位装置主要有如下:(1)通过使用带螺纹的克氏针固定骨折块,牵拉及移动骨折块进行复位。(2)部分骨折块应用钝的骨膜剥离子插入断端缝隙之间,做为杠杆撬剥复位。(3)部分骨折块使用复位钳复位骨折块。但这3种复位装置都是针对年龄较轻,骨质质量好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而不适用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老年患者骨密度低下、骨皮质变薄,在创伤下极易造成粉碎性骨折,使用带螺纹的克氏针根本无把持力,不能把持骨折块而复位骨折断端;使用骨膜剥离子及复位钳复位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更容易导致新的骨折或者加重骨折的严重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克氏针固定复位的骨折块时,不易再次增加粉碎性骨折,减少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破坏的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尺板1的一端或两端的下侧有固定钩,尺板的长度为200-250mm,尺板的最宽部分为18-22mm,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其特征在于,尺板(1)的一端或两端的下侧有固定钩,尺板的长度为200-250mm, 尺板的最宽部分为18-22mm,尺板的中段对应骨折上克氏针部位为最宽部分之一,尺板的左、右段的宽度9-11mm,尺板的宽、窄段之间有过渡圆弧,固定钩的平直部分与尺板(1)的夹角为90度并有过渡圆弧,其钩尖部位为渐变圆弧,或者固定钩为弧形固定钩,与尺板圆弧过渡连接、其钩尖部分为渐变圆弧,有平直部分的固定钩的竖向长度为35-37mm,弧形固定钩上宽下窄,其竖向长度为21-23mm。/n

【技术特征摘要】
1.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其特征在于,尺板(1)的一端或两端的下侧有固定钩,尺板的长度为200-250mm,尺板的最宽部分为18-22mm,尺板的中段对应骨折上克氏针部位为最宽部分之一,尺板的左、右段的宽度9-11mm,尺板的宽、窄段之间有过渡圆弧,固定钩的平直部分与尺板(1)的夹角为90度并有过渡圆弧,其钩尖部位为渐变圆弧,或者固定钩为弧形固定钩,与尺板圆弧过渡连接、其钩尖部分为渐变圆弧,有平直部分的固定钩的竖向长度为35-37mm,弧形固定钩上宽下窄,其竖向长度为21-2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骨近端骨折复位钩,其特征在于,尺板(1)的左端下侧有平直并列的第1、2固定钩(2)、(3),尺板的右端下侧有弧形固定钩(4),尺板的左端宽度为18-22mm,尺板中段的宽度为18-22mm,尺板的右段和尺板的左段的宽度9-1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承杰贾军锋李峰刘晶晶乐劲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