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44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包括阀体壳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出气孔及可供所述阀芯转动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分别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阀体壳体上进一步包括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旋转腔连通,润滑脂沿所述注油孔进入所述旋转腔,并覆盖在所述阀芯与所述旋转腔之间。上述易于转动阀芯的阀体,阀体上设有注油孔,可以从注油孔处注入润滑脂,防止阀芯在长时间时间后润滑脂干涸使阀芯卡死,该阀体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精度高,后期维护保养容易,使用寿命长,且能够适用于所有燃气具的旋塞阀。

A valve body structure easy to rotate the valve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用燃气灶具燃气控制
,尤其是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家家户户都使用的常见家用电器,传统的燃气灶一般都采用旋塞阀来控制灶具的开、闭和灶头的火力大小调节的,旋塞阀大体包括阀体、阀芯以及与阀芯连接的连杆,通过按压并旋转旋钮带动连杆,连杆同步带动阀芯转动即可连通阀体内的气体通道以及调节气体通道内的燃气量,由于在烹饪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火力需求的不同,需要经常旋转阀芯以调节火力,特别是灶具使用的环境恶劣,需要经常处于高温状态,导致阀芯表面的润滑脂干涸,再加阀芯加工与阀体同心度不够,很容易出现阀芯卡死现象,无法转动阀芯,阀体转动调节失灵而使灶具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使阀芯能够在阀体内轻松转动,防止阀芯卡死在阀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包括阀体壳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出气孔及供所述阀芯装设且转动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分别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阀体壳体上进一步包括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旋转腔连通,润滑脂沿所述注油孔进入所述旋转腔,并覆盖在所述阀芯与所述旋转腔之间。优选地,所述阀体壳体还包括螺钉,所述注油孔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螺钉匹配的的内螺纹,所述螺钉锁固于所述注油孔内壁上。优选地,所述旋转腔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与所述注油孔连通。优选地,所述润滑槽绕设于所述旋转腔内。<br>优选地,所述润滑槽的横截面成型可为弧形、“V”字形或者“匚”字形。优选地,所述旋转腔的横截面成型为梯形。优选地,所述旋转腔还包括有盛油凹槽,所述盛油凹槽位于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旋转腔连接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阀体壳体上设有注油孔,可以从注油孔处注入润滑脂,防止阀芯在长时间使用后润滑脂干涸使阀芯卡死,该阀体具有润滑槽,能够加强了阀芯转动时与阀体接触转动面的润滑,减轻转动力矩,使阀芯能够在阀体内轻松转动,防止阀芯卡死在阀体上,该阀体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精度高,后期维护保养容易,使用寿命长,且能够适用于所有燃气具的旋塞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阀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处的剖视图;图4为阀芯装配至阀体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包括阀体壳体1和阀芯2,阀体壳体1包括进气孔11、第一出气孔12、第二出气孔13和供阀芯2装设且转动的旋转腔14,旋转腔14分别与进气孔11、第一出气孔12和第二出气孔13连通,阀体壳体1上进一步包括有注油孔15和螺钉16,注油孔15与旋转腔14连通,润滑脂沿注油孔15进入旋转腔14,并覆盖在阀芯2与旋转腔14之间,可通过注油孔15向旋转腔14内注如润滑脂,防止在长时间使用旋塞阀14后润滑脂干涸使阀芯2无法转动卡死在阀体壳体1内,注油孔15的内表面设有与螺钉16匹配的的内螺纹,螺钉16锁固于注油孔15内,能够将注油孔15密封,防止润滑脂从注油孔15流出,同时防止砂砾等杂质进入注油孔15,避免砂砾进入旋转腔14内增强阀芯2和阀体壳体1的磨损。旋转腔14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槽141,润滑槽141位于注油孔15下方,润滑槽141与注油孔15连通,润滑槽141能够储存润滑脂,使阀芯在转动的时候将润滑脂带动至旋转腔14各个位置上,润滑槽141绕设于旋转腔14内,方便润滑脂沿旋转腔14的内壁流动,润滑槽141的横截面成型可为弧形、“V”字形或者“匚”字形,能够盛放更多的润滑脂。具体地,旋转腔14的横截面成型为梯形,阀芯2的外形与旋转腔14匹配,方便阀芯2装配在阀体壳体1上,同时方便润滑脂流动,避免润滑脂只在同一个位置移动,导致其他位置的阀芯2和阀体壳体1磨损严重。更具体地,旋转腔14还包括有盛油凹槽142,盛油凹槽142位于第二出气孔13与旋转腔14连接处,防止润滑脂过多将第二出气孔13与阀芯2之间堵塞。如图4所示,装配时,将阀芯2套装于旋转腔14中,再将连杆与阀芯2连接,进而完成装配,装配完成后将润滑脂注入注油孔15中并转动阀芯2,直到注油孔15注满油,再将螺钉16旋于注油孔15的内螺纹中,转动阀芯2,在转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脂从旋转腔14渗入到阀芯2的表面,能够润滑阀芯2与旋转腔14的内表面,这种装配方式避免在旋转腔14的内部上涂抹润滑脂,减少摩擦力。[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润滑槽141位于注油孔15的一侧,润滑槽141通过一通道与注油孔15连通,使润滑槽14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旋转腔14内不同位置,使此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阀体中,适用性强。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包括阀体壳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壳体(1)上设有进气孔(11)、出气孔及供所述阀芯(2)装设且转动的旋转腔(14),所述旋转腔(14)分别与所述进气孔(11)和所述出气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壳体(1)上进一步包括有注油孔(15),所述注油孔(15)与所述旋转腔(14)连通,润滑脂沿所述注油孔(15)进入所述旋转腔(14),并覆盖在所述阀芯(2)与所述旋转腔(1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包括阀体壳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壳体(1)上设有进气孔(11)、出气孔及供所述阀芯(2)装设且转动的旋转腔(14),所述旋转腔(14)分别与所述进气孔(11)和所述出气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壳体(1)上进一步包括有注油孔(15),所述注油孔(15)与所述旋转腔(14)连通,润滑脂沿所述注油孔(15)进入所述旋转腔(14),并覆盖在所述阀芯(2)与所述旋转腔(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壳体(1)还包括螺钉(16),所述注油孔(15)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螺钉(16)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钉(16)锁固于所述注油孔(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于阀芯转动的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长兵罗峰陈琦刘凯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