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尘张紧轮,包括支板和轮子,支板的端部设置有转轴,轮子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上,支板上设置有环形的挡边和位于挡边中心位置的安装台,挡边与安装台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扣槽,轮子的朝向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扣槽,轴承位于第二环形扣槽的环形圈内,挡边伸入第二环形扣槽内,轮子的一部分伸入第一环形扣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挡边外侧,第一环形扣槽内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位于轴承与第一环形扣槽的槽底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板和轮子上分别设置环形扣槽,并使两个环形扣槽相互扣合形成迷宫式防尘结构,同时在环形扣槽内设置密封件,进一步增强防尘效果,提高张紧轮轴承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dust-proof tension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张紧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用张紧轮
,特别涉及一种防尘张紧轮。
技术介绍
自动张紧轮主要用于发动机前端轮系,用于对发动机的皮带进行张紧。目前较为常见的张紧轮一般于其轮子的上部分设置防尘盖以对轮子起到防尘作用,而对于轮子下部分则一般未进行防尘处理,导致轮子内部轴承的下部分自带的防尘盖上堆积灰尘,从而影响张紧轮的正常使用寿命。申请号为201621476685.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张紧轮,包括轮子、张紧臂、配装于轮子中的轴承,张紧臂的一端设置与轴承内圈下端端面相贴配装的内安装环面,所述的张紧臂的一端还设置顶安装面与轮子内圈下端端面相贴配装的外安装凸环,其缺点在于,该张紧轮通过面面贴装匹配而起到防尘作用,但轮子在转动过程中贴合的部位容易磨损而产生空隙,影响防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尘张紧轮,提高张紧轮的防尘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尘张紧轮,包括支板和轮子,所述支板的端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轮子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上,所述支板上设置有环形的挡边和位于挡边中心位置的安装台,所述挡边与安装台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扣槽,所述轮子的朝向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扣槽,所述轴承位于第二环形扣槽的环形圈内,所述挡边伸入第二环形扣槽内,所述轮子的一部分伸入第一环形扣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挡边外侧,所述第一环形扣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轴承与第一环形扣槽的槽底之间。作为优选,所述轮子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室,所述安装台伸入安装室内,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室内,其内圈的一部分套装在安装台上,另一部分套装在转轴上。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室轴向贯穿轮子,所述安装室的远离支板的一端设置有防尘盖,所述转轴的端部位于安装室内。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设置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轴承的内圈被夹持在第一限位台阶与第二限位台阶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转轴螺接在内螺纹孔内。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室的内壁与安装台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密封件的间隙。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伸入环形卡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形扣槽内设置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挡边伸入防尘圈的U形槽内。作为优选,所述防尘圈的侧壁上设置有向挡边延伸的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沿轴向间隔分布,所述挡边上设置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二凸边与第一凸边轴向交错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支板和轮子上分别设置环形扣槽,并使两个环形扣槽相互扣合形成迷宫式防尘结构,同时在环形扣槽内设置密封件,进一步增强防尘效果,提高张紧轮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轮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装配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板,101-挡边,102-安装台,103-第一环形扣槽,104-第二限位台阶,105-第三限位台阶,106-内螺纹孔,107-第二凸边,2-轮子,201-安装室,202-第二环形扣槽,203-环形卡槽,3-转轴,301-第一限位台阶,4-防尘盖,5-轴承,6-密封件,7-防尘圈,701-第一凸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尘张紧轮,包括支板1和轮子2,支板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轮子2通过轴承5安装在转轴3上。支板1上设置有环形的挡边101和位于挡边101中心位置的安装台102,安装台102上设置有内螺纹孔106,转轴3螺接在内螺纹孔106内。轮子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5的安装室201,安装台102伸入安装室201内,轴承5的外圈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安装室201的内壁上,轴承5的内圈的一部分套装在安装台102上,另一部分套装在转轴3上。转轴3上设置第一限位台阶301,安装台10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104,轴承5的内圈被夹持在第一限位台阶301与第二限位台阶104之间。安装室201轴向贯穿轮子2,转轴3的一端穿过安装室201后连接在安装台102上,另一端位于安装室201内。安装室201的远离支板1的一端设置有防尘盖4,防尘盖4与轮子2为可拆卸安装。如图3和图4所示,挡边101与安装台10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扣槽103,轮子2的朝向支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扣槽202,安装室201和轴承5位于第二环形扣槽202的环形圈内。第一环形扣槽103与第二环形扣槽202相互扣合,挡边101伸入第二环形扣槽202内,轮子2的一部分(位于安装室201的内壁与第二环形扣槽202之间的部分)伸入第一环形扣槽103内,另一部分(位于轮子2外壁与第二环形扣槽202之间的部分)位于挡边101外侧。第一环形扣槽103内设置有密封件6,密封件6位于轴承5与第一环形扣槽103的槽底之间,密封件6为油封。安装室201的内壁与安装台102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密封件6的间隙。安装室20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203,密封件6的一部分伸入环形卡槽203内。安装台102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台阶105,第三限位台阶105与轴承5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部分密封件6的空间,密封件6的一部分卡入该空间内。其中第三限位台阶105与第二限位台阶104呈轴向相邻分布。实施例2: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环形扣槽202内设置有具有U形槽的防尘圈7,防尘圈7为柔性橡胶圈,防尘圈7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挡边101伸入防尘圈7的U形槽内。防尘圈7的侧壁上设置有向挡边101延伸的柔性第一凸边701,第一凸边701沿轴向间隔分布,挡边101上设置有第二凸边107,第二凸边107与第一凸边701轴向交错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张紧轮,包括支板(1)和轮子(2),所述支板(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轮子(2)通过轴承(5)安装在转轴(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上设置有环形的挡边(101)和位于挡边(101)中心位置的安装台(102),所述挡边(101)与安装台(10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扣槽(103),所述轮子(2)的朝向支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扣槽(202),所述轴承(5)位于第二环形扣槽(202)的环形圈内,所述挡边(101)伸入第二环形扣槽(202)内,所述轮子(2)的一部分伸入第一环形扣槽(103)内,另一部分位于挡边(101)外侧,所述第一环形扣槽(103)内设置有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位于轴承(5)与第一环形扣槽(103)的槽底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张紧轮,包括支板(1)和轮子(2),所述支板(1)的端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轮子(2)通过轴承(5)安装在转轴(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上设置有环形的挡边(101)和位于挡边(101)中心位置的安装台(102),所述挡边(101)与安装台(10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扣槽(103),所述轮子(2)的朝向支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扣槽(202),所述轴承(5)位于第二环形扣槽(202)的环形圈内,所述挡边(101)伸入第二环形扣槽(202)内,所述轮子(2)的一部分伸入第一环形扣槽(103)内,另一部分位于挡边(101)外侧,所述第一环形扣槽(103)内设置有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位于轴承(5)与第一环形扣槽(103)的槽底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2)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5)的安装室(201),所述安装台(102)伸入安装室(201)内,所述轴承(5)的外圈固定在安装室(201)内,其内圈的一部分套装在安装台(102)上,另一部分套装在转轴(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201)轴向贯穿轮子(2),所述安装室(201)的远离支板(1)的一端设置有防尘盖(4),所述转轴(3)的端部位于安装室(201)内。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德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