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音频输出方法,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设置在机身中的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发声单元;所述控制器与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相连,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音频信号;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叠加,在预设位置处形成虚拟声源。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发声单元无需设置在指定位置,降低了对发声单元设置位置的要求。并且在规划电子内部的空间时具有更多选择,有助于降低电子设备设计和组装的难度。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audio outpu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音频输出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音频输出方法。
技术介绍
发声单元用于输出音频,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发声单元是输出音频的声源,越靠近发声单元音量越大。并且,由于发声单元输出音频时具有指向性,因此为了满足使用场景需求,例如通话时应保障私密性,发声单元需要设置在机身中的指定位置。相关技术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由于需要将发声单元设置在指定位置,因此对于发声单元的安装条件具有较高要求,也对电子设备机身内部空间规划具有较多限制,增加了电子设备设计和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音频输出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中的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发声单元;所述控制器与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相连,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音频信号;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叠加,在预设位置形成虚拟声源。可选地,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显示屏,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贴设在所述显示屏的背面。可选地,至少两个发声单元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面内交错分布。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沿所述机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的中线,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在所述中线两侧分布。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关于所述中线对称分布。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还用于输出超声波,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外部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被外部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确定所述外部物体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沿长度方向分布的上部和下部;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均设置有所述发声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部的第一天线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下部的第二天线模组,所述第一天线模组和所述第二天线模组均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被所述外部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切换所述第一天线模组和所述第二天线模组。可选地,所述发声单元选自动铁单元或压电单元。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方法,所述方法利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获取预设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待输出的音频信息;基于所述预设位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待输出的音频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发声单元分别输出音频信息,以在所述预设位置形成虚拟声源。可选地,所述获取预设位置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当前音频播放模式获取对应的所述预设位置的位置信息。可选地,所述获取预设位置的位置信息,包括:接收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获取所述预设位置的位置信息。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借助至少两个发声单元在预设位置形成虚拟声源,因此即便发声单元不设置在指定位置处,也可实现所需要的声源效果。因此,能够在机身内任意合适的位置设置发声单元,减少了对发声单元设置位置的要求。进而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规划具有更多可能性,有助于降低电子设备设计和组装的难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音频输出方法流程图。附图中各标记意为:1、机身;11、上部;12、下部;2、控制器;3、发声单元;4、显示屏;5、接收单元;61、第一天线模组;62、第二天线模组;X、虚拟声源。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选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供的附图仅以手机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图1~图3是根据不同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设置在机身1中的控制器2和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其中,控制器2与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相连,用于控制每个发声单元3输出音频信号。并且,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输出的音频信号叠加,在预设位置处形成虚拟声源X。控制器2可基于待输出的音频信息和预设位置信息控制不同的发声单元3分别输出音频信号,以确保不同的发声单元3输出的音频信号在预设位置叠加形成虚拟声源X。叠加后音频信号在虚拟声源X处呈现出高指向性的特点,因此用户感受到音频信号是从虚拟声源X处输出的。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个发声单元3能够在任意位置形成虚拟声源X;反之,若虚拟声源X位置固定,发声单元3的设置位置也有多种选择,而不必拘泥于指定位置。其中,关于虚拟声源X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进行预设。示例地,在机身1的上半部形成虚拟声源,实现等效听筒输出音频的效果。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借助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在预设位置形成虚拟声源X,因此即便发声单元3不设置在指定位置处,也可实现所需要的声源效果。进而能够在机身1内任意合适的位置设置发声单元3,减少了对发声单元3设置位置的要求。并且,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规划具有更多可能性,有助于降低电子设备设计和组装的难度。进一步地,机身1包括显示屏4,以及包围显示屏4边缘的中框。可选地,发声单元3设置在中框上。或者,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贴设在显示屏4的背面。在发声单元3贴设在显示屏4上的情况下,发声单元3在输出音频信号时,可带动显示屏4同步振动以输出音频信号,因此无需在显示屏4上开设出声孔,有助于实现更大的屏占比。关于发声单元3的具体种类不做限定,例如发声单元3选自动铁单元或压电单元,例如压电陶瓷等。关于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的分布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至少两个发声单元3在平行于显示屏4的面内交错分布。交错分布的发声单元3在输出音频信号时,可以保障不同发声单元3输出音频叠加实现期望效果。特别的是,多个发声单元3不叠置,能够避免相邻发声单元3因干扰无法输出期望的音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中的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发声单元;/n所述控制器与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相连,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音频信号;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叠加,在预设位置形成虚拟声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中的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发声单元;
所述控制器与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相连,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音频信号;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叠加,在预设位置形成虚拟声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显示屏,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贴设在所述显示屏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发声单元在平行于所述显示屏的面内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沿所述机身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布的中线,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在所述中线两侧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关于所述中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至少两个所述发声单元还用于输出超声波,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被外部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被外部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确定所述外部物体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距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嘉甫,杜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