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振明专利>正文

新型防松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366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其包括一个螺杆,螺杆设计成防松段和锁紧段;防松段上设置有和锁紧段相反旋向的螺纹;防松段的外螺纹直径小于锁紧段的外螺纹直径;防松段上设置有防松螺母,锁紧段上设置有锁紧螺母,防松螺母和锁紧螺母结合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松凸牙和锁紧凸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计,若出现松脱现象,锁紧螺母向外侧旋出,其旋向为锁紧段螺纹旋向的反向,锁紧螺母会挤压防松螺母,当锁紧螺母反向退出时,其反向退出的旋向与防松螺母锁紧方向相同,在此种情况下,锁紧螺母松脱会直接带动防松螺母锁紧,防止锁紧螺母向外退出,通过此种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稳定的防松效果。

New type locking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防松螺栓
本技术涉及防松紧固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松螺栓。
技术介绍
周知,在机械领域,通过螺栓连接的一些机械设备在设备运行时存在松动的可能,为了防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螺栓松脱,多数情况下会使用防松螺母对易松脱部位进行锁紧,但是目前的防松螺母结构多样,鉴于成本考量,目前使用双层螺母的锁紧方式较为普遍,此种防松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械设备松脱的可能性,但是无法完全避免。综上,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上的改善,设计一款新型防松螺栓,其可通过对螺杆及螺母进行改善,使其具有稳定的防松脱的效果,并且此种防松螺栓不得在成本上较现有防松螺栓有较大的增幅,且能够大批量制作及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其包括一个螺杆,所述的螺杆设计成防松段和锁紧段;防松段设计在外侧,锁紧端设计在内侧;防松段上设置有和锁紧段相反旋向的螺纹;防松段的外螺纹直径小于锁紧段的外螺纹直径;防松段上设置有防松螺母,锁紧段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防松螺母和锁紧螺母结合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松凸牙和锁紧凸牙。所述的防松螺母和锁紧螺母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的锁紧凸牙以及防松凸牙皆为放射状设计。所述的锁紧凸牙和防松凸牙的牙高为0.5~2毫米。所述的防松螺母上,其朝向锁紧螺母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沉孔,所述的沉孔外径以锁紧段可顺畅插入且不晃动为标准。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采用两段式设计,并且设置在外侧的防松段直径小于锁紧段,同时两段的旋向设计为反向,通过此种设计,锁紧螺母将设备锁紧固定后通过防松螺母二次锁紧,若出现松脱现象,锁紧螺母向外侧旋出,其旋向为锁紧段螺纹旋向的反向,锁紧螺母会挤压防松螺母,因防松螺母的旋向和锁紧段相反,当锁紧螺母反向退出时,其反向退出的旋向与防松螺母锁紧方向相同,在此种情况下,锁紧螺母松脱会直接带动防松螺母锁紧,防止锁紧螺母向外退出,通过此种方式,本技术可实现稳定的防松,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在制作原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可限制成本上升,并且本技术防松效果明显、稳定,适合在机械领域大批量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Ⅰ;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Ⅱ;图3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杆,2、锁紧段,3、防松段,4、防松螺母,5、锁紧螺母,6、防松凸牙,7、锁紧凸牙,8、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进行细致的描述,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附图所示: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其包括一个螺杆1,所述的螺杆1设计成防松段3和锁紧段2;所述的防松段3设计在外侧,锁紧端2设计在内侧;防松段3上设置有和锁紧段2相反旋向的螺纹;防松段3的外螺纹直径小于锁紧段2的外螺纹直径,以防松段3设置成锁紧段2直径的2/3为最佳;所述的防松段3上设置有防松螺母4,锁紧段2上设置有锁紧螺母5,所述的防松螺母4和锁紧螺母5结合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松凸牙6和锁紧凸牙7。本技术使用时,锁紧螺母5将设备锁紧固定后通过防松螺母4二次锁紧,如图1和图3所示,若出现松脱现象,锁紧螺母5向外侧旋出,其旋出时的旋向为锁紧段2螺纹旋向的反向,锁紧螺母5会挤压防松螺母4,因防松螺母4的旋向和锁紧段2的旋向相反,当锁紧螺母5反向退出时,其反向退出的旋向与防松螺母4锁紧方向相同,在此种情况下,锁紧螺母5松脱会直接带动防松螺母4锁紧,防止锁紧螺母5向外退出,为进一步增加锁紧螺母5和防松螺母4的锁紧咬合程度,本技术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再做以下改善,其将锁紧凸牙7设计为放射状,防松凸牙6也为放射状设计,通过此种设计,锁紧螺母5退出时,其上方的锁紧凸牙7会带动防松凸牙6转动,将两者的咬合力进一步提升;经过多次研究以及实际验证,在不影响锁紧效果的前提下,所述的锁紧凸牙7和防松凸牙6的牙高设计为0.5~2毫米范围内为佳,以0.5毫米高度为最优。进一步的,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为方便人员使用,特将防松螺母4和锁紧螺母5的外径尺寸设计成相同尺寸,使用者可通过一把扳手即可实现锁紧和防松双重动作。再进一步的,本技术在使用时,因螺杆1分为两段不同外径设计,防松螺母4和锁紧螺母5在固定物体并锁紧施力后,两者之间存在无法旋拧贴合的现象,本技术特在防松螺母4上朝向锁紧螺母5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沉孔8,所述的沉孔8外径以锁紧段2可顺畅插入且不晃动为标准,通过此种设计,可使防松螺母4和锁紧螺母5贴合锁紧。综上,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简单,在制作原材料不变的前提下,可限制成本上升,并且本技术防松效果明显、稳定,适合在机械领域大批量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其包括一个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设计成防松段和锁紧段;防松段设计在外侧,锁紧端设计在内侧;防松段上设置有和锁紧段相反旋向的螺纹;防松段的外螺纹直径小于锁紧段的外螺纹直径;/n防松段上设置有防松螺母,锁紧段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防松螺母和锁紧螺母结合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松凸牙和锁紧凸牙;所述的锁紧凸牙以及防松凸牙皆为放射状设计;所述的锁紧凸牙和防松凸牙的牙高为0.5~2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其包括一个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设计成防松段和锁紧段;防松段设计在外侧,锁紧端设计在内侧;防松段上设置有和锁紧段相反旋向的螺纹;防松段的外螺纹直径小于锁紧段的外螺纹直径;
防松段上设置有防松螺母,锁紧段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防松螺母和锁紧螺母结合的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松凸牙和锁紧凸牙;所述的锁紧凸牙以及防松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振明付勇
申请(专利权)人:付振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