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运行优化领域,涉及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
技术介绍
分布式电源以其资源丰富、接入方式灵活、清洁无污染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以及迅猛的发展,分布式电源通常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几兆瓦的小型模块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高效、可靠的发电单元。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可用的分散存在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但同时,具有较强的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分布式电源接入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也将改变配电网传统运行模式,对配电网的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的配电网源网荷优化调度多采用单一式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调度方法,即每个分布式电源作为一个调度对象。但是随着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调度对象众多,优化调度较为复杂。分布式电源的集中控制形式上是对区域内分布式电源进行整合,但区别于虚拟电厂内部电源的多样性,集中控制对象一般为同种类型或出力特性近似的分布式电源,同时分布式电源区域集中控制强调对电源本体的协调控制。采用聚类集中控制的优化调度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根据分布式电源运行、出力特性响应控制调节的快慢特性及电压灵敏度特性,基于主导节点选择方法进行节点动态聚合,确定微电网群内聚合数量和种类;/n步骤2),基于微电网群内节点的划分方法,建立以电压偏差最小、总网损最小和光伏弃光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达到微电网群群内自控目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分布式电源运行、出力特性响应控制调节的快慢特性及电压灵敏度特性,基于主导节点选择方法进行节点动态聚合,确定微电网群内聚合数量和种类;
步骤2),基于微电网群内节点的划分方法,建立以电压偏差最小、总网损最小和光伏弃光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调度优化模型,达到微电网群群内自控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基于节点的可控性和可观性两个指标,对某个分区区域内所有节点的综合灵敏度进行计算,综合灵敏度最高的节点即为主导节点;
综合灵敏度计算方程表示为:
式中:表征节点i的可观性,为节点k对节点i的电压灵敏度,Sa为该区域内所有节点集合;表征节点i的可控性,为无功电压灵敏度,SG为该区域内所有可控节点集合;β为权重系数,其值根据主导节点的可控性与可观性所占比重来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灵敏度计算方程表示为:
αik=ΔVi/ΔVk,
由于节点电压无法直接改变,通过赋予该节点一个无功改变量以改变其节点电压,电压灵敏度计算方程改写为:
αik=(ΔVi/ΔQk)/(ΔVk/ΔQk),
式中,ΔVi表示节点i电压变化量,ΔVk表示节点k电压变化量,ΔQk表示节点k无功变化量;
无功电压灵敏度计算方程表示为:
Sij=ΔVi/ΔQj,
式中,ΔQj表示节点j无功变化量;
由于电压灵敏度与无功电压灵敏度二者数量级不同,因此在实际运算中需对二者进行标准化计算再相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群群内自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功-电压灵敏度和无功-电压灵敏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B、Q、G、P分别表示节点电导、电纳、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根据灵敏度分析,各聚类对主导节点的无功电压灵敏度如下式所示:
ΔV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慧,李鹏,汪科,马瑜涵,赵波,赵毅,刘海波,顾伟,窦晓波,龙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