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18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包括上轨道系统、帘布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系统由上轨、左滑动车、右滑动车、左封盖、右封盖以及动力弹簧绕绳机构组成;动力弹簧绕绳机构由上金属板、下金属板、两个左右设置的主动轮和一个设置在中间的从动轮组成,所述绳子设置有两根来回缠绕在左右滑动车的滑轮上后分开,两根绳子分别通过上轨左边的孔和右边的孔穿过帘布的下边,直至与下轨道相连,帘布的底部插接在下轨道的凹槽内。本新型蜂巢帘解决了绳子外露,而可能对儿童造成的窒息危害的问题,同时本方案能够适用任意窗帘高度,其安装和取下来都非常方便,从而使得裁短尺寸也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为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
技术介绍
蜂巢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随处可见。但是,现有的蜂巢帘结构复杂,在使用安装时大都采用螺丝钉等紧固件固定在墙面上,其容易破坏墙面美观度,而且后续拆卸不便,容易留下安装痕迹。其次,现有的蜂巢帘绳子大都外露,容易造成幼童卡脖子窒息的现象。另外,现有的蜂巢帘上升下降难操控,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隐藏式绳子设计结构,具有操作安全,拆装简单等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包括上轨道系统、帘布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系统由上轨、左滑动车、右滑动车、左封盖、右封盖以及动力弹簧绕绳机构组成;所述左滑动车设置在上轨内,在上轨的左端卡合左封盖,左封盖底部的卡槽与左滑动车侧壁的插脚连接;所述上轨内还放置有与左滑动车相对设置的右滑动车,右滑动车和左滑动车上均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的滑轮;所述右滑动车通过牵引绳与动力弹簧绕绳机构连接,动力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包括上轨道系统(1)、帘布(2)和下轨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系统(1)由上轨(101)、左滑动车(102)、右滑动车(103)、左封盖(104)、右封盖(105)以及动力弹簧绕绳机构(106)组成;所述左滑动车(102)设置在上轨(101)内,在上轨(101)的左端卡合左封盖(104),左封盖(104)底部的卡槽与左滑动车(102)侧壁的插脚连接;所述上轨(101)内还放置有与左滑动车(102)相对设置的右滑动车(103),右滑动车(103)和左滑动车(102)上均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4)的滑轮(108);所述右滑动车(103)通过牵引绳(107)与动力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拉绳的新型蜂巢帘,包括上轨道系统(1)、帘布(2)和下轨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系统(1)由上轨(101)、左滑动车(102)、右滑动车(103)、左封盖(104)、右封盖(105)以及动力弹簧绕绳机构(106)组成;所述左滑动车(102)设置在上轨(101)内,在上轨(101)的左端卡合左封盖(104),左封盖(104)底部的卡槽与左滑动车(102)侧壁的插脚连接;所述上轨(101)内还放置有与左滑动车(102)相对设置的右滑动车(103),右滑动车(103)和左滑动车(102)上均设置有用于缠绕绳子(4)的滑轮(108);所述右滑动车(103)通过牵引绳(107)与动力弹簧绕绳机构(106)连接,动力弹簧绕绳机构(106)放置在上轨(101)内;
所述动力弹簧绕绳机构(106)由上金属板(1061)、下金属板(1062)、两个左右设置的主动轮(1063)和一个设置在中间的从动轮(1064)组成,两个左右设置的主动轮(1063)分别通过一个片状弹簧与中间的从动轮(1064)连接;所述主动轮(1063)和从动轮(1064)分别设置在上金属板(1061)和下金属板(1062)之间,下金属板(1062)的一侧设置倒钩(1065),并通过倒钩(1065)挂接在上轨(101)上,上轨(101)的右端部盖合右封盖(105);所述牵引绳(107)的一端绑扎在右滑动车(103)侧壁的插脚上,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美佳窗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