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917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养殖系统,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和多功能区,所述生产区设置在被围墙划分的区域内,所述生活区和多功能区设置在围墙外,所述生产区包括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粪水房、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依次排布且在同一侧开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将猪粪、废水等将输送到粪水房,所述粪水房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多功能区包括饲料区、化肥区和种植区,所述化肥区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将废水处理系统生产的粪渣处理成肥料,所述种植区与化肥区连接,所述种植区与饲料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殖系统将种养一体化,将粪污通过简单加工做成有机肥,土地能够消化肥料且提供养殖的饲料原料。

Multifunctional cul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养殖系统
本技术属于养殖领域,具体是涉及到多功能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养猪场根据生产需要和疾病防控进行分区,养猪场的分区可能是很多养猪人在猪舍规划中最常出现的问题,要么分区不够充分,要么分区不对或者甚至没有分区,这对养猪场日后的生产建设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当前成规模的养猪场一般根据防疫、场内小气候、饲养管理,节约用地等组原则,划分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还是存在分区不合理等现象。同时养猪场因为产生的粪水处理难度较大,加上一些小型养猪场对粪水的处理能力较弱,容易造成周边用地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多功能养殖系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多功能养殖系统,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和多功能区,所述生产区设置在被围墙划分的区域内,所述生活区和多功能区设置在围墙外,所述生产区包括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粪水房、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依次排布且在同一侧开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将猪粪、废水等将输送到粪水房,所述粪水房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多功能区包括饲料区、化肥区和种植区,所述化肥区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将废水处理系统生产的粪渣处理成肥料,所述种植区与化肥区连接,所述种植区与饲料区连接。优选的,所述种植区利用化肥区制备出的肥料,种植农作物。优选的,所述饲料区利用种植区生产的农作物,生产饲料。优选的,所述生产区还包括蓄水池和机房,所述蓄水池位于生产区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生产区还包括依次靠近的兽医室、后备栏、采精室、公猪舍。优选的,所述生产区和生活区之间的入口设置了消毒更衣室。优选的,所述生产区还包括隔离舍,所述隔离舍位于分娩舍排污管道的另一面。优选的,所述生产区还包括待售缓冲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养殖系统,将种养一体化,将产生的粪污通过简单的加工做成有机肥,还有足够面积的土地能够消化掉这些肥料且提供养殖所需的饲料原料,将种养生态圈扩大,这样就算是养殖、种植中一个环节亏损,但整体抗逆性会增强,整体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功能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生活区、2-生产区、4-多功能区;21-育肥舍、22-保育舍、23-分娩舍、24-妊娠舍、25-粪水房、26-隔离舍、27-废水处理系统、41-饲料区、42-种植区、43-化肥区、28待售缓冲区、29-消毒更衣室、30-机房、31-蓄水池、32-兽医室、33-后备栏、34-采精室、35-公猪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1如图1多功能养殖系统,包括生活区1、生产区2和多功能区3,所述生产区2设置在被围墙划分的区域内,所述生活区1和多功能区3设置在围墙外,所述生产区包括妊娠舍24、分娩舍23、保育舍22、育肥舍21、粪水房25、废水处理系统27,所述妊娠舍24、分娩舍23、保育舍22、育肥舍21依次排布且在同一侧开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将猪粪、废水等将输送到粪水房25,所述粪水房与废水处理系统27连接,所述多功能区4包括饲料区41、化肥区43和种植区42,所述化肥区43与废水处理系统27连接,将废水处理系统27生产的粪渣处理成肥料,所述种植区42与化肥区41连接,所述种植区42与饲料区41连接。所述种植区42利用化肥区制备出的肥料,种植农作物。所述饲料区41利用种植区生产的农作物,生产饲料。所述生产区2还包括蓄水池31和机房30,所述蓄水池位于生产区的上部。所述生产区2还包括依次靠近的兽医室、后备栏、采精室、公猪舍。所述生产区2和生活区之间的入口设置了消毒更衣室29。所述生产区2还包括隔离舍27,所述隔离舍位于分娩舍排污管道的另一面。所述生产区2还包括待售缓冲区28。妊娠舍:后备母猪和生产母猪日常生活的地方。分娩舍:分娩舍时从产仔直到断奶期间用来照顾和保护母猪和仔猪。保育舍:生长猪日常生活的地方。按每头生长猪的活动空间不小于0.5m2,每头育肥猪不小于0.7m2的标准设计。设计:长×宽×高=5.0mx2.5mx0.9m。育肥舍:育肥猪是生长猪日常生活的地方。按每头生长猪的活动空间不小于0.5m2,每头育肥猪不小于0.7m2的标准设计。设计:长×宽×高=5.0mx3.8mx0.9m。公猪舍:双列封闭式,单栏伺养,风速0.2米/秒,温度控制在15-20℃。隔离舍:用于新引入种猪需求阻隔,场内呈现疫情隔离。待售缓冲区:即出售区域,位于养猪场出口附近。生产区内各猪舍的布局要考虑转群方便,节约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公猪舍和妊娠舍相近,,保育舍靠近育肥猪舍。按照规模猪场的生产艺流程布局,即配种→妊娠→分娩→培育→生长→肥育→出栏进行,公猪舍在上风向,依次为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猪舍,位于下风向,临近待售缓冲区。污水处理系统: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将粪便和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粪便和粪渣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化肥区:养殖场经过粪便收集、干燥、发酵、添加、制粒、灌装等过程,可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专用有机肥,有机肥生产可实现商品化,便于长距离运输。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和多功能区,所述生产区设置在被围墙划分的区域内,所述生活区和多功能区设置在围墙外,所述生产区包括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粪水房、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依次排布且在同一侧开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将猪粪、废水等将输送到粪水房,所述粪水房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多功能区包括饲料区、化肥区和种植区,所述化肥区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将废水处理系统生产的粪渣处理成肥料,所述种植区与化肥区连接,所述种植区与饲料区连接;/n所述种植区利用化肥区制备出的肥料,种植农作物;/n所述饲料区利用种植区生产的农作物,生产饲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和多功能区,所述生产区设置在被围墙划分的区域内,所述生活区和多功能区设置在围墙外,所述生产区包括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粪水房、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依次排布且在同一侧开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将猪粪、废水等将输送到粪水房,所述粪水房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多功能区包括饲料区、化肥区和种植区,所述化肥区与废水处理系统连接,将废水处理系统生产的粪渣处理成肥料,所述种植区与化肥区连接,所述种植区与饲料区连接;
所述种植区利用化肥区制备出的肥料,种植农作物;
所述饲料区利用种植区生产的农作物,生产饲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厚德陈田姣冯伟东杨厚贵屈国富唐超陈钊李威林马欣黄宗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一遍天原种猪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