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12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包括中心锁机构,所述中心锁机构包括顶盘、底盘和锁杆,所述底盘包括锁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用以与所述锁杆配合,所述锁止单元包括锁板和弹性件,所述锁板内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杆用以贯穿所述锁止孔,所述弹性件用以使所述锁板内的锁止孔处于孔位倾斜;当所述锁止孔发生孔位倾斜时,且所述锁止孔的孔壁与所述锁杆的侧壁完成摩擦抵触,所述中心锁机构完成锁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槽锁杆结构设计,利用锁板倾斜带动锁止孔发生孔位倾斜,从而使得锁杆与孔位实现摩擦抵触,利用改变锁杆与锁止孔之间的受力关系,从而可以实现无极锁止,该结构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锁止稳定的特点。

A folding hood with central lock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
本技术涉及折叠篷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
技术介绍
折叠帐篷别名广告帐篷、遮阳篷。可用于举行户外展览和产品推广宣传、庆典晚会、展览展销、旅游休闲、野外作业、大排档。歌舞晚会等临时活动、也可以作为公园旅游度假区风景区长期的休闲设施。折叠帐篷在使用时可以展开,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收缩,具有遮阳挡雨,并且携带方便的优点,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折叠帐篷一般是由折叠帐篷骨架和帐篷布搭建的,现有的折叠帐篷的锁扣通常在其腿管上,将四周的腿管固定住就能把整张折叠帐篷敞开支撑起来,然而在固定折叠帐篷的腿管时,需要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将折叠帐篷支起,并且随着帐篷的体积越来越大,需要的人也会逐渐增加。为此,公开号为CN108026736A,公开了一种中心锁,包括中心杆、固设在中心杆一端的中心顶帽以及可分离地连接于中心杆另一端的中心底帽,中心底帽中收容有一可沿中心杆径向来回移动的锁止件,锁止件中设有一可容中心杆穿过的第一通孔,中心杆的端部设有卡槽和位于卡槽下端的卡锁部;当中心锁为锁定状态时,锁止件上第一通孔的部分内壁与中心杆的卡槽相卡合,卡锁部的上端面与锁止件的下端面相抵靠;当中心锁为解锁状态时,锁止件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与卡槽相脱离,卡锁部可从第一通孔中通过。公告号为CN20688866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折叠帐篷的展开固定装置及折叠帐篷。该折叠帐篷的展开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底座和可伸缩的导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折叠帐篷的顶部骨架杆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折叠帐篷的顶部连接座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顶部骨架杆的一端与顶部连接座铰接;所述底座与导向杆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锁合机构,当折叠帐篷展开固定时,所述底座与导向杆通过锁合机构锁止。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设在导向杆侧壁上的卡接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上设有用以与卡接口配合的插舌,所述按钮上连接有用于给按钮施加弹性力以使插舌插入卡接口的弹性件。上述结构中无论是卡槽与卡锁的卡接配合还是插舌与卡接口的对接配合,其均是采用卡接固定,在需要解锁时完成卡接分离实现,本质上均是通过卡块与槽口的结构才能实现锁止配合,因此其锁杆上必须要有槽口设计才能实现锁合功能,然而该类卡槽结构设计,其卡件与槽口的锁止通常无法实现无间隙配合,导致其中心锁内的锁合机构在配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间隙,锁杆件通常会存在晃动,影响使用效果,从而影响整个折叠篷的展开稳定性;另外,上述结构的卡锁结构设计,其锁杆的锁定位置为固定的,因此无法实现无极锁止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无需卡槽设计,能实现无间隙锁止,具有锁止稳定性强、结构更为简洁、无极锁止的特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包括中心锁机构,所述中心锁机构包括顶盘、底盘和锁杆,所述底盘包括锁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用以与所述锁杆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单元包括锁板和弹性件,所述锁板内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杆用以贯穿所述锁止孔,所述弹性件用以使所述锁板内的锁止孔处于孔位倾斜;当所述锁止孔发生孔位倾斜时,且所述锁止孔的孔壁与所述锁杆的侧壁完成摩擦抵触,所述中心锁机构完成锁止。所述锁板包括按钮部、锁板本体和联动部,所述按钮部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底盘外侧,所述锁止孔位于所述锁板本体上,所述弹性件一端用以抵触于所述锁板本体,另一端配合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联动部用以与所述底盘配合安装。当所述锁板无外力作用时,所述锁板本体受到所述弹性件抵触并处于倾斜状态。当锁止单元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孔中心靠近或重叠于所述锁杆的中心轴线;当锁止单元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孔中心偏离于所述锁杆的中心轴线。所述底盘还包括第一底盘单元和第二底盘单元,所述第一底盘单元和所述第二底盘单元合并装配后形成有安装空腔和按钮窗,所述安装空腔用以与所述锁止单元安装配合,按钮部位于所述按钮窗处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按钮部可以在所述按钮窗处上下扳动。所述按钮部可以带动锁板本体在所述安装空腔中移动。所述第一底盘单元上设有锁杆导向孔,所述锁杆导向孔上设有喇叭状导向孔壁,所述锁杆用以贯穿所述锁杆导向孔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底盘单元上设有联动槽和安装座,所述联动槽用以与联动部配合安装,所述安装座用以与所述弹性件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底盘单元内设有锁杆座,所述锁杆座用以容纳所述锁杆端部。所述第二底盘单元底部设有拉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本技术采用无槽锁杆结构设计,利用锁板倾斜带动锁止孔发生孔位倾斜,从而使得锁杆与孔位实现摩擦抵触,利用改变锁杆与锁止孔之间的受力关系,从而可以实现无极锁止,该结构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锁止稳定的特点。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盘与锁止单元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底盘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锁杆与锁止单元锁止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锁杆与锁止单元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锁杆与锁止单元受力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的锁杆与锁止单元受力结构示意图二;其中,1、顶盘;2、锁杆;3、底盘;31、第一底盘单元;311、锁杆导向孔;32、第二底盘单元;321、安装座;322、锁杆座;323、联动槽;324、拉环;33、安装空腔;34、按钮窗;4、锁止单元;41、锁板;411、按钮部;412、锁板本体;413、联动部;414、锁止孔;42、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包括中心锁机构,中心锁机构包括顶盘1、底盘3和锁杆2,底盘3包括锁止单元4,锁止单元4用以与锁杆2配合,通过锁止单元3与锁杆2的锁止或者解除锁止,其可以实现对折叠篷的撑开或折叠收纳。其中,本实施例中锁止单元4的优选结构为,锁止单元4包括锁板41和弹性件42,锁板41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包括中心锁机构,所述中心锁机构包括顶盘(1)、底盘(3)和锁杆(2),所述底盘(3)包括锁止单元(4),所述锁止单元(4)用以与所述锁杆(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单元(4)包括锁板(41)和弹性件(42),所述锁板(41)内设有锁止孔(414),所述锁杆(2)用以贯穿所述锁止孔(414),所述弹性件(42)用以使所述锁板(41)内的锁止孔(414)处于孔位倾斜;当所述锁止孔(414)发生孔位倾斜时,且所述锁止孔(414)的孔壁与所述锁杆(2)的侧壁完成摩擦抵触,所述中心锁机构完成锁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包括中心锁机构,所述中心锁机构包括顶盘(1)、底盘(3)和锁杆(2),所述底盘(3)包括锁止单元(4),所述锁止单元(4)用以与所述锁杆(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单元(4)包括锁板(41)和弹性件(42),所述锁板(41)内设有锁止孔(414),所述锁杆(2)用以贯穿所述锁止孔(414),所述弹性件(42)用以使所述锁板(41)内的锁止孔(414)处于孔位倾斜;当所述锁止孔(414)发生孔位倾斜时,且所述锁止孔(414)的孔壁与所述锁杆(2)的侧壁完成摩擦抵触,所述中心锁机构完成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41)包括按钮部(411)、锁板本体(412)和联动部(413),所述按钮部(411)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底盘(3)外侧,所述锁止孔(414)位于所述锁板本体(412)上,所述弹性件(42)一端用以抵触于所述锁板本体(412),另一端配合安装于所述底盘(3),所述联动部(413)用以与所述底盘(3)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板(41)无外力作用时,所述锁板本体(412)受到所述弹性件(42)抵触并处于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中心锁机构的折叠篷,其特征在于:当锁止单元(4)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孔(414)中心靠近或重叠于所述锁杆(2)的中心轴线;当锁止单元(4)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孔(414)中心偏离于所述锁杆(2)的中心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能晓汪滨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臻一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