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蓄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蓄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蓄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空调一般采用蓄能(蓄冷或蓄热)的方式在用电低谷时蓄能,在用电高峰时,再将所蓄的能量通过水释放出来,以向用户供冷或供热。但是,现有技术中一般仅通过水或冰进行蓄能,其蓄能量(蓄冷量或蓄热量)有限,其蓄能性能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蓄能性能的水蓄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水蓄能系统,包括蓄水容器、制能主机和换热器;所述蓄水容器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容器壁和连接在所述容器壁顶部的顶盖;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位于所述上布水器下方的下布水器;在所述蓄水容器外侧设置有循环流水管道,所述上布水器和所述下布水器分别与所述循环流水管道连接,所述制能主机和所述换热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循环流水管道上;在所述蓄水容器内布置有蓄能释能体,所述蓄能释能体位于所述下布水器与所述上布水器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容器、制能主机和换热器;/n所述蓄水容器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容器壁和连接在所述容器壁顶部的顶盖;/n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位于所述上布水器下方的下布水器;/n在所述蓄水容器外侧设置有循环流水管道,所述上布水器和所述下布水器分别与所述循环流水管道连接,所述制能主机和所述换热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循环流水管道上;/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布置有蓄能释能体,所述蓄能释能体位于所述下布水器与所述上布水器之间,所述蓄能释能体浸没在水中;/n所述蓄能释能体包括有具有容纳腔的导热壳体和填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相变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容器、制能主机和换热器;
所述蓄水容器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容器壁和连接在所述容器壁顶部的顶盖;
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位于所述上布水器下方的下布水器;
在所述蓄水容器外侧设置有循环流水管道,所述上布水器和所述下布水器分别与所述循环流水管道连接,所述制能主机和所述换热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循环流水管道上;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布置有蓄能释能体,所述蓄能释能体位于所述下布水器与所述上布水器之间,所述蓄能释能体浸没在水中;
所述蓄能释能体包括有具有容纳腔的导热壳体和填充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置有网状的托架,所述托架位于所述下布水器的上方;
所述蓄能释能体位于所述托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托架的支架;
所述支架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架的上端穿过所述下布水器,并与所述托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伸缩的伸缩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壁上沿着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布水器的上方;
所述托架的端部可选择地支撑在其中一块所述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通过第一拉索悬挂在所述蓄水容器内;
所述第一拉索的下端与所述托架连接,所述第一拉索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布水器,并与所述顶盖或所述容器壁上的紧固件连接。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潇,杨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沣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