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昌汉专利>正文

一种民用采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62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民用采暖炉,由燃烧室、水套、烟筒等组成,在燃烧室内设有上、下两个挡火水壁,上挡火水壁固定在水套的上壁处,下挡火水壁固定在炉箅处,上、下两个挡火水壁形成挡火屏障,使火势得到延伸。在上挡火水壁处还配置吸热水管,在炉体底端一侧还设有集灰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多用炉。(*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采暖炉灶,特别是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炉灶。当前市场上所售的各种民用采暖炉,普遍存在着炉体水套受热面积小,热量不能充分吸收,且消烟除尘不理想,性能单一的缺点,使用起来效果都不太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热量能够得到更充分吸收的采暖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民用采暖炉,包括燃烧室、水套、烟筒,其基本改进之处在于在燃烧室内还设有上、下两个挡火水壁,上挡火水壁固定在水套的上壁处,下挡火水壁固定在炉蓖处,两水壁的高度为炉膛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在炉膛内隔开配置,其两侧均与水套连通。上述民用采暖炉,在上挡火水壁的前后配置6-14根吸热水管,吸热水管呈U形分布,两端与水套侧壁相通。上述民用采暖炉,在燃烧室底部的前后分别设有集灰箱。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且清烟除尘效果理想等优点。同时还能做饭、取暖、用热水等,实现了一炉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其作进一步详述在燃烧室中增设的下挡火水壁3的两端与水套1连通,顶端与上炉壁间留有一过烟火的通道,它的底端焊接在炉蓖6上,这样就形成了第一道挡火屏障,使火势自上而下进入两挡火水壁间的第二燃烧室,而上挡火水壁5的上部与水套相通,下部与炉底间也留有通过烟火的通道,形成第二道挡火屏障,使未燃尽的燃料在此充分燃烧,最后所剩余的热量自下而上进入上挡火水壁与烟道2形成的第三空间。这样经过两次循环,使火势得到延伸,而两个挡火水壁和吸热水管4在火中四面受热,从而使热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提高了热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采暖炉,包括燃烧室、水套、烟筒,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内还设有上、下两个挡火水壁和,上挡火水壁固定在水套的上壁处,下挡火水壁固定在炉蓖处,两水壁的高度为炉膛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在炉膛内隔开配置,其两侧均与水套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在上挡火水壁的前后配置6-14根吸热水管,吸热水管呈U形分布,两端与水套侧壁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底部的前后分别设有集灰箱和。专利摘要一种民用采暖炉,由燃烧室、水套、烟筒等组成,在燃烧室内设有上、下两个挡火水壁,上挡火水壁固定在水套的上壁处,下挡火水壁固定在炉箅处,上、下两个挡火水壁形成挡火屏障,使火势得到延伸。在上挡火水壁处还配置吸热水管,在炉体底端一侧还设有集灰箱。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多用炉。文档编号F24H1/24GK2347109SQ9824342公开日1999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孙昌汉 申请人:孙昌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采暖炉,包括燃烧室、水套[1]、烟筒[2],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内还设有上、下两个挡火水壁[3]和[5],上挡火水壁[5]固定在水套[1]的上壁处,下挡火水壁[3]固定在炉蓖[6]处,两水壁的高度为炉膛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在炉膛内隔开配置,其两侧均与水套[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汉
申请(专利权)人:孙昌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