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滨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79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涉及到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土基层,土基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坑,基坑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土基层,基坑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纵向钢筋的底端,纵向钢筋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边,纵向钢筋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填充层,填充土基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沙石层,纵向钢筋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收拢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土基层内设置纵向钢筋,并且通过纵向钢筋和混凝土填充层以及混凝土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建筑的抓地性,使建筑更加牢固,同时也为抗震奠定了基础,通过在纵向钢筋上设置支撑凸边,为安装并固定纵向钢筋提供了便利。

A new seismic structure of civil engineering spli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其中一项直接灾害就是建筑物在地震时的倒塌,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大因素。目前,现有的建筑为地基与建筑物为一体状的牢固结合,这种建筑结构适用于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但是若建在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的地区,则会因为受到地壳活动的惯性而摆动,容易被晃塌。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为地基与建筑物为一体状的牢固结合,这种建筑结构适用于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但是若建在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的地区,则会因为受到地壳活动的惯性而摆动,容易被晃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土基层,所述土基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土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基层(1)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土基层(3),所述基坑(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纵向钢筋(4)的底端,所述纵向钢筋(4)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边(5),所述纵向钢筋(4)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填充层(6),所述填充土基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沙石层(7),所述纵向钢筋(4)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收拢固定板(8),所述沙石层(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11),所述沙石层(7)的上方设置有横向钢筋(9),所述横向钢筋(9)的外表面套装有加强筋(10),所述混凝土层(11)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包括土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基层(1)的上表面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土基层(3),所述基坑(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纵向钢筋(4)的底端,所述纵向钢筋(4)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边(5),所述纵向钢筋(4)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填充层(6),所述填充土基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沙石层(7),所述纵向钢筋(4)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收拢固定板(8),所述沙石层(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混凝土层(11),所述沙石层(7)的上方设置有横向钢筋(9),所述横向钢筋(9)的外表面套装有加强筋(10),所述混凝土层(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土覆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木工程分体式建筑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滨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滨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