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54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包覆有透水体,所述透水体与支撑骨架形成管体,且所述的透水体上设置有能够使管体外侧的水渗透至管体内或者管体内的水渗透到管体外侧的微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地面上的水在管井和管道内外排时一边向地表底部渗水,一边外排的作用,水流直接投入土基实现了自然降水的原位补偿的作用,达到较高的使用性能及自然透水功能,具有节能环保,美化环境的优点,不仅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而且提高了城市整体排水系统的整体功能。

Automatic drinking and filtering integral pipe and pipe well for soil and construction waste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
本技术涉及城市管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利用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
技术介绍
城市排水的管网系统的建设,是解决城市污水或路面积水外排的主要设施。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管网系统的排水管道及其管井,主要是采用水泥混凝制品及UPVC材料制成的管道,这种方式加工的管道或管井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此种管道长度有限,需要多段拼接才能完成,很难达到管道整体的抗压及抗折强度的标准;2、管体基本上采用圆形管道,施工时管体经常滚动移位,导致管体易堵塞、易损坏、耐久性能差;3、预制管道由于需要在企业加工完成,进行现场组装,导致运输成本增加;4、进入管道内的排水,由于管井和管道不具备过滤能力,容易引起管道内部堵塞;5、管体及管井的密实非透水性将宝贵的自然资源完全与下层土壤及地下水阻断,无法与自然界结合为一体,雨废水大部分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管网集中排出,在进入下水道前需经过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才能进入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在不确保排水的质量的同时又存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较大的地表径流量,增加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负担。上述管网系统无法解决现有排水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缺点,尤其是当降雨量远大于水流入排水系统的水量时,雨水就会聚集在管内,而造成水淹城市的情景,无法实现水流的原位补偿,耐久性差,达不到海绵城市的功能要求,其次管材及接口施工质量差,产生水滴石穿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导致路面沉降或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包覆有透水体,所述透水体与支撑骨架形成管体,且所述的透水体上设置有能够使管体外侧的水渗透至管体内或者管体内的水渗透到管体外侧的微孔。其中,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内外两侧的过滤板。其中,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龙骨和用于固定支撑龙骨的固定架体,所述的支撑龙骨至少设置有三根。其中,所述支撑龙骨设置有四根,并且支撑龙骨上设置有若干个渗透孔。其中,所述支撑龙骨为U形板,所述的渗透孔开设在U形板的底板上。其中,所述管体的纵向截面为矩形形状。一种管井,所述管井与现场浇筑自动喝水式整体管道配合使用。其中,所述管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包括支撑体和包覆在支撑体上的管井透水体,所述的管井透水体上设置有能够使井体外侧的水渗透至井体内或者井体内的水渗透到井体外侧的透水微孔;所述井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沉淀池和与所述管体相连通的接口;所述进水口适于将地表上的水引入井体内后向管体流通,进而进行外排;所述沉淀池适于对进入井体内的水进行沉淀。其中,所述进水口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包括井盖套和井盖透水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具有透水功能的管井和管道配合使用加工成地下的整体管网,使得进入管井的水具有过滤,保证了外排水的水质,防止管道内部堵塞;同时,利用透水原理将水渗透到地表底部,水流直接投入土基实现了自然降水的原位补偿的作用;2、管体在排水过程中,一边渗透一边排水,继而形成污水排放的通畅,解决了现有管道易堵塞、水源倒灌,雨洪内涝的发生,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管体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无需长度运输,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可无限长度的制作,无需对接,继而增加管道整体抗压及抗折强度,减少施工管道易移位的问题,不会发生管道沉降现象,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城市整体排水系统整体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管井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骨架组装图。图4是支撑龙骨结构示意图。图5是管井结构示意图。图6是井盖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包括支撑骨架3,所述支撑骨架3上包覆有透水体4,所述透水体4与支撑骨架3形成管体5,且所述的透水体4上设置有能够使管体5外侧的水渗透至管体5内或者管体5内的水渗透到管体外侧的微孔41。本申请中,透水体4用液体能够渗透的材料加工而成,使得透水体4本身具有微孔41,形成透水原理,而透水体4可以选择透水混凝土,也可以使用申请人自行研发的透水材料,所述透水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泥石炭渣粉40-70%、不饱和聚酯树脂10-30%、固化剂5-10%、铝粉3-8%、增强剂0.5-1.5%、促进剂0.5-1.5%、水泥10-20%、水10-20%废旧的混凝土、泥沙然后添加水制成的透水材料,均可以实现透水效果,而废旧混凝土或者泥沙均为建筑垃圾中的一种建筑垃圾。其中,泥石炭渣粉采用土壤和建筑垃圾制备而成。具体的,管体5的制作采用现场制作,先制作支撑骨架3,然后对支撑骨架3进行透水体4的包覆,包覆技术采用类似水泥灌浆的形成,形成内部为支撑骨架1,外侧包覆透水体4的管体5。现场制作,无需运输,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现场制作的管体长度能够根据排水路线所需形成无限长度的制作,没有管接头,提高整个管体的抗压及抗折强度,提高管体使用寿命。作为支撑骨架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见图3,所述支撑骨架3包括支撑架31和设置在支撑架31内外两侧的过滤板32,过滤板32采用带有网孔的网板通过铆钉铆接在支撑架31上,安装便捷。当水从管体5外表面渗入到管体5内部时,通过过滤板32将外侧的水中的垃圾或者其他较大的杂质过滤,防止管体5内部堵塞,进入管体5内部的水一边沿管体53的管道方向流动,一边透水体4又渗透基地内(也就是土壤层内部),而进入土壤层内部的水再次经过滤板32过滤,提高水入基地内的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作为支撑架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见图3,所述的支撑架31包括支撑龙骨311和用于固定支撑龙骨311的固定架体312。具体的,固定架体312可根据支撑骨架3的长度进行数量的选择,每隔相应的距离安装一个固定架体312,从而增加整个管体5的支撑强度。所述的支撑龙骨311至少设置有三根,在本申请中,为了将管体15的外表面支撑成四边形,支撑龙骨311设置有四根,从而形成四边形,四边形的支撑龙骨使得透水体4同样浇筑成外表面为四边形,增加其在地下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吸收进入地表内的水,同时又能够最大化的反渗入的地表层的深处。四边形也有利于管体5的整体支撑,浇筑时容易加工。由于支撑龙骨311组成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包覆有透水体,所述透水体与支撑骨架形成管体,且所述的透水体上设置有能够使管体外侧的水渗透至管体内或者管体内的水渗透到管体外侧的微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包覆有透水体,所述透水体与支撑骨架形成管体,且所述的透水体上设置有能够使管体外侧的水渗透至管体内或者管体内的水渗透到管体外侧的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内外两侧的过滤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龙骨和用于固定支撑龙骨的固定架体,所述的支撑龙骨至少设置有三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龙骨设置有四根,并且支撑龙骨上设置有若干个渗透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懿必合建筑结构优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