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路车配载的落叶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394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路车配载的落叶收集装置,它包括柱桩、主臂、前动力缸、前臂、圆箍、软管、后动力缸和转轮。所述柱桩安置在扫地车前端,主臂一端与柱桩套合,另一端分别铰连接前动力缸和前臂,前臂的外伸端与前动力缸另一端铰连接成升降调节结构。前臂外伸端还连接圆箍,圆箍用于连接软管,所述转轮位于主臂一侧的扫路车前端作定轴旋转。所述后动力缸两端分别铰连接转轮和主臂腰部,构成主臂以柱桩为定轴的偏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利用扫地车配置的风机产生的负压吸入落叶,落叶顺软管进入扫地车的灰斗中,待积存到一定量后一并清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用于清除园林内落叶,也适用于清除城市道路的落叶。

Leaf collecting device for road swee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路车配载的落叶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装备
,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落叶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以扫路车为载体的落叶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属于人造景观,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既美观又舒适的环境。大多数园林的构成主体是花卉和树木,为了满足园林功能的需要,通常要定期对有关景点处种植的花卉和树木作必要修剪。修剪产生的落叶是废弃物,修剪工有责任及时清除这些无序散落的落叶。现实中,园林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有序种植的花卉和树木数量多,修剪产生的落叶量必然很大,后续清除落叶的工作任务很重,甚至超过修剪工作量。再加上一些位置修剪产生的落叶掉在草坪上,落叶与地面上的草形成相嵌形式,直接增加清除落叶的难度,降低清除效率。另外,进入秋季后大多数花卉和树木的叶子逐渐枯黄,直至掉落,满地落叶除影响园林的景观,也给行人通行带来安全隐患。现实生活中园林道路上的落叶通常采用扫路车直接清扫或人工清除,此类做法尽管有效,能够达到预期保洁效果。但是,此类方法耗用人工多、工人劳动强度大、清除落叶效率低,很难及时完成清除任务。特别是掉落在草坪上的落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路车配载的落叶收集装置,它包括柱桩(1)、主臂(2)、前动力缸(3)、前臂(4)、圆箍(5)、软管(6)、后动力缸(7)和转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桩(1)为一段竖置在扫地车前端的圆柱轴;所述主臂(2)为三叉形杆件,用于固定连接轴套(2.1)的一端接点与柱桩(1)套合,另一端设有两个接点,位于下部的接点铰连接前臂(4),位于上部的接点和前臂(4)自由端之间由前动力缸(3)铰连接成连杆式升降调节结构;所述前臂(4)外伸端连接平置的圆箍(5);所述软管(6)出口端连接扫地车配载的风机,软管(6)的吸口端(6.1)折圆弧弯后插入圆箍(5)中,形成管口朝下结构;所述转轮(8)位于主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路车配载的落叶收集装置,它包括柱桩(1)、主臂(2)、前动力缸(3)、前臂(4)、圆箍(5)、软管(6)、后动力缸(7)和转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桩(1)为一段竖置在扫地车前端的圆柱轴;所述主臂(2)为三叉形杆件,用于固定连接轴套(2.1)的一端接点与柱桩(1)套合,另一端设有两个接点,位于下部的接点铰连接前臂(4),位于上部的接点和前臂(4)自由端之间由前动力缸(3)铰连接成连杆式升降调节结构;所述前臂(4)外伸端连接平置的圆箍(5);所述软管(6)出口端连接扫地车配载的风机,软管(6)的吸口端(6.1)折圆弧弯后插入圆箍(5)中,形成管口朝下结构;所述转轮(8)位于主臂(2)一侧的扫路车前端作定轴旋转,旋转动力从扫路车内部引出,平置的转轮(8)设有径向长槽或一排偏心孔;所述后动力缸(7)一端铰连接主臂(2)一侧腰部,另一端铰连接转轮(8),构成主臂(2)以柱桩(1)为定轴的偏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配载的落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2)绕柱桩(1)的偏摆角α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晖郁伟王秀梅曹卫平卢涛顾亚于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润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