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34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属于绞线的控制校直领域。它包括在线校圆装置(6);所述在线校圆装置(6),包含Y型校直装置(6.1)、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和固定架(6.3),所述固定架(6.3)由左到右依次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整体成横向“T”字形,所述Y型校直装置(6.1)安装在纵向支架上,所述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安装在横向支架上;绞线(5)依次穿过Y型校直装置(6.1)和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通过对绞线外径尺寸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修正、校圆,使生产出的绞线直线度、外径尺寸均处在稳定范围,方便外径尺寸的测量与判定提高了试验结果准确度。

A control device after stra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属于绞线的控制校直

技术介绍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和高速铁路的发展与进步,高铁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承力索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产品,其质量对高铁运行的安全可靠具有决定性作用。外径尺寸是考核承力索性能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绞线生产大都采用垂直校直轮进行校直和定型,此方法采用纵横四点对线材进行压直。此方法应力分布为四个方向,绞线不能均匀受力,生产的线材不圆。线材不圆增大测量难度,在不同点测出的外径浮动范围大,测量不确定度高,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增加报废率。同时受力面小使应力点压力过大导致绞线压痕现象。目前,市场上绞后控制的改善问题还没有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它通过对绞线外径尺寸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修正、校圆,使生产出的绞线直线度、外径尺寸均处在稳定范围,方便外径尺寸的测量与判定提高了试验结果准确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包括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线校圆装置(6);/n所述在线校圆装置(6),包含Y型校直装置(6.1)、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和固定架(6.3),所述固定架(6.3)由左到右依次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整体成横向“T”字形,所述Y型校直装置(6.1)安装在纵向支架上,所述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安装在横向支架上;/n绞线(5)依次穿过Y型校直装置(6.1)和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线校圆装置(6);
所述在线校圆装置(6),包含Y型校直装置(6.1)、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和固定架(6.3),所述固定架(6.3)由左到右依次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整体成横向“T”字形,所述Y型校直装置(6.1)安装在纵向支架上,所述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安装在横向支架上;
绞线(5)依次穿过Y型校直装置(6.1)和旋转筒体校圆装置(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校直装置(6.1)包括Y型校直器(6.1.1);
所述Y型校直器(6.1.1)内设置有凹型轮(6.1.2),所述凹型轮(2)上方还设有压力传感器(6.1.3),所述压力传感器(6.1.3)通过导线连接自动调节装置(6.1.5),所述自动调节装置(6.1.5)安装在Y型校直器(6.1.1)顶部;
所述Y型校直器(6.1.1)一侧还安装有报警感应器(6.1.4),所述报警感应器(6.1.4)、压力传感器(6.1.3)以及自动调节装置(6.1.5)关联形成触发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绞线的绞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校直器(6.1.1)内的凹型轮(6.1.2)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平赵海洋李学斌路超花思明赵德胜杨玉军寇宗乾孟宪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