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33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水炉,炉体与开水箱为分体式结构,它主要是在炉体的内筒体中设置有呈空间交叉的横水管,而在炉体的上部外侧有与其连通的预热水箱,以及与炉体和预热水箱均连通的开水箱,每一开水箱与炉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所以,它能够连续供应开水,并可避免开水被反复加热,从而减少开水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能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地提高开水炉的热效率。(*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热源的流体加热器,特别是开水炉。目前,我国应用的小型开水炉多为炉体与开水箱为一体的同体式结构。它主要由外筒体,设置在外简体中的内筒体,其内有呈平行布置的横水管,以及位于炉膛内的炉排,设置在炉膛侧壁上的炉门和出渣门构成。这种开水炉,由于结构上的缺陷,很难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热效率低。同时,饮用的水会被反复的加热,而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不能保证连续供应开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水炉,它能够连续供应开水,并可避免开水的反复加热;还能够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提高热效率。其解决方案是开水炉的炉体与开水箱采用分体式结构。在锅炉的炉体内筒体中设置有至少两排呈空间交叉布置的横水管,可改变烟气的流速,使燃烧充分。在炉体上方外侧面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预热水箱,以及与炉体连通又与预热水箱连通的开水箱。但是,开水箱至少有2个,而每一个开水箱与炉体之间相连通形成的水自然循环机构,均为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另外,每排相平行布置的横水管为3-9根之间。本技术主要是在锅炉的炉体内筒体中有呈空间交叉布置的横水管,而在炉体上方外侧面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预热水箱,以及与炉体和预热水箱均相连通的开水箱,它至少有2-3个,且每一个开水箱与炉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所以,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开水炉的热效率,并能使燃料燃烧充分,排出的烟尘呈浅黄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保证连续供应开水,可避免开水被反复加热,从而减少开水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它适用于厂矿、学较、机关等单位。若对于楼房供应开水,可加长循环水管,将开水箱放置在不同的楼层,使锅炉房和开水房分开设置,即可。并且,该开水炉为无压锅炉,使用安全可靠。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开水炉的主视图。图2为开水炉的侧视图。图1、图2中,锅炉炉体(14)由外简体(12)及装在其内的内筒体(10)构成。它们二者均由优质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筒状。在内筒体(10)中,上半部有五排呈空间交叉布置且与内筒体(10)焊接的横水管(20),而每排横水管(20)有3根且呈相平行布置,并与水平方向成5°的夹角。横水管(20)的下方为炉膛(15),其下方有炉排(16),与炉膛(15)相对应的外筒体(12)上有炉门(18),其下方有出渣门(17)。在炉体(14)上方后侧面上通过由管接头活连接的连接管(22)与预热水箱(4)连通,其上有水位计(3)。于炉体(14)上方两侧面上通过与其焊接且连通的两连接管与两个开水箱(2)、(6)连通,在该两连接管上安装有循环阀门(7)、(8)。开水箱(2)、(6)的顶端通过由管接头活连接的排气管(1)、(5)与预热水箱(4)连通,底部通过由管接头活连接的循环水管(19)、(13)与炉体(14)的下半部连通。循环水管(19)、(13)上分别装有循环阀门(21)、(11)。这样,炉体(14)和开水箱(2)之间通过带有循环阀门(7)的连接管及带有循环阀门(21)的循环水管(19)相连通,构成一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而炉体(14)和开水箱(6)之间通过带有循环阀门(8)的连接管及带有循环阀门(11)的循环水管(13)相连通,构成另一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炉体(14)的上部外侧面上安装有温度计(9),下部外侧面上连通有排污管(24),供水管(23)与预热水箱(4)和排污管(24)之间焊接并连通,供水管(23)上有供水阀门(25)。工作时,首先打开供水阀门(25),将锅炉内的贮水系统注满水,由水位计(3)显示水位。若关闭循环阀门(7)、(21),,而循环阀门(8)、(11)处于打开状态,使开水箱(6)的水循环系统加热,水在该循环系统中不断地进行自然循环,水温逐渐升高,直至水烧开为止,尔后关闭循环阀门(8)、(11),即可供应开水。若关闭循环阀门(8)、(11),而循环阀门(7)、(21)处于打开状态,使开水箱(2)的水循环系统加热,水在该循环系统中不断地进行自然循环,水温逐渐升高,直至水烧开为止,然后,关闭循环阀门(7)、(21),即可供应开水。从而可实现连续供水。而且开水箱(2)、(6)中的蒸汽余热可进入预热水箱(4)中预热水,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权利要求1.一种开水炉,包括炉体和开水箱,其特征在于炉体(14)与开水箱为分体式结构,在炉体(14)的内筒体(10)中设置有至少两排呈空间交叉布置的横水管(20),在炉体(14)上方侧面有与炉体(14)连通的预热水箱(4),及与炉体(14)连通且又与预热水箱(4)相连通的开水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炉,其特征在于连通在炉体(14)上方侧面上的开水箱至少有2个,而每一个开水箱与炉体(14)之间相连通形成的水自然循环机构,均为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水炉,其特征在于每排相平行布置的横水管(20)为3-9根之间。专利摘要一种开水炉,炉体与开水箱为分体式结构,它主要是在炉体的内筒体中设置有呈空间交叉的横水管,而在炉体的上部外侧有与其连通的预热水箱,以及与炉体和预热水箱均连通的开水箱,每一开水箱与炉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均为独立的水自然循环系统,所以,它能够连续供应开水,并可避免开水被反复加热,从而减少开水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能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地提高开水炉的热效率。文档编号F24H1/50GK2301673SQ9721428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郭海岭 申请人:开封市宋都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水炉,包括炉体和开水箱,其特征在于炉体(14)与开水箱为分体式结构,在炉体(14)的内筒体(10)中设置有至少两排呈空间交叉布置的横水管(20),在炉体(14)上方侧面有与炉体(14)连通的预热水箱(4),及与炉体(14)连通且又与预热水箱(4)相连通的开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岭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宋都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