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接口板和对讲机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829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讲机接口板,所述对讲机接口板与对讲机连接,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对讲机接口端、第一电源模块、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和拨码开关;所述对讲机接口端包括Tx/Rx引脚,所述拨码开关还与对讲机接口的Tx/Rx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与拨码开关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还包括第一Wi‑Fi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对讲机接口板的对讲机检测系统。通过本申请的一种对讲机接口板,对讲机在测试中可以方便地与多种电子设备进行通讯连接。

A kind of interphone interface board and interphone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讲机接口板和对讲机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自动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讲机接口板和对讲机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对讲机射频指标测试中,检测系统一般包括待测对讲机、电脑、仪器、以及运行于电脑上的自动化测试程序。现有的测试系统需要使用电脑对对讲机进行测试,电脑和对讲机之间通过USB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讲机接口板和对讲机检测系统,通过本申请的对讲机接口板,对讲机在测试中可以方便地与多种电子设备进行无线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讲机接口板,所述对讲机接口板与对讲机连接,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对讲机接口端、第一电源模块、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和拨码开关;所述对讲机接口端包括Tx/Rx引脚,所述拨码开关还与对讲机接口的Tx/Rx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与拨码开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包括第一Wi-Fi模块、第一网口转串口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包括第一USB转串口模块,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第二USB端口;所述第二USB端口与第一USB转串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USB转串口模块与拨码开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端、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第一通讯接口模块;所述供电端包括USB供电端、电源适配器、对讲机接口端的电源输出引脚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端为第二USB端口,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第二USB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通讯接口模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电源适配器,所述供电端为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电源适配器依次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后连接第一通讯接口模块。进一步地,所述对讲机接口端包括电源输出引脚,所述对讲机接口端的电源输出引脚作为供电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一电压;所述对讲机接口端的电源输出引脚依次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后连接第一通讯接口模块。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端包括USB供电端、电源适配器、和对讲机接口端的电源输出引脚;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适配器和对讲机接口端的电源输出引脚分别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后连接第一通讯接口模块;所述USB供电端为第二USB端口,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第二USB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通讯接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静端、第二静端、和一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静端与第二USB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静端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动端与第二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一静端、第二静端、和一个动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静端与电源适配器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静端与对讲机接口板的电源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动端与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第一USB端口,所述对讲机接口端包括USB引脚;所述第一USB端口与对讲机接口的USB引脚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对讲机检测系统,包括待测对讲机、测试仪器、电子设备、GPIB卡;所述GPIB卡与测试仪器连接,所述待测对讲机的天线口连接测试仪器的射频口;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的一种对讲机接口板,对讲机在测试中可以方便地与多种电子设备进行通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对讲机检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对讲机接口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GPIB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对讲机的附件接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所述的一种对讲机检测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待测对讲机、20-测试仪器、30-智能手机、40-GPIB卡、50-对讲机接口板、60-路由器、401-GPIB接口、402-收发器芯片、403-MCU、404-网口芯片、405-第二USB转串口芯片、406-第二Wi-Fi模块、407-第二电源模块、408-存储卡、409-网卡接口、410-USB连接器、411-钮扣电池、412-开关模块、501-第一USB端口、502-第二USB端口、503-电源适配器、504-第二电源管理芯片、505-第一电源管理芯片、506-第一USB转串口模块、507-第一Wi-Fi模块、508第一网口转串口模块、509-第一开关、510-第二开关、511-拨码开关、512-对讲机接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机检测系统,包括:测试仪器20,待测对讲机10,智能手机30,该智能手机30优选为Android智能手机30;GPIB卡40,其与测试仪器20连接;智能手机30,与待测对讲机10进行通讯连接,通过GPIB卡40与测试仪器20进行通讯连接。待测对讲机10的天线口通过射频线接到测试仪器20的射频口。在进行测试时,智能手机30发送命令到待测对讲机10和测试仪器20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测试结果(PASS或FAIL)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显示,测试数据可以存储测试数据到手机的本地或SD卡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手机30和待测对讲机10之间可以通过USB线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智能手机30和待测对讲机10的通信并对待测对讲机10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专用的USB线,USB线的一端连接智能手机30的USB端口,USB线的一端连接待测对讲机10的附件接口引脚。智能手机30可以通过USB线连接GPIB卡40,从而实现对测试仪器20的控制。通过USB线进行连接,由于USB线的限制,只能够进行近距离的通讯。优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手机30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分别与待测对讲机10和测试仪器20进行通讯连接。在对讲机检测系统中,还包括为测试系统提供Wi-Fi网络的路由器60,以及对讲机接口板50。对讲机接口板50,与待测对讲机10连接,包括用于与智能手机30之间进行无线通讯连接的第一Wi-Fi模块507。GPIB卡40,包括用于与智能手机30之间进行无线通讯连接的第二Wi-Fi模块406。在Wi-Fi环境下,智能手机3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讲机接口板,所述对讲机接口板与对讲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对讲机接口端、第一电源模块、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和拨码开关;所述对讲机接口端包括Tx/Rx引脚,所述拨码开关还与对讲机接口的Tx/Rx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与拨码开关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讲机接口板,所述对讲机接口板与对讲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对讲机接口端、第一电源模块、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和拨码开关;所述对讲机接口端包括Tx/Rx引脚,所述拨码开关还与对讲机接口的Tx/Rx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与拨码开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包括第一Wi-Fi模块、第一网口转串口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模块包括第一USB转串口模块,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第二USB端口;所述第二USB端口与第一USB转串口模块连接,所述第一USB转串口模块与拨码开关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供电端、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连接第一通讯接口模块;
所述供电端包括USB供电端、电源适配器、对讲机接口端的电源输出引脚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为第二USB端口,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第二USB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通讯接口模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机接口板包括电源适配器,所述供电端为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二电压,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电源适配器依次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后连接第一通讯接口模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讲机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对讲机接口端包括电源输出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祖勇王刚曾福坤文泰华余致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能达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