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27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箱体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端且位于伸缩杆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伸缩杆远离箱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杆、加热管、吸热通管、支杆、限位轮、伸缩杆、第一弹簧、连接块、转轮、加捻器本体、主动导向轮、电机和第二弹簧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加捻装置不仅效率低,而且使用寿命较短,在加捻过程中一些导线轮以及加捻器为固定安装式,长此以往便会对其造成磨损以及损坏,同时便会将织线磨断,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The twisting device of high efficiency and durable knit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其中加捻便是必要过程,加捻是一个把原料丝绕成线的过程,一根线由几根丝组成,几根丝要相互缠绕才能使线更加结实精致,打线绕的越紧也就是捻度越高,织出来的布就相对约紧致,垂感好,牢度好,但现有的加捻装置不仅效率低,而且使用寿命较短,在加捻过程中一些导线轮以及加捻器为固定安装式,长此以往便会对其造成磨损以及损坏,同时便会将织线磨断,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具备高效耐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加捻装置不仅效率低,而且使用寿命较短,在加捻过程中一些导线轮以及加捻器为固定安装式,长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端且位于伸缩杆(3)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与伸缩杆(3)远离箱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轮(6),所述箱体(1)内腔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远离箱体(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远离连接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捻器本体(7),所述箱体(1)内腔的右端设置有加热固定限位机构(2),所述加热固定限位机构(2...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耐用针纺织品的加捻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端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左端且位于伸缩杆(3)的外侧焊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与伸缩杆(3)远离箱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轮(6),所述箱体(1)内腔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远离箱体(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远离连接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捻器本体(7),所述箱体(1)内腔的右端设置有加热固定限位机构(2),所述加热固定限位机构(2)包括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固定杆(21)远离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热通管(23),所述吸热通管(23)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22),所述吸热通管(23)内腔顶部的两端与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国花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进升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